冬令進補養生食譜老鴨煲的做法

2021-02-13 醫療健康生活常識百事通

「冬季進補,開春打虎」,立冬也提醒人們該進補了。立冬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的時節。冬令進補一般以立冬或冬至兩個節氣開始。「食補」菜餚推薦燉雞湯、老鴨煲、羊湯等。另外,膏方也是時候開吃了,尤其是中風後遺症患者、頸肩腰腿酸痛患者、神經衰弱者最好吃上一個冬天,需要提醒的是,膏方千萬不可「跟風」吃,講究「一人一方」,先吃「開路方」試探性調補,做適當調整後再開正式藥方(吃膏方一定要先諮詢中醫)。加購物商城資源網微信:shopvx,你的生活可能會需要她!參考養生食譜老鴨煲的做法:

  做法:老鴨約1000g 金華火腿50g

  輔料:筍乾 100g

  調料:黃酒30ml 鹽5g 大蔥白2根 厚薑片4片

  做法:

  1、整隻老鴨清洗乾淨,燒開一大鍋熱水,將老鴨放入沸水中,大火燙煮5分鐘,使血沫出淨,撈出老鴨,將鴨身內外用溫水衝洗乾淨。

  2、金華火腿切成薄片(要逆著肉紋切,才不會散)。筍乾事先用清水浸泡10小時以上,待軟化後,再用手撕成細而均勻的絲。

  3、將整隻老鴨放入專用湯煲中,放入火腿片、筍乾絲、大蔥白、厚薑片,調入黃酒。

  4、倒入足夠量的溫水,水面一定要將鴨身完全淹沒。

  5、大火將湯煲燒開,調至小火,煲4個小時。

  6、老鴨煲煲好後,揀出已煮爛的蔥姜,調入鹽(先嘗味再放鹽)即可。

  小貼士:

  老鴨煲的配方有很多種,筍乾老鴨煲便是其一,還有酸蘿蔔老鴨煲、蟲草老鴨煲等等。不過萬變不離其宗,老鴨和金華火腿是必不可少的。

  1、調味時可根據個人口味,調入白胡椒粉和香菜末。

  2、如果有新鮮的粽子葉,可以放兩張墊在煲底,增加清香的風味。

  3、鴨肉性涼,所以老鴨煲適宜夏天飲用,根據需要可添加當歸、蟲草等中藥材(但不宜多放),常飲能改善虛勞羸弱、陰虛火旺的體質,給身體以恰到好處的滋補。

  4、醫療健康生活常識百事通(微信號:bst115)建議自家烹製時將鴨子後部的脂肪堆積以及淋巴匯聚的鴨尖一併剔除,這樣湯會更爽口,也符合健康的原則。

更多精彩請點下面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揭秘——冬令進補
    立冬過後,氣候也開始變冷,大家紛紛開始「冬令進補」。人體工程學特別提醒,選擇食療及藥膳時,必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找出體質屬性,對症下食,才能達到保健養生功效。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是生長發育的季節,秋冬則是精氣內蘊,因冬季精氣內藏於體內,所以便是滋補養生的最佳時機。
  • 冬季養生食譜-5款簡單美味的冬季養生防寒食譜
    小Q菜譜推薦給您5個經典冬季養生食譜,原料簡單,隨便哪個菜場就能買到。一起學起來,讓這個冬天暖起來吧!經典食譜一:薑汁甜牛奶做法:最好的做法是,用150-200毫升鮮牛奶,加一調羹生薑汁,和少許白糖做法:購買一個魚頭,加入3-9克川芎以及6-9克白芷(兩者都不宜過多),放在瓦煲內一起燉即可。功效:川芎白芷都能夠活血、行氣、祛風,再配上味甘、性溫的魚頭,更相得益彰。此道食譜可治療男女頭風、四肢拘牽痺痛。
  • 冬令為什麼要進補?
    冬令進補 是中醫用來調養虛弱體質者的方法,歷經數千年而不衰,為何特別要在冬天進補呢
  • 冬令進補,吃「黑」不燥
    冬季是四季之中人體進補的最好時節,人們應該利用這個好時節來補益身體。中醫專家認為,黑色食物不僅容易獲取,還是冬令進補的良好食材。  中醫專家林英元表示,黑色食物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冬菇、黑木耳、烏雞等。黑色食物不僅味濃、食感壯實,而且有益腸道消化、提高血紅蛋白、增強造血功能、抗衰老的作用。  中醫認為,黑在五行中主水,在五臟中主腎。
  • 冬令進補,你了解多少?
    此時進補能更好地發揮補藥的作用,投資少、見效快。冬令進補一般起於冬至日,止於立春日,五十四天左右為最佳時間,即冬至日後「頭九」至「六九」之間。一、單味進補;二、成藥進補;三、飲食進補;四、膏方進補。*人參——野山參大補元氣,生曬參平補,紅參溫補,西洋參涼補;*蟲草——平補肺腎,益氣固表;*燕窩——養肺潤膚,養顏美容;除了通過藥材進補,我們還可進行膏方進補。以下人群適應膏方進補:1、亞健康狀態者。2、久病體虛、慢性病患者。3、產後調理及老年養生。
  • 冬令進補,不治已病,治未病
    冬令進補是一種預防醫學的概念中醫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也重視順應節氣「春夏養陰,秋冬養陽」。在寒冷的季節養生要照顧身體的陽氣,注重保暖。冬天還沒有生病的時候進補,一方面可以溫暖身體的陽氣,避免感受寒邪侵襲;一方面也可以儲藏能量,以備春天的時候的身體活動運用。這是中醫四時養生的方法之一,也是天人合一的哲學觀。
  • 推薦6份立冬食療進補養生藥膳食譜
    提示:點擊上方↑"大眾衛生報"免費訂閱靠譜健康資訊  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
  • 養生食譜 | 砂鍋豆腐
    從養生的角度來說,冬季是一個進補的季節。在冬至過後,人的陽氣回升,這個時候是進補的一個好時間。
  • 冬令進補正當時,皮膚病人進補必讀!!!
    冬令進補正當時,許多患者朋友留言讓我說說皮膚病人進補的禁忌,今天整理出來給大家作為參考。
  • 【時節養生】立冬,進補好時機
    對於養生來說,立冬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是人們開始進補的時候了。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明年春天作準備。每逢這天,南北方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意思是說:只有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禦嚴寒的侵襲。民間說:「冬天進補,來年打虎」就是這個意思。那麼在實際生活中,立冬日我們到底該注意些什麼?怎樣調養呢?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少食生冷的食品,但也不宜食燥熱食品,適宜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如:牛羊肉、雞、鴨、鴿、魚、塘鯴等等。
  • 冬季養生粥食譜及做法,推薦10款冬季養生粥
    老中醫告訴我們,冬天喝粥是一項非常養生的選擇,具有很好的暖胃補腎的作用,同時還具有很好的預防衰老以及延長壽命的功效。1、白木耳粥材料:粳米、白木耳做法:將粳米還有白木耳一起放入鍋中熬煮,直到粳米軟爛就可以了。功效:這道是一種非常好的滋補食物,特別是對於肺部的保健功效最好。冬天服用這道食譜,能夠起到很好的益氣補腎以及潤肺止咳的功效,特別適合那些陰虛內熱導致咳嗽的患者。
  • 食在臺灣:」藥燉排骨」最平價的冬令進補美食
    冷颼颼的寒風迎面吹拂而來,趕快來碗『十全藥燉排骨湯』,讓今年冬天不再冷吱吱!根劇春秋戰國時代著名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對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的闡述,指出:『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討論了藥膳及食療對人體的益處。因此冬令進補,不但能讓身體保持暖和,提升免疫調節,也能加速新陳代謝力。所以,除了穿對衣服,吃對食物也可以讓你從體內暖和起來喔!
  • 「冬令進補,保元膏方」10月16日開診啦!
    「冬令進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亙古未變的話題,冬令進補不僅能固本培元,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祛病驅邪,使體內陰陽氣血津液得到補充
  • 【立冬養生食譜】核桃韭菜炒雞蛋+菠菜炒粉絲+花生紅棗粥
  • 冬令進補:土豆羊肉煲
    臘肉,香腸紛紛登場……   弟弟給我送來了崇明羊腿,呵呵,那叫一個新鮮啊,是該到了進補的時候啦!   羊肉有了,正好家裡有土豆。得!不用出門了,現成的土豆羊肉煲,趕緊做起來。    冬令進補正當時耶。    玉蘭花已經開始起花蕾了,吃著土豆羊肉煲,欣賞著玉蘭花的英姿,爽爽噠!
  • 【養生常識】冬令進補食譜推薦(2)
    做法:將牛膝洗淨浸潤後,切成斜口片;蹄筋放在蒸盆中,加入清水適量,上籠蒸約4小時,待蹄筋酥軟時取出,再用冷水浸漂2小時,剝去外層筋膜,洗淨;火腿洗淨後,切成絲;蘑菇水發後,切成絲;生薑、蔥洗淨後,切成薑片、蔥段;將發脹後的蹄筋切成節,雞肉剁成50px的方塊。
  • 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此時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因此,冬至之時更應科學地運用養生之道,調理得當。那麼冬至如何養生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冬至養生的飲食起居,一起來看看。冬至是「冬令進補」的最佳時節,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之說。冬至以後「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
  • 【世界慢阻肺日科普】冬令進補時,膏方治咳喘
    在我國,冬季裡,很多人喜歡膏方進補。
  • 立冬進補吃什麼好?
    入冬以後,冬季養生成了人們關心的問題,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是進補的好時節。
  • 冬至進補,可別太任性了!
    中醫養生認為,冬至時節是「進補」的大好時節。說到進補,很多人都理解為吃營養價值高的「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