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惹事」的崔永元,這些年,一直沒能在大眾面前展示他作為一個優秀主持人的幽默和才華,而一直忙於「舉報」,在風口浪尖「跳舞」。最近,除了舉報明星偷稅漏稅,還連著舉報了上海公安民警涉嫌違法違紀和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新源裡派出所的不作為。崔永元無疑還將繼續吸引大眾的眼球。
這就是崔永元的性格:你們錯了就是錯了,錯了就必須還當事人和社會一個公道。許多場合,他愛習慣性地揚起自己還算孔武有力的大手指著某個地方,用略顯嘲諷的嗓門大聲說:" 人就要有血性……起碼我還會拍桌子!"
許多人因此欣賞、尊敬崔永元,認為他冒著許多風險,甚至是生命危險去揭露社會上許多醜陋,黑暗的事情,這種行為會讓社會慢慢變得進步。也因此,崔永元製造的每一次事件,網友和評論基本站在他這一邊。
媒體人柴靜也為此發聲,她說,這個世界,有人幾千萬的不納稅,有人幾千塊地納稅,幾千塊的傻啦吧唧捧紅了幾千萬不納稅的,甚至還替幾千萬納稅的當水軍罵揭發幾千萬不納稅的人「有病」!這世界到底怎麼了?到底是誰有病?
網友們儘管在背後熱情地力挺崔永元,但仍然是看客心態,這種看客文化,之前,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早就一語中的:看客不是中國特有的,有事的地方就一定會有人群聚集,但是帶著冷漠的圍觀,恐怕是舍我國而其誰了。」
惹了一大堆事兒的崔永元,看客眼裡的崔永元,今天其實很難過上正常、健康、安全的生活,一般明星出門戴墨鏡予他已很難於保證安全,江湖險惡,稍有不慎,就會遭遇沒頂之災。
作為中國最著名「舉報人」,挑起一場接一場戰爭,崔永元肯定活的很累,或許他的老毛病抑鬱症又復發了,一分一秒都過的寢食難安。他自己也說,他接到過十多次死亡威脅,數次報警。還肯定地說:如果我死了,絕不是自殺的!
他還說:「我在差不多三四十歲之前,我都活得像一個孩子,特別簡單。我的生活就是我和安娜(崔永元養的貓)這樣的感覺,直到遇到了馮小剛,遇到了方舟子,我才變成了今天這樣一個人,一個完全成熟的人,可以面對世界的人。」
顯然,崔永元的意思是,如果不是什么正常的生老病死,有什麼意外,他肯定是被有預謀地被殺害。媒體評論人梁宏達這樣說崔永元;批評是件極困難的事,何況動了一個行業的奶酪。小崔將會面臨什麼,不難想像。
如果有那麼一天,崔永元死於一場意外,會是什麼呢:僱兇殺人;製造交通事故;大轟炸殺人;投毒;美人計,或更最恐怖的變態方式殺死他……如果真有這麼一天,肯定是崔永元愛「舉報」而付出的代價!
退出風光的主持人職業後,2012年,崔永元做起了口述歷史。「這個事,往崇高了說,就是民族的口述史,給後代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往通俗了說,它是我現在活命的依據了!」但後來,走著走著,他慢慢竟不務正業,偏離了這個後半輩子新確定的人生方向,更有興趣盯上了原來和他不會有任何交集的人和事,以致陷入這泥潭裡不能自拔。
平心而論,做這些吃力而不討好的事,崔永元是勇敢的,也盡職盡責。我自愧不如。上小學時,我向老師舉報過班上調皮搗蛋的同學,代價是,某天放學的路上,在接近夜晚的昏暗裡,被幾個同學打得鼻青臉腫。然而,我並沒有長記性,北漂第一年,因為在公交車上指認小偷,同樣遭遇過一次不得不請假上醫院瞧傷的經歷。後來,人群裡,我變得沉默,沉默得安生。
目前看,除了崔永元自己加強了戒備,只有他工作的單位,中國傳媒大學發聲表示要高度關注崔永元人身安全問題。但對此他看上去並不絕望,他說,「現在我身邊好多人,一大堆人都在為我想辦法。」「我焦慮什麼,我以前就是沒一個東西說服自己……當我做到這個風口浪尖上的時候,我站在最高我沒有參照……你可以滅掉一個人,但是你卻滅不掉正義,蒙不住群眾雪亮的眼睛!」
很長一段時間,崔永元清空了他所有的微博,空空蕩蕩地屏幕上只剩下一個斬釘截鐵的「呸」——或許,這就是他愛「舉報」愛折騰的一個註腳吧。
當年,戊戌變法中,譚嗣同始終戰鬥在一線,「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留者,無以酬聖主。」「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新時代,崔永元是不是真正的英雄,歷史自會檢閱,好人一生平安。
--
來源:飄在一線城市
作者: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