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陽冬至湯--冬季養生首選

2021-02-12 張葉青


民諺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冬季進補如此重要!                                                   冬至一陽初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節,人體亦處於陰陽變換的重要階段,所以說保護身體微微生發的陽氣就很必要,這個時候進補,是最佳的時節。奉行中醫生活化,生活中醫化的我們當然要開始準備冬至湯了!                                    張醫生為您推薦冬季養生的首選—扶陽冬至湯。

扶陽冬至湯有培元固本之功效,適宜於先天不足,後天失養,氣血陰陽虧損導致的各種症狀,以及各種慢性病、亞健康人群或健康人群的時令保健。

如果您冬天手腳冰冷、畏寒,氣血虛弱、陰陽虧虛,請務必嘗試一下扶陽冬至湯,他的功效就是溫養陽氣、滋補精血,使人體順應天時,臟腑安和。

扶陽冬至湯最佳服用時間是在冬至前後各10天即20天的時間。有條件的人群、身體特別虛弱的人或者久病之人可以放寬至整個冬季。個別人群可以在醫師指導下在冬季以外的時間服用。注意:感冒咳嗽或來月經不可以吃扶陽冬至湯。

每付50元,可供2-3人食用。

購3付扶陽湯可免費體驗扶陽灸一次(半小時)。

【製作方法】

材料準備:扶陽冬至湯1副,羊肉1.5斤左右,可供2人食用的燉鍋。

製作程序:

第一步:將羊肉洗淨切塊,焯水去腥。

第二步:將老黃姜切片,與料包中其他藥材和焯好的羊肉一同放入鍋中,加清水3升左右。

第三步:大火煮開,調至小火,慢燉2--3小時即可食用,以喝湯為主,儘量不放鹽,可加胡椒粉。

相關焦點

  • 冬至進補——扶陽養正湯
    「冬至一陽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節,人體處於陰陽變換的重要階段,在此時節服用冬至扶陽養正湯,可助人體順應天時,臟腑安和,養生祛病。
  • 冬至扶陽養正湯來了
    「冬至一陽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節,人體處於陰陽變換的重要階段,在此時節服用冬至扶陽養正湯,可助人體順應天時,臟腑安和。
  • 冬至養生:一躲,二補,三忌鹹!
    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白天慢慢變長,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所以古時,冬至也喻意為新生命的開始。 冬至養生重點 「「躲」為上」冬季養生要藏陽氣冬藏要藏陽氣!冬天陽氣藏得好,春陽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
  • 士材節氣養生——冬至
    中醫養生講究天人相應,冬至這一天對於北半球的人們來說,太陽慢慢要從地球的南回歸線慢慢我們靠近,也正是從這個節氣開始,陽氣正在逐步恢復,所謂「冬至一陽生」、「一陽來復」就是對這個節氣的表達。
  • 中醫健康養生(No.1366)冬季這樣做可溫經散寒,扶陽固氣!
    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後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具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其操作方法方便、簡單,適合家庭養生保健之用。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冬季艾灸的好處有哪些?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
  • 二十四節氣|「冬至大如年」
    華北事業部將健康理念、養生文化和產品相融合,用花草、臘腸布置展臺,用彩砂繪製臘梅桌面,充分展示節氣特色。在菜品上根據節氣養生理念,自助餐廳主推自製養生飲品——百合蓮子羹;養生菜餚——真味鱸魚、酥皮羊排、茭白炒臘腸、金湯豆腐、黑蒜腰果炒西芹;並根據北方客人風俗習慣製作了手工水餃。
  • 冬至過後,養生重在補腎固陽
    冬至養生,重在補腎固陽關於冬至,古人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無論是身處北方還是南方,冬至都是傳統意義上養生的重要節點,此時精心調養、合理膳食、運動得當,可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中醫認為冬氣應於腎,養腎精、護腎氣是冬季養生的一大重點,尤其大雪過後天氣寒冷,腎氣最易不暢。
  • 廚壹堂B7ZK | 蟲草花烏雞湯,冬季滋補養生的絕佳選擇!
    冬天是滋補的好時候,冬令進補有三種說法:一是在立冬後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後;三是三九天。冬季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冬季進補能夠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並且因為冬季天冷,多吃些溫補之物,不容易上火,同時也要注意保暖。
  • 冬至玉屏風,養生正當時
    轉眼間,我們迎來了2018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冬至陰極陽生,也就是說陰氣會盛極而衰,陽氣則自此開始旺盛。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 今日冬至 | 汪博士說節氣養生
    ►汪博士說冬至養生今天是冬至節氣。在唐宋時期,新的一年就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的。
  • 二十四節氣|冬至節氣日 藥膳養生時
    我們來看看古人怎麼看待冬至養生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的《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指出「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極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 冬至 養生切記「躲」為上!
    而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節,要學會 「躲」才能養護好體內微弱的陽氣。冬至正值歲末年初,很快就會迎來元旦,此節氣期間多有聚會,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因為此時,陽氣最弱,無法幫助身體運化過多的食物。
  • 大寒節氣養生包括以下4個方面
    冬季養生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冬至前後睡好「子午覺」在養生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後可適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時著涼。其次,要注意防風防寒。再次,冬至節氣宜在白天多曬太陽,以利陽氣的生長。
  • 冬至養生,「一躲二養三固四補」!
    冬至正是「陰陽大變身」的時候,也是人體抵抗力最差的時候,極容易受寒,也極易生病。所以,冬至前後養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防寒保暖,宜勤搓手、常曬背、暖雙足;平日要注意頭部、腳部和頸部的保暖,避寒風,避冷水,避生冷飲食。養生先養心。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儘量躲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了。
  • 從冬至吃餃子說起,談談冬季身體保健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節氣冬至。為什麼北方在冬天喜歡吃餃子?
  • 冬至到!不同的餃子,養生功效居然不一樣!
    (圖源 @人民日報)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 冬至養生
    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冬至養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防寒保暖。
  • 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食補正當時!
    12月22日是「冬至」節氣。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老人們認為冬至是個吉祥的日子,預示著否極泰來。
  • 食用菌 | 冬季菌菇養生料理指南
    冬季菌菇養生料理指南坊間有種說法:「要想身體好,菌湯是個寶;若要身體瘦,多吃菌子少吃肉」,各位朋友知道菌菇,
  • 冬季養生食譜之香菇豆腐鯽魚湯
    冬季,氣候寒冷,陰盛陽衰。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各項生理功能和食慾等均會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