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 宣布剿滅「伊斯蘭國」 伊朗底氣何在?

2021-02-15 央視新聞

21日,伊朗總統魯哈尼也通過電視直播發表講話,宣布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已經被消滅。

△伊朗總統魯哈尼

同一天,伊拉克總理阿巴迪表示,伊拉克已在軍事上終結極端組織。阿巴迪同時強調,恐怖組織的威脅並未消失,如何阻止極端組織在城市發動襲擊將是下階段伊拉克安全部門面臨的重大挑戰。

2014年,極端組織控制了伊拉克北部和西部大片領土。經過3年多的戰鬥,伊拉克政府軍已收復大多數被佔領土。本月17日,政府軍成功收復極端組織在伊境內的最後一處據點拉沃鎮,並繼續在安巴爾省西部沙漠地帶展開清剿行動。

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被消滅,為什麼由伊朗領導人來宣布?伊朗的底氣何在?美國、俄羅斯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誰才有資格收割反恐紅利?

由伊朗領導人來宣布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被消滅?奇怪嗎?不奇怪。這一方面是伊朗的軍事力量確實早就介入到這兩國的反恐戰爭,另一方面這本身也是反恐輿論戰的一部分。

宣布消滅極端組織 伊朗何來底氣?

近年,中東處於動蕩同時也是力量重構之中。美國原本希望趁勢敲掉敘利亞和伊朗這兩個眼中釘。但沒想到,伊朗不僅實力未損,反而借伊拉克和敘利亞兩國的反恐危局,把軍事力量深度介入到這兩國的反恐戰爭中,打造出一個由上述三國組成的有模有樣的什葉派板塊,使中東棋局朝著非常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可以說,伊敘兩國的反恐戰爭,伊朗確實有足夠的發言權。魯哈尼宣布伊敘境內的極端組織已經被消滅,底氣就在於伊朗的武裝力量為這兩國反恐實打實地做出了貢獻。

更大的博弈正在開始 各方爭奪反恐紅利

反恐戰爭接近尾聲,但另一場更大的博弈卻剛剛開始,那就是將由誰來收割反恐紅利?

最近不管是在伊拉克還是敘利亞,都出現了這一跡象。在伊拉克,庫德人舉行了獨立公投,招致多方反對,伊拉克政府軍趁機強勢進駐基爾庫克,拿下了庫德人的油庫,也是錢袋子。在敘利亞,俄羅斯和伊朗支持的敘政府軍和美國支持的庫德武裝也抓緊控制重要城市。搶地盤,成了各方要務。在伊朗勢力坐大和俄羅斯深度介入的情況下,無論是從石油戰略資源考慮,還是從遏制伊朗和俄羅斯在中東影響力的角度看,美國也絕不會從伊拉克和敘利亞撤軍。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說,極端組織被消滅之後,這場更大的博弈才真正開始。因此,魯哈尼的講話,實際上也是輿論戰的一部分:沒做出啥貢獻的那些國家,你們也別急著來收割反恐紅利。

未來的中東,大國怎樣角逐?世界反恐局勢走向何方?

中東這盤大棋確實越來越複雜。原本話語權相對大的美國突然發現,這盤大棋自己越發掌控不了局面。俄羅斯總統普京21日在索契與敘利亞總統巴沙爾舉行會談,表示敘利亞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轉入國內和談。同一天,普京還與沙特國王薩勒曼、埃及總統塞西以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分別通電話,討論敘利亞局勢及雙邊合作等問題。而22日,普京又將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伊朗總統魯哈尼在索契舉行敘利亞問題三方會談,主要議題是敘利亞問題最新進展和地區局勢。這一連串組合拳估計讓美國總統川普看得眼花繚亂。

不難看出,未來中東地區的大國博弈只會更加激烈。而反恐戰爭,也同樣會繼續,只不過形式會有很大不同。極端組織有形的陣地被拔除,但並不能據此認為極端組織在伊敘兩國被徹底消滅,因為極端組織有生力量並沒有被完全消滅,大量的極端組織人員正化整為零。無論是伊拉克還是敘利亞,根除極端組織都將是一個長期過程,甚至不排除短期恐怖分子的外溢效應,會使其它地區的反恐壓力反而加大。

文丨央視評論特約撰稿 洪琳

相關焦點

  • 伊朗總統宣布ISIS已經被剿滅!但這場反恐戰爭還遠沒有結束
    作者: 斑比就在本月21號晚上,伊朗總統魯哈尼宣布:恐怖主義極端組織ISIS已經被剿滅了!
  • 沙特宣布組建34國反恐軍事聯盟,不含「宿敵」伊朗
    來源:澎湃新聞據英國路透社15日報導,沙特國家通訊社SPA刊登聲明稱,沙特宣布組建有34個國家參加的伊斯蘭反恐軍事聯盟。「在此提到的國家決定組建由沙特為首的反恐軍事聯盟,聯合行動中心設在利雅得,以協調和支持軍事行動。」聲明中稱,這支多國反恐軍事聯盟旨在徹底消滅恐怖主義,責任保護有伊斯蘭信仰的國家免受任何恐怖組織的荼毒,無論是何組織,屬於何種宗派。
  • 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後取得的成就 | 經濟領域
    農村扶貧可以肯定地說,「農村扶貧」一直是社會領域伊斯蘭革命的重要成就之一。在伊斯蘭革命勝利之前,廣大農村多為貧困地區。巴列維王朝統治時期伊朗的大多數農村都缺乏必要的福利設施,農村人民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
  • 伊朗:已做好最高級別軍事準備
    ,伊朗國防部長哈塔米15日表示,伊朗武裝力量已做好全面準備,應對外部威脅。據伊朗半官方媒體塔斯尼姆通訊社報導,哈塔米當天在德黑蘭的一場退役軍人集會上發表講話說,伊朗國防力量目前處於最高級別的軍事防禦狀態,已做好應對各種威脅的準備。 美國軍方14日說,美國部署在伊拉克和敘利亞負責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部隊正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密切關注來自伊朗的威脅。
  • 【恐怖主義】敘軍事力量對「伊斯蘭國」最後據點發起最終行動
    中國新聞網3月2日電 據外媒報導,敘利亞軍事力量於當地時間1日發動攻勢,在敘利亞東部對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最後據點發動最終一波攻擊行動
  • 伊朗紀念伊斯蘭革命40周年,美伊總統直接懟上了!
    當地時間2月11日,伊朗慶祝伊斯蘭革命勝利40周年集會在該國首都德黑蘭舉行。
  • 「伊斯蘭國」陰魂未散,試圖在中亞建立據點
    獨立國協反恐中心負責人警察上將安德烈·諾維科夫9月25日在「伊塞克湖反恐2018」演習第二階段期間向媒體表示,「伊斯蘭國」試圖在中亞建立據點並激活「休眠基層組織」。「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遭到重創近年,因「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受到重創,「伊斯蘭國」武裝分子開始向其他地區轉移,包括中亞和東南亞,如菲律賓的馬拉威反恐行動,打擊的就是「伊斯蘭國」的東南亞分支。
  • YouTube開放再添一國 這次是伊朗
    上周轟動一時的國際新聞便是伊朗宣布將遵守伊核協議,西方對伊朗的經濟制裁隨之解除,伊朗也將大步邁開對外交流的腳步。對此,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不吝讚美之詞,稱這掀開了伊朗歷史的「黃金篇章」。歐巴馬政府與伊朗當局也達成和解協議,伊朗釋放關押的4名美國公民,其中包括一名伊朗裔的遊戲開發者。
  •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美國VS伊朗「籤證戰」打響了?
  • 三年葉門戰爭, 沙特與胡塞武裝成大輸家, 阿聯和伊朗卻是大贏家
    2015年初,沙特糾集阿聯、卡達、巴林、科威特、約旦、蘇丹、埃及、摩洛哥、葉門哈迪政府遜尼派伊斯蘭國家,組成沙特多國聯軍,部署了100架戰機和15萬士兵,於3月26日凌晨對佔領了葉門半壁江山的什葉派武裝胡塞武裝發動了「果斷風暴」軍事行動,以空襲為開端,打響了葉門的幹預戰爭。
  • 「伊斯蘭國」宣布負責
    伊斯蘭國IS已經宣布對布魯塞爾的恐怖襲擊事件負責。去年末布魯塞爾已收到恐襲的線報去年11月13日星期五,法國巴黎亦發生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造成至少127人死亡,200人受傷,伊斯蘭國ISIS亦承認對事件負責。
  • 薩拉米少將:美國面對「伊斯蘭革命」力量衰退
    伊朗華語臺消息: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提到美國為打擊伊朗遭遇失敗,並表示:憑藉伊朗最高領袖和人民的智慧,美國反伊斯蘭革命力量已經衰退
  • 延伸閱讀|敘利亞自由軍願向俄提供「伊斯蘭國」位置情報
    原標題:敘利亞自由軍願向俄方提供「伊斯蘭國」位置情報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14日電 敘利亞自由軍將軍阿瓦克向
  • 美國宣布將實施赴美免籤證新規定
    1月21日,美國政府宣布,即日起實施赴美免籤證(visa-waiver program,簡稱VWP)新規定,一些以前無需申請籤證便可入境美國旅遊或進行商務活動的人士,將需要申請籤證才可入境美國。據美國國務院和國土安全部周四頒發的聯合聲明,那些適合「免籤證計劃」的國民,如果擁有伊朗、伊拉克、蘇丹和敘利亞等國國籍,將不再有資格獲得自動免籤證進入美國。
  • 華爾街日報:伊斯蘭國在字節跳動旗下TikTok上發布的內容包含斬首視頻
    伊斯蘭國在字節跳動旗下TikTok上發布的內容包含斬首視頻一直在TikTok發布宣傳視頻的伊斯蘭國激進分子,同時也在該網站上發布處決和酷刑視頻。
  • 穆斯林兄弟會:伊斯蘭暴力之源
    它影響了大多數現代遜尼派恐怖組織的建立, 包括蓋達組織、伊斯蘭組織(GI)、哈馬斯(Hamas,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和伊斯蘭國(ISIS)。這些組織,要麼是由現任或前穆兄會成員建立的, 要麼是受到穆兄會成員和宣傳資料的直接啟發、灌輸或招募。與穆兄會向西方的宣傳相反,穆兄會暴力不僅發生在過去,還是一個正在進行的活動。
  • 伊朗教士集團,到底有多少財富呢?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雖然打倒了以皇室為核心的權貴集團,重新進行了整個財富的分配,但是同時也形成了以教士集團為核心的新的權貴階層。
  • 日動漫少女設計IS娘形象 以蜜瓜對抗「伊斯蘭國」
  • 【瑞銀資訊•第36期】2020年,伊朗最悲傷的一年——美國、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仇恨
    1919年,英國盯上了伊朗的石油,企圖迫使其淪為自己的保護國,遭到伊朗民眾反對。1921年,英國暗地裡扶植了實權派禮薩•汗•巴列維,武裝奪取了伊朗政權。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禮薩建立了強大的軍隊,收復了被蘇聯佔領的部分領土和主權,吊銷了英國對伊朗石油公司的租用權,倒向德國、法國。並向西方學習,強行推進改革,對反對派進行了血腥的鎮壓。
  • 波音737客機墜毀176人全數罹難,新航飛機改道避開伊朗領空
    中東地區軍事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新航、馬航等各國航空公司紛紛宣布更改航道,避開伊朗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