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 補陰才是關鍵

2021-02-22 前行影事

冬天越來越冷,要長點肉禦寒了。入冬後,很多人開始打著貼膘禦寒的旗號大吃大喝,大快朵頤之餘,體重也跟著蹭蹭往上漲。滋補滋過了頭,就滋出一身肥肉啦!冬季進補的正確打開方式,補陰才是關鍵!

  冬季來臨,氣溫下降,人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就愈發覺得應該增加飲食攝入,補充消耗的熱量。雞鴨魚肉來者不拒,這樣盲目貼膘,攝入過多能量,多餘的能量會轉化成脂肪在體內堆積,使人發胖。誰也不想在來年春天,發現自己胖了一圈。因此,冬季進補一定要適度,不宜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本草綱目》中講過: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二氣常存。其中二氣,說的就是陰陽二氣。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能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陰陽二氣就可以在人體內和諧長存,常保健康。


  冬季以燥為主,特別是北方,更為顯著。天氣燥,身體也燥,燥最傷肺陰。此時,人體如能及時順應秋冬收藏規律而養陰,可使體內保證氣血運行的陽氣有所收斂而不致外散,積累生命活動必需的精氣和營養。因此,冬季養生重在補陰。

中醫教你如何補陰

  補陰的原則是益氣養陰、氣陰雙補。

  銀耳素有菌中之冠的美稱,性平,味甘、淡。它是一味滋補良藥,特點是滋潤而不膩滯,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養陰清熱、潤燥之功,對陰虛火旺不受參茸等溫熱滋補的人來說是一種良好的補品。

  味甘、澀,性平。歸脾、腎、心經。它的特點是既能補,又能固,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心安神。此外,蓮子還含有纖維質、鈣、磷、鐵、鉀等多種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這些物質能供給人體足夠的能量。

  味甘,性微寒。主入肺心,長於清肺潤燥止咳、甘涼清潤、利溼消積,清心安神定驚。百合是一味滋補妙晶,補益而兼清潤,最適宜於內有虛火之虛弱症者。

  功用:三者皆是補陰聖品,生津止咳,清心除煩。

  古語說晝養陽,夜養陰,良好的睡眠可以保障五臟六腑得到充分休養。入冬後的作息應逐步調整為早睡晚起的狀態。晚起可以保存體內陰氣,早睡則可滋養人體陰精,對補陰有莫大的益處。《黃帝內經》認為,子時(23點到凌晨1點)午時(11點到13點)是陰陽大會之際,此時睡眠有利於養陰和養陽。

  打太極、行走、冥想等輕緩柔和的運動都非常有助於放鬆身心、調和陰陽。中醫認為,行走是百鍊之祖。堅持行走有暢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的功能,達到陰陽調和的功效。行走時注意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慢慢減緩呼吸頻率。同時,冬季鍛鍊記得穿暖衣裳,避免著涼。

  入冬了,滋補要補到位。不是大魚大肉就是滋補,正確的滋補方式是合理的膳食,規律的作息,定期的鍛鍊。才能補陰又苗條,養生又健康。

----轉載:三九養生平臺

每天法訊通知及音視頻下載:

1、佛法交流Q群:439673897(不禁言)

2、佛學院法訊通知群:494203233(禁言)

相關焦點

  • 冬季補陰補得好,身體不長膘
    冬季進補的正確打開方式,補陰才是關鍵!冬季來臨,氣溫下降,人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就愈發覺得應該增加飲食攝入,補充消耗的熱量。雞鴨魚肉來者不拒,這樣盲目「貼膘」,攝入過多能量,多餘的能量會轉化成脂肪在體內堆積,使人發胖。誰也不想在來年春天,發現自己胖了一圈。因此,冬季進補一定要適度,不宜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 冬季進補,春季打虎,但這些進補禁忌你知道嗎?
    「冬季進補,春季打虎。」冬季到了,進補的時節也到了。很多人架起火鍋,開始涮各種美味。
  • 冬天別再隨便進補,國醫大師提醒您冬季食療要辨證!附冬季進補禁忌
    冬季要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食療。若本身已患有疾病,要遵照醫囑,不可盲目食療。比如糖尿病人,可用淮山藥、葛根粉等作為食療,但忌用粳米及其他含糖較多的食物。如青少年學習負擔重,睡眠不足,可導致心脾兩虛或心腎不足,可選用蓮子、何首烏等;小兒內臟嬌弱,易虛易實,飲食不節易傷脾胃,可在冬季用茯苓
  • 冬季進補,別讓進補變傷身!
    因此,冬季進補,千萬別瞎補!冬季進補怎麼吃?減鹹增苦腎為先天之本,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內藏「真陰」、「真陽」。冬季由於陽氣的閉藏,人體新陳代謝水平相應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變化。
  • 冬季進補好時節 藥食同源兩相宜
    冬令是進補強身的最佳時機。民間早有「冬令進補,來年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養生諺語。
  • 冬季進補,是內臟器官修復的天賜良機!
    冬季進補,是內臟器官修復的天賜良機!●補和瀉是中醫的兩種思路,作為一種說法,廣為流傳。其實身體始終在根據外在環境,進行內在的調節,因而,也始終在進行著動態的平衡調整。●由於身體對熱的反應是散熱的處理系統,對冷的反應就是收縮。散熱的時候,將皮膚毛孔打開,血液流向皮膚外表。
  • 糖尿病患者冬季如何進補?
    依據日常的飲食習慣,人們的家常菜餚會從清淡轉變為滋補,多涼拌轉變為多炒、炸、燉,從多蔬菜轉變為多葷萊。而且人們還會準備一些如赤豆湯、桂圓湯、阿膠膏、芝麻核桃等補品。的確,「冬主收藏」,冬令進補在我國古代已形成,具有悠久的歷史。但這些飲食習慣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卻是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會使血糖失去控制,故在冬季控制飲食對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
  • 冬季進補 草烏真的靠譜嗎?
    常言道「秋冬進補,來年打虎」,秋冬時節是進補的大好時節,這是因為進入秋冬季節,人體內的代謝下降,體力消耗減少,此時進補易被人體吸收
  • 冬季進補怎麼吃?這些誤區別中招!正確調養,打好健康基礎
    【第二題】關於冬季進補,說法錯誤的是A、人人都需要進補B、食補不如藥補C、濃湯、高湯多多益善D、以上都是正確答案:D、以上都是【解析】>冬令進補不是說每個人到了冬天都一定要進補。虛者補之,身體有虛的人才需要進補。像老年人生理機能減退,體質較弱,可以適當進補;而像年輕體壯無病之人,對寒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就不必進補。
  • 冬季進補的幾大誤區速看
    冬季,確實有不少人會在這個時候給自己和家人進補一些有營養、熱量高的食物。然而,吃的東西不對,不僅達不到進補的效果,反而會給身體造成傷害。那麼,冬季該如何科學進補呢?專家提醒,進補除了要因人而異,更需適度。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如果進補過度,很容易給心腦血管增加負擔,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後果。
  • 女性冬季進補知多少?
    上海中醫婦科界在膏方調理婦科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謂「冬三月,此謂閉藏」,冬季是封藏的季節,是補充和收藏營養精華的季節,因此女性如果容易手腳冰冷、頭暈乏力、皮膚變粗糙、氣色差或者莫名地感到心慌、潮熱汗出、月經量減少、痛經等症狀,不妨在冬令時節找中醫醫師根據生理特點和自身體質開一料膏方來調補。
  • 冬季進補吃羊肉,羊肉是「禍根」還是「補品」?聽聽專家的回答
    導語:隨著春節的臨近,代表已進入深冬,天氣越來越嚴寒,為了禦寒保暖,好多人都喜歡在這個季節吃羊肉,因為大家現在都有養生觀念,知道羊肉最適合冬季進補。一、冬季進補吃羊肉,羊肉是「禍根」還是「補品」?聽聽專家的回答現在市面上的羊肉有好幾種,例如山羊、綿羊等等,如果用來入藥最好用雄性山羊的。中醫例來認為羊肉溫和滋補、適合補中益氣、可以調理脾胃,對疲勞還有一定的緩解作用。現代醫學則認為,羊肉富含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營養,是對人體有益的一種食物,適合各個年齡段食用,特別是脾胃虛弱的人,多吃羊肉可以改善體質。
  • 冬令進補正當時,皮膚病人進補必讀!!!
    冬令進補正當時,許多患者朋友留言讓我說說皮膚病人進補的禁忌,今天整理出來給大家作為參考。
  • 冬季保健康的8個要點都在這,看了絕對「賺」!
    冬季養生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充足的睡眠。對於成年人來說,一天最好能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晚上的睡眠時間不足,那麼可在中午補睡半小時到一小時。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復精力、養陰培元,有益於在冬季陽氣潛藏,陰津蓄積。乾燥的氣候對呼吸系統傷害較大,容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如果飯菜中含鹽量太高,會導致唾液分泌減少,使各種細菌在上呼吸道中更易存活。
  • 冬季進補美食--黃豆燒牛腱
    冬季吃牛肉的好處是什麼?又到了冬季進補的時候,在寒冷的冬季要多吃熱量高的食物來禦寒,很多人選擇吃牛肉。那麼冬季吃牛肉的好處是什麼呢?
  • 冬至後進補、補不進去?5碗湯,專調脾胃各種「虛」!
    對於脾胃氣虛的人來講,冬天進補的重點應是先健脾益氣,儘量搭配甘溫補氣的藥物,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才能更好地吸收與調養身體。如果不注重健脾補氣,過食或者誤食滋膩的食物,不但沒有達到進補的目的,還會加重脾胃運化的負擔,出現腹脹、不能消化,甚至拉肚子等不適。所以吃膏方進補前,應該先服用有「進補開路方」之稱的健脾胃中藥。
  • 冬令進補,你了解多少?
    冬季人們食慾旺盛,進食量較多,運動和消耗減少,而且能較好的吸收。此時進補能更好地發揮補藥的作用,投資少、見效快。
  • 冬季進補選海參吃法講究多
    進入冬季,市場上各種滋補產品開始熱銷,而有著「八珍之首」美稱的海參,始終是冬季進補的首選。
  • 保胃健康 | 冬至後進補、補不進去?5碗湯,專調脾胃各種「虛」!
    對於脾胃氣虛的人來講,冬天進補的重點應是先健脾益氣,儘量搭配甘溫補氣的藥物,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才能更好地吸收與調養身體。如果不注重健脾補氣,過食或者誤食滋膩的食物,不但沒有達到進補的目的,還會加重脾胃運化的負擔,出現腹脹、不能消化,甚至拉肚子等不適。所以吃膏方進補前,應該先服用有「進補開路方」之稱的健脾胃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