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鄰居,
沒有手機信號,
沒有朋友,
經常停水停電,
停水時,甚至去湖裡打水用……
對生活在城市的「80後」來說,這是十分艱苦的生存環境。然而,2013年起,1987年出生的軍嫂劉俊蘭卻主動住進了深山,與丈夫一起過上了停水停電沒信號的生活。
2013年,新婚不久的她毅然辭去自己的會計工作,跟隨海軍某油料倉庫哨所保管員的丈夫趙克克一同來到山中,把家安在了部隊的哨所上。
劉俊蘭主要負責的工作是守哨、巡線、查看監控。1500米的巡哨路線,看似不長,但道路崎嶇,常有落石。6年多下來,夫妻二人風雨無阻地完成「日巡三次、夜巡一次」的工作任務,巡線裡程已達萬裡。
巡線枯燥無聊咋辦?趙克克說,春夏時節,他常會摘些野花,在自己走過的路上留有印記,讓妻子沿路尋來,這是他在大山裡給妻子製造的小浪漫。
有時,趙克克要回部隊參加會議、政治教育和訓練考核,劉俊蘭就自己承擔起看管洞庫、接電話、巡線等工作,從沒出過一次差錯。
丈夫的工作要接管,自己的小家也要管。一到寒冬,山風凜冽,零下20攝氏度的深山裡,丈夫外出的時候,劉俊蘭就一個人敲煤塊、生爐子,照顧著他們的小家和孩子。
由於身處異地,
親友相聚劉俊蘭無法到場;
由於通信不暢,
父母住院都未能及時知曉……
每每提起對父母的思念和愧欠,
劉俊蘭總是哽咽,
淚水抑制不住奪眶而出。
在劉俊蘭看來,在山裡守哨的日子並不全是辛苦,夫妻倆利用閒暇時間在院子裡開墾出了一塊菜地。趙克克說:「媳婦愛吃啥就種啥,她高興我更高興。」於是,地裡冒出了黃瓜、西紅柿、茄子、辣椒、地瓜;電視多出一個頻道,會讓他們愉悅幾日;小家4口唱著歌巡著山,會感到知足;捉蠍子做藥酒,採榛子,捉湖魚,一起滑冰車……這些,都是他們在遠離都市後收集到的點滴快樂。
「媳婦不高興了咋辦?帶她去到有手機信號的山頂,聽聽家人說話,媳婦立馬開心起來。」趙克克說,幾年下來,他練就的特殊本領是能快速找到附近幾裡手機信號最強的區域。
6年多的光景
在劉俊蘭一家的相互依偎中度過。
曾經只有兩個人駐守的哨所
如今已經是4口之家。
問起劉俊蘭是否覺得山裡的生活枯燥乏味,她卻說她是幸運的,因為和其他軍嫂不同,她每天都可以和丈夫在一起,守衛著國家,也溫暖著小家。
(來源:文明秦皇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