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春季打虎,但這些進補禁忌你知道嗎?

2021-02-23 九陽大講堂

「冬季進補,春季打虎。」冬季到了,進補的時節也到了。很多人架起火鍋,開始涮各種美味。熱騰騰的火鍋在嚴寒中不僅帶來了溫暖、團聚的快樂,還有舌尖上的滋味。可是,您是否知道冬季進補需要注意辨證,而大家喜歡樂見的吃火鍋也同樣有注意要點才能健康又美味?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作為養生方式,進補也需要辯證。冬季要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食療。若本身已患有疾病,要遵照醫囑,不可盲目食療。比如糖尿病人,可用淮山藥、葛根粉等作為食療,但忌用粳米及其他含糖較多的食物。若血脂過高、有動脈硬化、冠心病、膽囊炎、痛風等疾病,則不可食用高蛋白、高脂肪、多糖分的食品,如甲魚、桂圓等,進食這類食品會使病情加重。對於不同年齡的個體,補益也有不同。如青少年學習負擔重,睡眠不足,可導致心脾兩虛或心腎不足,可選用蓮子、何首烏等;小兒內臟嬌弱,易虛易實,飲食不節易傷脾胃,可在冬季用茯苓、山楂、大棗、苡仁、紅小豆等健脾益氣;中青年工作負荷重,不注意休息,損傷氣血,可以選用龍眼肉、黃芪、當歸等補養氣血;老年人身體虛弱,可以選用杜仲、何首烏、巴戟天、肉蓯蓉、枸杞子、女貞子等辨證進補。男女不同補益原則也不一樣。男子以陽氣為本,應側重於補陽,可選用鹿茸、淫羊藿、仙茅、肉蓯蓉、補骨脂、狗脊等溫陽補氣。女子以陰血為本,應側重於補陰,可選用阿膠、龜鹿二仙膠、女貞子、枸杞子、麥冬、熟地等補陰養血。

3、慢性病患者宜緩補,不能峻補,或在中醫的指導下進補。5、在進補時,應保持充足睡眠。如果每天睡眠不足,請勿進補。總的來說,冬季天氣寒冷,身體出現陰盛陽衰的變化,可以適當進補,但要掌握補益的原則,最好去看中醫,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辨證調補。

天寒地凍的季節,一家人圍坐在桌旁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真是味蕾與心靈的雙重享受。很多人都喜歡在冬天吃火鍋,但是怎麼才能吃得美味又健康呢?這裡面也有不少學問。首先,火鍋的配料應根據不同的季節而有所調整。冬季天氣寒冷,氣溫降低,應多食斂陰護陽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雞肉、香菇等熱性食物以調節體溫。調味料可用辣椒、胡椒、生薑。火鍋用料中應多配胡蘿蔔、菠菜、豆芽等以補充維生素。火鍋湯宜汁濃肥鮮、色深醇厚,突出原汁原味,不宜食用冷飲和生冷食物。涮鍋時應先喝小半杯新鮮果汁。果汁可刺激腸胃分泌、助消化,還可使小腸上部呈酸性,有助於鈣、磷的吸收。先吃蔬菜再吃肉有助於營養的合理吸收、減少胃腸負擔。白酒或葡萄酒可以殺菌、去羶,非常適合涮羊肉時喝,但也不能多飲。蔬菜汁、乳品和植物蛋白飲料,如酸奶、杏仁露、椰汁、涼茶等,適合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吃火鍋時可以配點紅薯。因為肉類食品是酸性食物,而紅薯是鹼性食物,兩者進入胃中就可以酸鹼中和,使我們的體內保持酸鹼平衡。還可多涮些蔬菜,蔬菜含大量維生素及葉綠素,其性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冬季人體維生素不足,還有清涼、解毒、祛火的作用,但蔬菜不要久煮,否則將失去其營養價值及清火的功效。還應適量放些豆腐,有的豆腐含有石膏,在火鍋內適當放入豆腐,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而且還可以發揮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白蓮是人體調補的良藥,加入白蓮可起到清熱瀉火的作用。還要放點帶皮的生薑,因為姜皮辛散,有散火除熱的作用。吃完火鍋後可喝些發酵型酸奶,酸奶對胃黏膜有一定保護作用。綜合來看,冬季進補作為一種食療養生方式是很有必要的,但具體怎麼補,要結合自身的體質來進行。你明白了嗎?

相關焦點

  • 冬季進補 草烏真的靠譜嗎?
    常言道「秋冬進補,來年打虎」,秋冬時節是進補的大好時節,這是因為進入秋冬季節,人體內的代謝下降,體力消耗減少,此時進補易被人體吸收
  • 冬天別再隨便進補,國醫大師提醒您冬季食療要辨證!附冬季進補禁忌
    冬季要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食療。若本身已患有疾病,要遵照醫囑,不可盲目食療。比如糖尿病人,可用淮山藥、葛根粉等作為食療,但忌用粳米及其他含糖較多的食物。如青少年學習負擔重,睡眠不足,可導致心脾兩虛或心腎不足,可選用蓮子、何首烏等;小兒內臟嬌弱,易虛易實,飲食不節易傷脾胃,可在冬季用茯苓
  • 冬季進補,別讓進補變傷身!
    因此,冬季進補,千萬別瞎補!冬季進補怎麼吃?減鹹增苦腎為先天之本,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內藏「真陰」、「真陽」。冬季由於陽氣的閉藏,人體新陳代謝水平相應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變化。
  • 冬令進補正當時,皮膚病人進補必讀!!!
    冬令進補正當時,許多患者朋友留言讓我說說皮膚病人進補的禁忌,今天整理出來給大家作為參考。
  • 天冷進補,隔壁老王吃的膏方,能適合你嗎?
    俗話說,「冬令一進補,來年可打虎」。過了立冬,門診前來詢問膏方的患者一下子多了起來。
  • 冬季進補好時節 藥食同源兩相宜
    冬令是進補強身的最佳時機。民間早有「冬令進補,來年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養生諺語。
  • 【時節養生】立冬,進補好時機
    今天(11月7日)就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它意味著冬季已來臨。對於養生來說,立冬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是人們開始進補的時候了。每逢這天,南北方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意思是說:只有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禦嚴寒的侵襲。民間說:「冬天進補,來年打虎」就是這個意思。那麼在實際生活中,立冬日我們到底該注意些什麼?怎樣調養呢?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少食生冷的食品,但也不宜食燥熱食品,適宜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如:牛羊肉、雞、鴨、鴿、魚、塘鯴等等。
  • 冬季進補怎麼吃?這些誤區別中招!正確調養,打好健康基礎
    【第二題】關於冬季進補,說法錯誤的是A、人人都需要進補B、食補不如藥補C、濃湯、高湯多多益善D、以上都是正確答案:D、以上都是【解析】>冬令進補不是說每個人到了冬天都一定要進補。虛者補之,身體有虛的人才需要進補。像老年人生理機能減退,體質較弱,可以適當進補;而像年輕體壯無病之人,對寒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就不必進補。
  • 冬至進補,該補哪兒?
    冬至進補,來年打虎!
  • 冬令進補,你了解多少?
    冬季人們食慾旺盛,進食量較多,運動和消耗減少,而且能較好的吸收。此時進補能更好地發揮補藥的作用,投資少、見效快。
  • 揭秘——冬令進補
    立冬過後,氣候也開始變冷,大家紛紛開始「冬令進補」。人體工程學特別提醒,選擇食療及藥膳時,必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找出體質屬性,對症下食,才能達到保健養生功效。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是生長發育的季節,秋冬則是精氣內蘊,因冬季精氣內藏於體內,所以便是滋補養生的最佳時機。
  • 健康小貼士:雞湯進補的功效與禁忌
    冬天是進補的理想季節,這時很多人都喜歡燉一些雞湯來進補。
  • 【冬季進補】 補陰才是關鍵
    冬季進補的正確打開方式,補陰才是關鍵!  冬季來臨,氣溫下降,人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就愈發覺得應該增加飲食攝入,補充消耗的熱量。雞鴨魚肉來者不拒,這樣盲目貼膘,攝入過多能量,多餘的能量會轉化成脂肪在體內堆積,使人發胖。誰也不想在來年春天,發現自己胖了一圈。因此,冬季進補一定要適度,不宜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 冬季進補,是內臟器官修復的天賜良機!
    冬季進補,是內臟器官修復的天賜良機!●補和瀉是中醫的兩種思路,作為一種說法,廣為流傳。其實身體始終在根據外在環境,進行內在的調節,因而,也始終在進行著動態的平衡調整。●由於身體對熱的反應是散熱的處理系統,對冷的反應就是收縮。散熱的時候,將皮膚毛孔打開,血液流向皮膚外表。
  • 糖尿病患者冬季如何進補?
    依據日常的飲食習慣,人們的家常菜餚會從清淡轉變為滋補,多涼拌轉變為多炒、炸、燉,從多蔬菜轉變為多葷萊。而且人們還會準備一些如赤豆湯、桂圓湯、阿膠膏、芝麻核桃等補品。的確,「冬主收藏」,冬令進補在我國古代已形成,具有悠久的歷史。但這些飲食習慣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卻是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會使血糖失去控制,故在冬季控制飲食對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
  • 冬季進補的幾大誤區速看
    原來這11名患者全都患有膽結石,而牛肉湯、羊肉湯、雞肉湯等這些「肉湯」類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非常容易誘發膽結石,同時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進而引發腎臟疾病。冬季,確實有不少人會在這個時候給自己和家人進補一些有營養、熱量高的食物。然而,吃的東西不對,不僅達不到進補的效果,反而會給身體造成傷害。那麼,冬季該如何科學進補呢?
  • 冬令進補養生食譜老鴨煲的做法
  • 肺癌晚期如何進補?
    當肺癌晚期患者身體較弱,全身免疫功能、抗癌能力都比較虛弱,在寒冷的冬季應如何合理的進補?
  • 女性冬季進補知多少?
    上海中醫婦科界在膏方調理婦科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謂「冬三月,此謂閉藏」,冬季是封藏的季節,是補充和收藏營養精華的季節,因此女性如果容易手腳冰冷、頭暈乏力、皮膚變粗糙、氣色差或者莫名地感到心慌、潮熱汗出、月經量減少、痛經等症狀,不妨在冬令時節找中醫醫師根據生理特點和自身體質開一料膏方來調補。
  • 立冬進補吃什麼最好
    立冬節氣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  一、立冬飲食養生以增加熱量為主  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冬天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