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後進補、補不進去?5碗湯,專調脾胃各種「虛」!

2021-02-22 黃穗平說脾胃

補不進去,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你的脾胃不好。脾胃功能虛弱,無法運化這些補益藥的精華,積滯在身體裡,就會出現這些不適症狀。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要想吃進去的補品轉化成我們需要的氣血,一定要脾胃健運。通常這五種人,因脾胃不好,會出現補而無效:

脾胃氣虛

這類人常常表現為倦怠乏力,大便溏稀,食慾減退,神疲懶言,食後腹脹,脘腹隱痛,遇勞而發,口淡不渴,面色萎黃,排便無力,舌淡或伴齒痕、苔薄白,脈弱無力。

對於脾胃氣虛的人來講,冬天進補的重點應是先健脾益氣,儘量搭配甘溫補氣的藥物,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才能更好地吸收與調養身體。如果不注重健脾補氣,過食或者誤食滋膩的食物,不但沒有達到進補的目的,還會加重脾胃運化的負擔,出現腹脹、不能消化,甚至拉肚子等不適。所以吃膏方進補前,應該先服用有「進補開路方」之稱的健脾胃中藥。

脾胃虛寒

這類人常常表現為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冷痛不適,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後疼痛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面色晄白,口唇色淡,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沉。

對於脾胃虛寒的人來講,冬天進補的重點應該是溫中祛寒,如果食用太多滋陰寒涼之品,進補後更傷脾陽,就容易出現胃痛、腹脹等不適,這無疑是「雪上加霜」的行為。

脾胃陰虛

這類人常常表現為飢不欲食,肌瘦膚熱,唇乾少飲,脘腹痞脹,夜劇晝靜,大便偏幹、排出無力,手足煩熱,嘈雜不適,舌質嫩偏潤、苔少。

對於脾胃陰虛的人來講,冬天進補的重點應是甘潤滋陰,如果食用太多溫補之品,就會加重體內的虛火,就像「火上澆油」一樣,容易出現胃痛、口乾、咽痛等不適。

脾虛夾溼

這類人常常表現為肢體睏倦而重,或頭重如裹,胸悶腹脹,食慾下降,口中粘膩無味,便溏,舌苔白膩。

對於脾虛夾溼的人來講,冬天進補的重點應該是健脾祛溼,如果著急地服用一些滋膩大補的食物,就容易加重脾胃的負擔,影響運化功能,加重水溼的情況,出現腹脹、口臭、大便爛等情況。

 脾虛肝鬱

這類人常常表現為脅肋脹滿疼痛、或胃脘滿悶,噯氣反酸,食少納呆,口苦咽幹,咽部異物感,大便溏薄,情緒焦慮或精神抑鬱,睡眠欠佳,神疲乏力,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

對於脾虛肝鬱的人來講,冬天進補應的重點應該是健脾理氣、疏肝解鬱,先把鬱結的氣機給打通、理順,先通後補,邊通邊補,這樣的進補才能奏效。相反,如果一味地補氣,就容易出現越補越堵的情況,加重原有的不適症狀。

上述這五種情況是補而無效的常見類型。冬季的進補養生很重要。進補前一定要辨證好自己的體質,調理好脾胃。這才是冬季進補的關鍵

相關焦點

  • 保胃健康 | 冬至後進補、補不進去?5碗湯,專調脾胃各種「虛」!
    補不進去,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你的脾胃不好。脾胃功能虛弱,無法運化這些補益藥的精華,積滯在身體裡,就會出現這些不適症狀。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要想吃進去的補品轉化成我們需要的氣血,一定要脾胃健運。
  • 冬至補四神湯,中醫師:顧脾胃
    俗語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但中醫師認為,寒冬進補不是人人都適合,中醫將藥膳分為溫補、平補、清補(涼補)三種;體質虛寒則溫補,不虛則平補,燥熱則清補
  • 冬至進補,該補哪兒?
    每年冬至來臨時節,大家都在考慮進補,有的吃餃子,有的吃羊肉,有的吃狗肉,有的吃補腎藥品.      利用好冬至這個節點,修復身體,回歸健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麼如何進補才算好,其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 冬令進補,可以選用十全大補湯
    冬令進補,其潛臺詞就是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的最佳時機。在我們傳統飲食習俗中,有一個特殊意義的詞語叫「補冬」。漢族人以冬至為補冬之始,一般家家戶戶要殺雞宰鴨或買羊肉,以備過冬,而富貴人家更在烹飪的過程中加入當歸、人參等藥物燉食,增加滋補的效果。
  • 冬至進補——扶陽養正湯
    「冬至一陽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節,人體處於陰陽變換的重要階段,在此時節服用冬至扶陽養正湯,可助人體順應天時,臟腑安和,養生祛病。
  • 懶人的補虛湯包,十全排骨湯
    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最近發現了一個懶人湯方!真的超級好喝,懶人的好選擇!今天是立冬的第二天,陽虛的小編還是得有儀式感的進補一下!對於吃了滋補的食物上火的人士,不妨試試十全排骨湯,補而不燥,還有潤肺健脾的功效。有一定的療效。
  • 冬天進補看體質,燥熱切莫亂補
    因為感冒、各種炎症,在中醫上認為是「火」。在上火的時候進補,自然無法取得有益健康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體質虛寒的人,是適宜進補的▼所謂「虛寒」是陽氣虛衰的一種表現,大多因為先天稟賦不足、飲食勞倦、久病虛損等原因造成,常見四肢冰冷、倦怠、面白神倦、腰膝酸軟、脈虛弱等表現。
  • 扶陽冬至湯--冬季養生首選
    冬季進補如此重要!                                                   冬至一陽初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節,人體亦處於陰陽變換的重要階段,所以說保護身體微微生發的陽氣就很必要,這個時候進補,是最佳的時節。
  • 冬至進補,一年精氣足!3類食物一定要多吃!
    都說「冬至補一補,一年精氣足」,所以注重養生的小夥伴們,一定要抓住這段黃金期有效進補
  • 冬至進補,可別太任性了!
    中醫養生認為,冬至時節是「進補」的大好時節。說到進補,很多人都理解為吃營養價值高的「好吃的」。
  • 補氣血暖身喝什麼湯?碗碗薦:紅參當歸紅棗黃芪枸杞湯
    大家記得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同時進補的好時機到了:我們是時候開啟溫補暖身模式咯🔥🔥正所謂「冬季進補,開春打老虎🐯」哈哈哈哈哈哈碗碗薦補氣養血暖身湯紅參紅棗當歸黃芪枸杞湯紅參、紅棗、當歸、黃芪、枸杞、煲烏🐔湯的作用是益補氣血,滋陰生津,養肝明目。
  • 冬至時節,這款養心補陽湯您一定得喝?
    原料:(注:素食的朋友,可以去掉此方中的羊肉,買一個榴槤,用榴槤殼內的白色部分和榴槤核來煲冬至補陽湯。)羊肉1至2斤、生黃芪100克、當歸(全當歸)20克、甘蔗2-4節、帶皮生薑兩塊、大棗8個(這是一家人喝的量)。調料(後放):黃酒1兩、香萊1兩、白胡椒粉、鹽、辣椒粉(怕辣可不用)少許。
  • 冬季養生:十全大補湯,營養又健康!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素食星球」冬天是個特殊的季節,因為這個時候身體需要各種補補補!
  • 冬令進補,你了解多少?
    此時進補能更好地發揮補藥的作用,投資少、見效快。冬令進補一般起於冬至日,止於立春日,五十四天左右為最佳時間,即冬至日後「頭九」至「六九」之間。一、單味進補;二、成藥進補;三、飲食進補;四、膏方進補。*人參——野山參大補元氣,生曬參平補,紅參溫補,西洋參涼補;*蟲草——平補肺腎,益氣固表;*燕窩——養肺潤膚,養顏美容;除了通過藥材進補,我們還可進行膏方進補。以下人群適應膏方進補:1、亞健康狀態者。2、久病體虛、慢性病患者。3、產後調理及老年養生。
  • 營養專家告訴你:體虛該怎麼補?
    體質虛弱,想要應用藥膳調理身體,又怕使用不當出現虛不受補的情況
  • 十全大補湯,營養又健康
    ▲點擊關注,素食菜譜匯冬至進補好時節
  • 養生|產後大補湯——當歸黃芪土雞湯
    現在推薦一款適合產後調養的滋補湯--當歸黃芪土雞湯,湯裡放了始興當地窖姜和補氣血藥材黃芪、當歸、紅栆,不止香味更濃鬱,營養價值也更高,湯中土雞肉肉質鮮香,味道鮮美,姜香濃鬱,湯甘暖胃,常使非坐月者也垂涎三尺。
  • 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食補正當時!
    「冬令進補,來年打虎」冬至是冬天進補的開始滋益陰精是冬季養生的重要內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銀耳、木耳、枸杞、梨、獼猴桃等補益陰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平時還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因為畢竟是食補而非藥補
  • 銀魚:魚中珍品,補虛健胃益肺,煎蛋做湯最相宜
    宋代詩人張先曾賦有「春後銀魚霜下鱸」的名句,把銀魚與鱸魚並列為魚中珍品。清康熙年間,銀魚就被列為「貢品」。  現代營養學分析發現,銀魚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胺基酸、鈣、磷、鎂以及維生素B1、B2、尼克酸等成分,能保護心臟,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延緩衰老、美容養顏的功效,同時還能預防大腸癌發生。
  • 冬天進補分體質 切勿補錯身
    進補4大禁忌 應見好就收1.身體不虛不要補:身體健康進補要格外小心,主要是對健康沒有加分效果,猶如是叫一個氣血調和、身強體壯的人來進補,就好像在一件漂亮的衣服上貼補釘一般,多此一舉,畫蛇添足。2.陰陽不合不要補:陽虛體質卻誤用當歸、枸杞、生地黃等補陰藥,則陽氣更虛,陰虛體質而誤用高麗參、肉桂、鹿茸等補陽藥,則陰更虛,且虛火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