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丨發生重大核事故的日本為什麼還要重啟核電?

2021-02-13 中國核網

福島第一核電站建於20世紀70年代初,共有6座機組。按照設計標準,其具有抗8級地震能力,設計壽命為40年。地震發生後,反應堆安全停堆,但地震和海嘯的疊加大大超出了最初設計電站時所作的危害假設,最終導致1號、3號和4號機組的反應堆廠房內發生爆炸,大量放射性洩漏,核事故最終定級(INES)為最高的7級。

福島核事故後,儘管多數民眾仍然反對,但日本核電正逐步重啟。2014年4月11日,通過了新的《能源基本計劃》,將核能定義為「重要的基荷能源」。從2015年8月到2018年11月,其恢復重啟的核電機組有9臺之多。

日本核電站重啟必須根據最新規制基準進行合規性審查,還必須由核電站與當地自治體籤訂原子能安全協定。2013年6月19日,日本正式確定了核電監管新標準。日本的所有核電站,如果不能滿足新標準、無法通過國家審查的話,就不能重新啟動。

新標準吸收了許多國外先進核電國家的安全管理經驗,納入了許多新的理念,新標準與新修訂的《反應堆管制法》等核電法律掛鈎,核電站重大安全對策都按照法律規定設為各家電力公司必須履行的義務,這在日本國內屬於首次。

新標準中大幅增加了對嚴重事故、地震或海嘯、飛機恐怖襲擊等突發情況的應對措施。新標準還將核電站的運轉年限設定為40年,但如果情況特殊,可以申請延期20年,前提是須對申請延期的核電站實施「特別檢查」,即擴大檢查的範圍。

2018年7月3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最新制定的「第5次能源基本計劃」,繼續推進安全前提下的核電重啟。這一計劃還提出繼續推進核燃料循環技術路線的方針。

福島核事故重創了日本核電產業,使其雄心勃勃的「原子能立國」計劃因此蒙上了一層陰影。但就目前日本國內的能源結構、政治形勢、核電外交等而言,放棄核電產業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基於經濟性的考量。棄核後現階段唯一可依賴的只有化石能源,對於能源對外依存度高的日本來說,這在經濟上非常不划算。

其次,繼續發展核能是日本不同主張政黨之間相互博弈的選擇。出於政黨政治、利益集團、監管機制等方面的原因,日本形成了持不同政治主張的擁核聯盟和棄核聯盟,其力量的強弱對比和相互博弈造成了核政策上的反覆。

再次,繼續發展核能是進一步開展核電外交、佔領國際市場的需要。核電曾是日本出口的一個支柱產業,核事故使得日本「核電安全神話」破滅了。為了重拾國際社會的信任,重啟核電成為必然,這樣才能向國際社會證明福島核事故不代表日本的核電技術落後。

最後,繼續發展核能是為了維護日本國家安全。早在2012年6 月日本政府修改《原子能基本法》時,就有德國專家指出,日本核電背後包含著「國家安全鏈」的需要。

相關焦點

  • 日本重啟核電之路帶來哪些啟示?
    福島核事故後,儘管民間反核呼聲不斷,但日本核電仍在逐步重啟。2014年4月11日,日本通過了新的《能源基本計劃》,將核能定義為「重要的基荷能源」。2018年7月3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最新制定的「第五次能源基本計劃」,繼續推進安全前提下的核電重啟。這一計劃還提出繼續推進核燃料循環技術路線的方針。
  • 〖鼓掌頭條〗日本宣布重啟核電 核電重啟漸行漸近
    據中新網11月8日援引日本共同社報導,日前,日本想要重啟東海第二核電站。
  • 日本核電不斷重啟,中國核電路在何方
    日本擬再次重啟兩座核反應堆:11 月 27 日,福井縣知亊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福井縣政府同意重啟關西電力公司大阪核電站的
  • 日本核事故頻發,中國為何還敢大力發展核電?
    我們國家的核電產業取得長足發展,未來大家可以不用為電力短缺和電費高昂所困擾,但是住在核電站周邊的民眾也會擔憂核設施的安全問題,害怕身體健康會受到影響。 對於核電站的安全性,大家實際上不用過多擔憂,因為我國的核電站基本上都是這幾年新建的,採用的都是先進和成熟的第三代核電技術,比日本福島核電站所採用的第二代核電技術要安全得多。
  • 湯博:核電安全的基本問題
    但是我們對航空事故關注特別高,這是人類心理特徵,對一次造成重大災害的事情,雖然從科學角度風險低講但是關注度更高。對於這個問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英國有一個核安全專家法墨,首先倡導用風險概率來管理核安全。他認為,從風險角度,只要發生概率極低,可以允許引起的後果很嚴重。但是考慮到人的心理,對重大災害造成的損害還是應該有所限制,不能讓災害無窮大。
  • 【域外】福島事件滿5年,東京電力意重啟核電~你怎麼看?
    關停核電機組後,火電成為東京電力最重要的電源。東京電力公司將通過與中部電力公司在火電業務上的一攬子合作,力爭在2017、2018年度將兩家公司的現有火電站移交給雙方各出資一半的新公司管理,從而實現合併。這家新成立的公司首先將開展燃料採購和新建火電站等業務,並在此基礎上逐步拓展在燃料運輸等領域的合作,最後計劃把現有火電站全部移交給新公司。
  • 日本福島7.3級地震!發生多次餘震!
    據日本氣象廳消息,當地時間13日23時8分(北京時間13日22時8分)左右,日本福島縣東部近海發生強烈地震,東京震感明顯,未引發海嘯。
  • 【1033】臺核電二廠2號機申請重啟
    新華社臺北2月5日電,公營的臺灣電力公司5日宣布,已向臺「原能會」提出將已停機約600天的核電二廠2號機組重新啟動的申請。  臺電說,核二廠2號機組已完成大修,該機運轉執照於2023年到期,臺電按照正常程序向「原能會」提出大修完成再運轉的申請。臺電強調,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不變,核一、核二、核三各廠也將於運轉執照到期時如期除役。
  • 【The Economist】關閉日本的反應堆比福島核災難更致命嗎?
    此後不久,由於擔心安全問題,日本的所有54座核反應堆都被關閉,這減少了將近500億瓦的發電量。一篇新論文指出,這一決定造成的生命損失可能比一開始的核事故還要多得多。The Fukushima accident led to a surge in imports of coal, gas and oil.
  • 【行業•法國世界核工展】法國:核電是我們的驕傲和經濟支柱
    法國:核電是我們的驕傲和經濟支柱 福島核事故後,無論是針對事故本身的經驗反饋,還是延伸出的對新技術、新政策的探討,世界核能各國「抱團取暖」的趨勢更加明顯,國際交流合作的願望更加強烈。
  • 日本核電出口走進死胡同
    以福島第1核電站事故為導火索,安全對策費用大幅膨脹,日本政府與民營企業攜手推進的核電站出口走進死胡同。在核電站新建項目無望的日本國內,縮小核電業務的動作接連不斷,新一代反應堆的開發也碰到暗礁,給日本支撐核電業務的技術維持亮起了黃燈。    土耳其的核電站新建計劃於2013年基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良好關係啟動。
  • 日本福島發生7.3級地震,上百人受傷,大面積停水停電
    ,日本福島地區13日晚間發生7.1級地震。日本首相菅義偉14日凌晨在首相官邸表示,日本福島東部海域13日晚間發生的地震不會引發海嘯,相關核設施無異常,目前沒有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報告。視頻據海客新聞日本氣象廳官員鐮谷紀子14日凌晨在記者會上說,此次地震或為2011年「3·11」大地震的餘震。近兩三天乃至今後一周可能發生強震,她提醒居民注意安全。
  • 日本福島近海發生7.3級地震 ,多地停電停水,官方:相關核設施無異常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導,目前暫時沒有發生海嘯的危險。另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此次地震震源深度50公裡。2月14日,日本氣象廳將宮城縣和福島縣地震震級從7.1級修改為7.3級,震源深度從約60公裡修改為55公裡。超90萬戶居民停電。截至14日凌晨1時30分,此次地震造成多人受傷。
  • 日本福島發生7.1級地震,多地停水停電,便利店一片狼藉!現場視頻曝光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導,目前暫時沒有發生海嘯的危險。另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此次地震震源深度50公裡。2月14日,日本氣象廳將宮城縣和福島縣地震震級從7.1級修改為7.3級,震源深度從約60公裡修改為55公裡。超90萬戶居民停電。截至14日凌晨1時30分,此次地震造成多人受傷。
  • 【輿情觀察|第5期】日本研究: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檢出超量放射物
    1.距離福島震源最近的女川核電站將重啟2號機組。圍繞日本東北電力公司女川核電站2號機組,宮城縣知事村井嘉浩11日下午以「核電站具有優良的電力穩定供給性,也有助於地區經濟的發展」為由表示同意重啟。重啟所需的當地同意手續已經完成,東北電力力爭在安全對策工程預計完工的2022年以後重啟。女川核電站是距離東日本大地震震源最近的核電站,曾遭遇地震搖晃和海嘯。
  • 日本中國相繼退出,英國的核電工程為何淪為了「燙手山芋」?
    英國前段時間與日本、中國商談了一項核電站項目,我國與日本兩國在考慮中,因為各種原因竟選擇了放棄。如今,英國這項和電站項目正在與法國協商,意要讓法國接盤這個項目,不過法國的技術能否讓英國滿意就不清楚了。英國的「燙手山芋」英國將此次和電站項目命名為Sizewell C項目,打算用200億英鎊投資來建造這一工程。
  • 日本7.3級地震
    日本首相菅義偉14日凌晨在首相官邸表示,日本福島東部海域13日晚間發生的地震不會引發海嘯,相關核設施無異常,目前沒有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報告
  • 國家核電、西屋公司和土耳其發電公司籤署土耳其核電項目合作備忘錄
    2014年11月24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美國西屋公司和土耳其國有發電公司EUAS籤署合作備忘錄,啟動在土耳其開發建設4
  • 法國核電事業,寄托在中國身上?
    法國EDF是EPR背後的推動者,他們希望廣東臺山核電的完工,能成為一個轉折點,以說服投資者,決策者和潛在買家,認為EPR反應堆仍能取得成功。臺山核電是全球四個EPR項目中進展最為迅速的地區,延遲最少。Olkiluoto將於明年投入服務,延遲十年,預算超過近三倍。
  • 法國:核電大國的「點子」
    2014年,法國總電力裝機為129吉瓦,其中核電裝機容量達到63吉瓦(或49%)。核電是法國最主要的電力來源,目前共有58個核反應堆分布於全國各地(參見主圖)。2014年,核電發電量為416.8太瓦時(位列全球第二),佔全國總發電量的77%(位列全球第一)。水電和化石能源發電的裝機容量分別為25.4和24.4吉瓦,其餘還包括風電和光伏等少量可再生能源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