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神社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每次到日本旅行,逛神社似乎都是躲不開的一個參觀項目。
神社裡面的神職人員包括神官和巫女,巫女相對來說比較常見。見多了,很多人就會提出問題,比如巫女跳舞的時候,手裡拿的像塔一樣的一串鈴鐺是什麼。
今天使館君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巫女跳神樂舞和為人祈福的時候使用的神樂鈴。
說到巫女,大家會先想到誰呢?
大概很多人跟使館君一樣,首先想到的就是《犬夜叉》裡面的桔梗吧,她拿起弓箭驅魔的樣子簡直帥極了。
現在到神社去,還可以買到「破魔箭」,據說有很強的闢邪功效。但其實除了弓箭,巫女還有別的法器,這就是今天的主角:神樂鈴。
開篇的時候說過了,神樂鈴是巫女跳舞或者祈禱的時候使用的,巫女跳的舞是神樂舞,指的是為了要祈禱,而向神獻上的一段舞蹈。
巫女手中的神樂鈴一共有12~15個鈴鐺,上中下三層分別有3、5、7(或3、4、5)個。手柄處附有5種顏色(綠,黃,紅,白,青)的帶子,即「五色緒」(五色帶),一般長90釐米~150釐米,五種顏色代表了構成世界的五種要素——金、木、水、火、土。那麼神樂鈴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
讓我們先從「鈴」這種東西講起吧。大家在神社一定見過不少鈴鐺吧,最常見的,就是神社的拜殿正上方懸掛的大鈴鐺,有一根長長的麻繩垂下來,鈴鐺上還繫著五色或者紅白的帶子。
參拜者在參拜之前,都要先搖動鈴鐺,然後再進行後面的儀式。
搖鈴的目的主要是兩個,一是鈴鐺發出的清亮的音色,會讓參拜者的心靈安靜下來,也能潔淨參拜者的心,二是有呼喚神明,準備祈願的意思。
因此,其實神樂鈴也具備同樣的作用。在向神獻上舞蹈的同時,清澈的鈴聲可以潔淨周圍的環境和祈禱者的心靈,同時也是在呼喚神明。不過除此之外,還有為祈禱者祈福的意思。特別是在神樂舞結束後,巫女在祈禱者的頭上搖鈴,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祝福(祓除)儀式。
到神社去參觀,就有機會看到巫女的神樂舞,不過使館君在這裡提醒大家,一般她們跳舞的時候都是在進行儀式,因此儘量不要靠得太近,另外,也不要對著她們拍照,這樣做不僅僅是對她們的不禮貌,更是對神明的不禮貌。
跳神樂舞的巫女通常會給人神聖而優雅的感覺,難怪總是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