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但是畢竟我的路還是要我自己選。可能因為心中一直有著一個躁動的小火苗,而就是它,促使著我選擇了——支教。」
2012年從中央財經大學(CUFE)本科畢業後,丁喆與同屆大部分直接去實習,讀研或者出國的同學不同,他先選擇了支教這條道路。家裡人和身邊的一些朋友都希望他能再考慮一下,認為他畢業了找個好工作實習就很好,何必要再去支教。「但是我還是想再『折騰折騰』,想要多增加一些自己的社會經歷,並且真正體驗基層人民的生活與教育,更重要的是在這段時間裡放空自己,因為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自己以後能幹什麼,正好這個機會就擺在了我的面前。」
新疆阿克蘇(AKSU),其中一個不知名的小縣城中的一所小學就是丁喆去支教的地方,在這所小學裡他主要教授孩子們學習漢語。八個人一間的房子,上下鋪的床上全是被沙漠帶來的風沙蒙上的土;天氣九月就已經開始轉涼卻沒有暖氣,靠著燒煤取暖;甚至要去鎮上洗澡。雖然去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是當真正親臨現場的時候,丁喆老師還是被震驚到了。
「去都去了。」丁喆老師開著玩笑。雖然這麼說著,老師還是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堅持了下來。除了教那些少數民族的孩子們說漢語以外,老師還將自己在北京讀大學,去過哪些地方的經歷,把自己了解的知識講給孩子們聽。「就像我現在在二外開這門課,把自己在留學的經驗分享給你們一樣。」
雖然在說著那裡環境的惡劣,但是當我們談到那裡的孩子們時丁喆老師還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裡的孩子們真的非常淳樸善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在他們準備做課間操的時候,突然一個小男孩向我跑過來,然後從褲兜裡抓出來了一大把大紅棗到我面前『老師,給你吃紅棗』。據我所知這個孩子家境其實並不好,家裡有三個孩子家長也並不支持他出來上學,後來還是在很多個老師的努力下才使他入學。想著一個在這樣家境下的孩子,把他可能是早上臨出門前父母給他的一把非常珍貴的紅棗跟我分著吃,當時我真的很感動。」
「如果說有一個更好的東西擺在你的面前,你也就再也不會想著那個差不多的了。」
在新疆八個多月的支教生活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是卻在他的人生中畫出了非常濃墨重彩的一筆。其實在支教生活的後半段,丁喆就開始了準備申請國外學校,他認為自己目前的知識其實並不足夠,他需要的是繼續的深造。「大概從13年的5月份,我就陸續的開始拿到國外大學的offer,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已經選擇好準備去杜倫大學了,因為覺得可能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已經沒有希望了,沒想到突然有一天倫敦政經就給我下了offer,但是當時我的語言成績並不夠,他們要求雅思7.5四個小分必須要到7,我又開始重新考雅思,到第三次的時候我的分才終於夠了。」
老師坦言,那段時間壓力真的很大其實挺艱難的。當我們問到,為什麼這麼執著的寧願重考雅思也要選擇倫敦政經的時候,老師笑著說:「如果說有一個更好的東西擺在你的面前,你也就再也不會想著那個差不多的了,對吧。」
在考完雅思之後,丁喆老師便決定用一年的時間出去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他去了澳大利亞、泰國、新加坡、斯裡蘭卡、日本、法國等國家,有時是自己一個人有時會有同伴同行,「紐西蘭其實有一個類似於實習的項目,就是去農場幫忙幹活之類的,如果不是因為我知道的時候已經錯過了報名時間,可能我也會選擇去紐西蘭放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