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是「冬至」節氣。
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老人們認為冬至是個吉祥的日子,預示著否極泰來。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白晝逐漸變長。
故民間有俗語,」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日,北方人吃餃子,南方則有吃麵、吃湯圓的習俗。
「冬令進補,來年打虎」
冬至是冬天進補的開始
滋益陰精是冬季養生的重要內容
最好能多吃白菜、銀耳、木耳、枸杞、
梨、獼猴桃等補益陰液的食物
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
平時還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
飲食要以溫熱為主
如食用糯米、狗肉、羊肉、
大棗、桂圓、芝麻、韭菜等
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
可多吃些堅果類食物
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慄子等
煮粥熬湯可以加一些沙參、黃芪、麥冬
但量不需要很多
因為畢竟是食補而非藥補
《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
這是因為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
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
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
而發揮其滋補功效
可見,冬至前後人們開始進補是最好時間
冬至進補首選羊肉燉蘿蔔
配料:白蘿蔔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
1、白蘿蔔、羊肉洗淨切塊備用。
2、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後五六分鐘撈出羊肉。
3、水倒掉,重新換水燒開後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蔔入鍋至熟。
功效: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酸軟,睏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