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看完了「青年大院」的敘述,昨天剛看完「鹿人七千」的控訴,他控訴青年大院為了爆款不惜偽造籍貫,甚至寫死了自己的爹,他控訴青年大院惡意舉報讓他失去了爆款文章……青年大院凌晨三點發文回擊:我只吃了一碗涼粉。文中指出許長安「撒謊×9」,並且貼上了調色盤以及一系列曾經的洗稿抄襲等行為……
相比於曾經每次在微博上吃瓜愛站一方去指責另一方,這一次,讀完全文只剩下難過,這一場battle之中,雙方都有10+的觀眾和支持者,在雙方各執一詞的同時,兩方觀眾也在忙著安慰自己的正主,真相到底是怎樣的,我真的想知道。
我不配作為中間人而存在,這一場對立中,每個人都勢必會因為某一方的陳述而確定自己的立場,去擁護一方,去diss另一方,新媒體行業產出文章時面臨的那些抄襲、洗稿、創意撞車等等,無論是大V還是個人小小的自媒體,我們都經歷過,那些在規則之外沒有被約束住的事情,都在等著某一個瞬間或是某一個過程,可以有人修補好這個灰色地帶,讓我們不再是依靠爭論去抉擇,而是在道理之外還有規則。
可是另一方面,我難過的也是同行之間競爭關係的殘酷,還有,新媒體行業中,對「咪蒙」二字的避之不及。
兩個公眾號同時提到過的是「咪蒙」,一個我曾經關注很多年真心實意讀過她每一篇推文的人。從「鹿林閣的青嶼堂」到「鹿人七千」,從「今夜九零後」到「青年大院」,他們的每一個前身和現在我都關注過,他們的很多文章我真心實感的喜歡過,可我從來不知道這兩個公眾號的背後也能和咪蒙扯上任何的關係。(備註:此處提到的「咪蒙」只是指公眾號,不是代指咪蒙本人。)
咪蒙失勢,所有公眾號爭相踩上兩腳,生怕表達不出自己多年來積累的不喜歡,好像忘記了自己也曾經拿著咪蒙的10w+爆款推文研究她的文風、標題、以及各種成為爆款的原因。咪蒙倒下了,於是一群公眾號,還是效仿咪蒙的文風,她的特點,寫著和她沒太大區別的文章,繼而成為了爆款,然後另一邊繼續,以咪蒙為業界之恥。
我從沒覺得從咪蒙處出來的人有什麼錯,無論是最後咪蒙團隊解散時的幼兒園大班畢業了的小盆友,還是在咪蒙實習過曾經會被其他團隊眼紅甚至想要挖走的人,所謂的「咪蒙式推文」也太過以偏概全否定了她曾經好的地方。總有人拿她被「官方」diss過為內心的憑藉,以此來表明自己的立場才是正確的,所有背離的,或是擁護咪蒙的都是錯的。那麼,雙黃連呢?!
我第一篇對咪蒙真心實意感動的文章是寫獨生子女,具體的標題我早已不記得,只記得那一篇的觀點「獨生子女,不敢死,很怕死」。我必須承認,咪蒙在後期產出了許多所謂的「毒文」,極度標榜,也極度強調,可我也很想讓別人知道,她曾經帶給過很多人勇氣,那些受她鼓舞的人也許更多,那些指責她甚至想要踩死她的人,有太多是同行了。
同行,前一刻和你一起哈啤酒擼肉串,下一刻回到家翻出來你的爆款推文模仿你並且踩你兩腳,辱罵你的「毒」,又一邊拼命學習你的「毒」。
「咪蒙已死」,青年大院和鹿人七千的battle到此為止。
我們都輸了,輸在自己,也輸給了別人。新媒體行業,真的成熟了嗎?那些同行,還好嗎?
PS:推送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注意到「鹿人七千」已經被封號,這場battle,應該是青年大院勝出了吧。
我想起很久以前,咪蒙封號之後很久,我都沒有取關,總想著有一天咪蒙,那個有著小嗲音的女人,重新發一條文字,告訴我們,「我反思過了也會改變了,以後的路,我們還一起走,若我行差走錯,你們記得提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