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ome & Wealth Gini,貧富差異界線
基尼係數,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佔的比例,基尼係數介於0-1之間,最大為1最小等於0;是國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基尼係數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基尼係數越小,表示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係數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國際上通常把0.4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大於這一數值容易出現社會動蕩。
除了收入基尼係數,Income Gini之外,還有一種財富基尼係數Wealth Gini。其大概算法與收入基尼係數相同,區別在於收入基尼係數的數據是來自於某地區的家庭收入統計,財富基尼係數的數據是來自於某地區的家庭總資產統計。而表現在基尼係數上則是財富基尼係數往往要顯著比收入基尼係數大。
基尼係數給出了反映居民之間貧富差異程度的數量界線,可以較客觀直觀地反映和監測居民之間的貧富差距,預報、預警和防止居民之間出現貧富兩極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同和普遍採用。
據有關資料顯示,日本是全球基尼係數最低的國家之一,美國基尼係數較大。在薪酬制度設計上注重薪酬保障作用的日本,薪酬收入差距較小;而注重激勵作用的美國,薪酬收入差距往往達數十倍甚至上百倍,雖然表現的結果是美國經濟與社會具有較強的活力和創新力,但社會的割裂和碎片化明顯;而日本社會則較為穩定,即使發生1998年那樣的經濟危機也未產生重大社會問題,但是社會活力和創新力又稍顯不足。
全球基尼係數最高的地方據說曾是非洲的納米比亞。亞洲地區的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基尼係數都超過0.4,但是亦屬合理可控區間。
因為收入差距與其市場經濟發達程度密切相關,就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歷程來看,高基尼係數是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的常見現象,是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自然結果。我國東部、中部、西部的基尼係數亦呈現出東高西低的分布規律。
張聞素 2019/6/15
腹有詩書氣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