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過後,養生重在補腎固陽

2021-02-12 創旗官方
冬至養生,重在補腎固陽

關於冬至,古人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無論是身處北方還是南方,冬至都是傳統意義上養生的重要節點,此時精心調養、合理膳食、運動得當,可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中醫認為冬氣應於腎,養腎精、護腎氣是冬季養生的一大重點,尤其大雪過後天氣寒冷,腎氣最易不暢。對於我們身體而言,腎中精氣不足,腎中之陽虧耗,容易受到風寒之害。

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冬至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營養而發揮滋補功效。冬至養生的關鍵在於補腎固陽。

1、養精保腎。「精乃腎之主,冬季養生,應適當節制性生活,不能恣其情慾,傷其腎精。」精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冬季宜養精氣為先,應對性生活予以節制,以益長壽。

2、強身健腎。適度鍛鍊以養筋健骨、舒筋活絡、暢通血脈,增強抵抗力。慢跑、站樁、打太極拳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持之以恆,強體健腎。

3、艾灸護腎。艾灸是冬季養腎的有效方法。艾灸關元穴,腎俞穴,太溪穴,補腎。

除了艾灸,日常多按揉命門、肚臍。按揉命門,將兩手相互摩擦至發熱,自上而下,再由下而上,緩緩推摩命門,手法應柔和適度,時間不限,以腰部發熱為度。

揉肚臍,兩手搓熱,按揉肚臍,直至皮膚溫熱發紅,此法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補腎之元氣,提高抗病能力。

4、情緒養腎。七情中,恐(驚)為腎志,腎是人體表達驚恐的主要臟器。冬季養腎也要調攝精神,放鬆心情,防止過度緊張、恐懼。過度恐懼的情緒會傷及腎氣。

5、進補益腎。「冬令進補,春季打虎。」冬季進行適當地調補,將「精氣」存儲於體內,來年春季不容易生病。腎中精氣有賴於水谷精微的供養,才能不斷充盈和成熟。黑色入腎,推薦大家一天吃兩顆黑芝麻丸。黑芝麻屬於中性食材,一年四季都可以服用,除此之外在黑芝麻丸中還加入了黑豆、黑米等,都是對腎臟和肝臟有著非常好的保健作用,口感也非常好,老少皆宜。

喜歡喝酒的,補腎藥酒這時候喝,非常好。這個藥酒方是一個朋友給我的。用於補腎 壯陽強筋骨,男女都適合。他自己喝了很多年。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每年都泡一副。一些人喝了感覺腰腿有力,男性性能力增強。女性性冷淡、手腳冰涼都變好,甚至一些人喝了,胃也感覺變好了。因為我常年大量進藥材,所以價格比你們自己在藥店買實惠的多。關於品質,大家可以收到拿去和藥店的比較,只會高不會低。

相關焦點

  • 冬至養生:一躲,二補,三忌鹹!
    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白天慢慢變長,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所以古時,冬至也喻意為新生命的開始。 冬至養生重點 「「躲」為上」冬季養生要藏陽氣冬藏要藏陽氣!冬天陽氣藏得好,春陽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
  • 冬至養生
    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冬至養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防寒保暖。
  • 士材節氣養生——冬至
    士材養生第10期整理:王鑫 校對:周軼群 尹浩 唐曉龍
  • 冬至到!不同的餃子,養生功效居然不一樣!
    (圖源 @人民日報)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 二十四節氣|冬至節氣日 藥膳養生時
    我們來看看古人怎麼看待冬至養生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的《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指出「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極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 冬至養生食譜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起源於春秋時期。這一天太陽直射到地球的南回歸線。冬至後,北半球的氣候進入個最寒冷的階段。
  • 冬至玉屏風,養生正當時
    轉眼間,我們迎來了2018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冬至陰極陽生,也就是說陰氣會盛極而衰,陽氣則自此開始旺盛。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 【科普】大雪養生重在「藏」,防寒進補有妙招
    「大雪」正是「進補」的好時機,養生則要在「藏」上下功夫,注意收斂神氣,防止過度開洩。同時,在日常飲食中多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材為主。體質弱、消化功能不好者宜慢補,多吃蔬菜、水果;體質較好者以平補為主,少吃油膩食物。
  • 今日冬至 | 汪博士說節氣養生
    ►汪博士說冬至養生今天是冬至節氣。在唐宋時期,新的一年就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的。
  • 扶陽冬至湯--冬季養生首選
    冬至一陽初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節,人體亦處於陰陽變換的重要階段,所以說保護身體微微生發的陽氣就很必要,這個時候進補,是最佳的時節。
  • 冬至補四神湯,中醫師:顧脾胃
    用蓮子、茯苓、山藥、芡實(或薏仁)煮成的四神湯,具有健脾、利溼、補腎的功效。用蓮子、茯苓、山藥、芡實(或薏仁)煮成的四神湯,具有健脾、利溼、補腎的功效,不但常見、方便買到,也適合大部份的民眾,「顧脾胃」,其功效更是明顯。中醫認為,如果腸胃功能不佳,即使補了也無法吸收,例如常拉肚子、身體虛弱的人,要先顧好脾胃,才有辦法吸收補品。
  • 【生活零距離】冬至養生三色湯圓
    冬至具備「陽氣始盡」的特點,意味著「陽氣始生」,萬物開始萌動。因此,在冬至吃湯圓,又何嘗不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呢?難怪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了。潮汕人在冬節吃「冬節丸」,象徵家庭團團圓圓。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早在順治《潮州府志》就曾記載:「冬至,祭用米圓。」裡面的米圓就是指糯米丸子,也就是冬至丸。潮汕人吃冬至丸的習俗由來已久。
  • 冬至養生,「一躲二養三固四補」!
    冬至正是「陰陽大變身」的時候,也是人體抵抗力最差的時候,極容易受寒,也極易生病。所以,冬至前後養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防寒保暖,宜勤搓手、常曬背、暖雙足;平日要注意頭部、腳部和頸部的保暖,避寒風,避冷水,避生冷飲食。養生先養心。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儘量躲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了。
  • 冬至 養生切記「躲」為上!
    而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節,要學會 「躲」才能養護好體內微弱的陽氣。冬至正值歲末年初,很快就會迎來元旦,此節氣期間多有聚會,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因為此時,陽氣最弱,無法幫助身體運化過多的食物。
  • 【健康養生】冬至餃子 保健從餡說起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大部分地區這天都要吃水餃或者餛飩。
  • 冬至進補,可別太任性了!
    中醫養生認為,冬至時節是「進補」的大好時節。說到進補,很多人都理解為吃營養價值高的「好吃的」。
  • 天氣寒冷黑米補腎最佳,推薦您五款黑米養生食療方!
    在五臟與五行的關係中,黑色對應的是腎臟,而黑米性平、味甘,具有滋陰補腎、益氣活血、暖肝明目的功效,是補腎的好食材。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開胃、補肝明目等多種功效。黑米是稻米中的珍品,素有「貢米"、」藥米「、」長壽米「之譽。
  • 冬至養生食譜及節日問候!
    冬至冬至,幸福必至。裝滿好運,平安開道。拋棄煩惱,快樂擁抱。存儲溫暖,寒冷趕跑。釋放心情,與你微笑。傳遞簡訊,也很美妙。冬至快樂。冬至大如年,佳節合家歡。北方冬至餃子夏至面,冬至的餃子身體暖。烹狗宰羊肉,驅寒又保健,來年好運盼。南方家家做湯圓,知是冬至天。冬至節快樂!冬至到,進九天。天至寒,漸變暖。晝至短,終會延。冬至日,吃水餃,家合歡,人康健。
  • 冬至圖片大全,冬至圖片祝福語
    ;雪花流放出異彩,讓你感受到光潔;雪花譜寫出旋律,讓你冬至愉快!冬至到,新年到,收穫希望,憧憬幸福。祝冬至快樂如約而至,新年平安、幸福、好運年年!冬至完了就是年,數九過後便春天,寒冷的天會轉暖。把煩惱放昨天,要懂得珍惜眼前,給自己加油打氣,定會有收穫滿滿!
  • 【養生食譜 】西蘭花炒蝦仁
    蝦仁營養豐富,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蝦肉中含有豐富的鎂,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蝦肉還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等功效。西蘭花含有抗氧化防癌症的微量元素,長期食用可以減少乳腺癌、直腸癌及胃癌等癌症的發病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