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國家正在考慮向康復的病人發放「免疫護照」,助推復工復產進程。但這一做法受到國際社會的質疑,因為「免疫護照」的基本原理是曾感染過的病患將具有對病毒的免疫力,但依據目前人類對於新冠病毒的認知,仍無法確認康復患者是否確實產生了免疫力。
新冠病毒大流行迫使大多數人採取隔離措施。而隨著疫情曲線趨於平緩,全球各國正尋求逐漸「解封」,重啟經濟。
4月28日,紐西蘭終於解除長達一個月的封城措施。此前一天,該國總理阿德恩宣布解除該國的一些疫情防控措施,並表示紐西蘭目前已經「戰勝」新冠肺炎疫情。
面對疫情逐步改善,實施嚴格隔離措施的西班牙當局4月26日決定,允許兒童每天上午9時至晚間9時踏出家門。義大利從5月4日起逐步復工。法國總理周二宣布逐步解禁復工策略。
美國目前處於全球疫情中心,不過美國「震中」紐約州表示,在防疫禁令5月15日到期後,可能會率先讓製造業和建築業復工。
一些國家正在考慮向康復的病人發放「免疫護照」,助推復工復產進程。智利政府已經表示,將向抗體檢測呈陽性的新冠肺炎痊癒者頒發「免疫護照」,獲得「免疫護照」的人將不再受到封城令等限制。
智利衛生部官員表示,目前智利已有4600多人符合領取「免疫護照」的標準。「免疫護照」將採取實體和電子形式發放,該機制的推出有助於推動復工復產進程。不過這一做法受到國際社會的質疑。
為了解封,包括義大利在內的一些國家正在實施血清學檢測計劃。
「免疫護照」的想法並不複雜,其基本原理是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的病患,將具有對此病毒的免疫力,因此能夠避免在未來再次感染該種疾病。
從理論上講,擁有「免稅護照」的人可以安全地返回工作崗位,因為他們不會再次生病並繼續傳播病毒。
但在此之前,並沒有大規模頒發「免疫護照」的做法。
而最為關鍵的是,依據目前人類對於新冠病毒的認知,仍無法確認康復患者是否確實產生了免疫力,以及這種免疫力即使產生又能持續多久。
於是,為了確定康復病患能否獲得「免疫護照」,往往需要對他們進行抗體測試。
抗體測試正在開發當中,美國部分醫院已經開始提供給工作人員使用,並且可能在幾周內向公眾開放。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分子病毒學研究所所長路易斯·曼斯基(Louis Mansky)說:「通常,如果一個人被感染,大約需要一個星期或更長時間才能在血液中出現針對該病毒的抗體。」
即使沒有經過新冠病毒測試,但經過抗體測試,仍可以證實,測試者此前是否曾感染病毒。
但抗體測試仍面臨挑戰。許多測試適用家用測試盒,不過用戶是否能夠正確遵循使用說明將影響測試結果。而測試套件的質量問題也會直接影響測試結果。在英國,人們擔心自家測試盒不可靠。另一個挑戰是,尚不清楚沒有症狀的人血液中是否會有足夠的抗體通過抗體測試。
此外,這種免疫能力能持續多長時間也依舊未知。新冠病毒是否與其他冠狀病毒類似,如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和中東呼吸系統綜合症(MERS),仍有待研究觀察,目前來說,SARS的平均免疫時間為兩年。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有報導稱,康復的人經過一段時間後存在復陽的可能性,韓國就曾出現這種情況。
即使「免疫護照」有種種缺點,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院長福奇(Anthony Fauci)表示,美國也在考慮是否這麼做,但在此之前,必須謹慎對待抗體檢測。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就會免疫,貿然發行「免疫護照」反而會造成防疫形勢急轉直下。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國際金融報,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69NQVCRT】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