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博士說冬至養生
今天是冬至節氣。在唐宋時期,新的一年就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的。皇室冬至祭天,民間冬至祭祖,那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從中醫五運六氣學說上講,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從這一天起,白晝的時間一天比一天長,人體的陽氣生發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因此,冬至前後也是養生的重要階段。
冬至日是「數九」的第一天。從冬至到小寒正是「一九、二九不出手」的時間段。此時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有晨練習慣的人群應注意,外出晨練時間不宜過早,要做到」必待日光「,以免誘發呼吸道及腦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復發。
《易經》中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這是因為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此時進服補藥能夠更好地發揮其滋補功效。因此,冬至前後是中老年朋友開始進補的最佳時間。
在這個階段,中老年朋友或者體弱多病的人群可以適當服用一些溫陽藥物或者膏方來冬令進補。但需要注意的是,冬令進補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質特點進行,不要盲目跟風或者一味追求貴重補藥。最好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按需進補。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這句話強調的是食補比藥補更方便更安全。雖然食材所具有的調整偏性不如藥材更麼強大,但它適用的人群更加寬泛,操作起來也更容易一些。在冬季適宜補益的食品中,中醫將其分為三大類。
① 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銀耳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② 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黑棗、芝麻、枸杞等。
③ 溫補類食物,如羊肉、鹿肉、胡桃等,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
汪振宇、中醫博士、主任中醫師、碩士生導師、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專家、營口市自然科學中醫學科帶頭人、營口市名中醫。
擅長:中醫治療失眠、頭痛、眩暈、氣短、心悸、健忘等心腦血管疾病,對亞健康、更年期等中醫調養也頗有造詣。
門診時間:周一二四五的上午、周三的下午
門診地點:方大醫院二樓中醫內科診室(位於二樓最南端的內科診療區域)。
之前可通過汪博士公眾號進行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