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們接觸到的一切實物都需要用雙手去感知,沒有雙手的生活實在難以想像。可是,上猶縣東山鎮元魚村團結組黃名東沒有雙手後,靠兩個「雷錘」同樣活出了精彩人生。
黃名東出生於1946年,父母對在母親的肚子裡只呆了八個月的他呵護有加。一天傍晚,父親點著篾片火察看熟睡的兒子是否被蚊子叮咬,不料,在掀蚊帳時掉下了一粒火星,待聞到孩子的尖叫聲趕來時,被單已經著火,黃名東的一雙手掌已被燒焦。
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代裡,黃名東的父母為了他,醫了個傾家蕩產,幼小的黃名東才撿回一條命,遺憾的是兩隻手掌卻變成了一對「雷錘」。
黃名東逐漸長大,為減輕家庭負擔,左鄰右舍總能看到黃名東手臂上綁著繩子在放牛,家裡凡是背、挑、拖的活兒黃名東都學著幹。
成年後,黃名東學會了犁田、挑糞等農活。他不怕苦不怕累,成為了生產隊裡一名「頂級」勞動力,每當夏收秋種,他不是犁田就是挑谷擔,一幹就是十幾天,常出滿勤,努力掙「工分」。
他為人忠厚,當了二十多年的生產隊「現金保管」,兼管社員們的糧食,沒有私心和貪婪,沒有出過任何差錯。一心為公,全心為民,被人們稱為「紅管家」。
青年時期的黃名東曾經覺得命運對自己不公:為什麼別人都有兩隻健全的手,自己卻沒有。然而黃名東沒有自暴自棄,他認為只有加倍努力,掌握勞動技能,才能立足社會。
為了不成為家裡的累贅,報答父母之恩,黃名東除在工作隊裡上班,還養了豬、牛、雞、鴨,放了一塘魚,白天時間不夠晚上湊,把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黃名東的勤勞和善良獲得了本村姑娘小陳的好感。
蒼天不負有心人,黃名東不僅贏得愛情,結婚生子,還率先在村小組裡建起了小洋房。真是:「雷錘手」也能擁有春天!
93歲的村民賴爺爺告訴筆者:「我是看著黃名東長大的,他每做一件事都要比常人付出更多,那永不放棄的精神令人感動!」
如今,黃名東年已古稀,當了爺爺和外公,本可安享天倫之樂,但他仍勤耕不輟。他不等不靠,自強不息的精神是許多殘疾人努力奮鬥的一個榜樣,折射出殘疾人文明、健康、向上的品質,是對殘疾人也能擁有美好春天的最好詮釋。
相關閱讀:為自己鼓掌
美立方廣告為您提供優質服務 地址:上猶旅遊文化城,縣消防中隊往縣城方向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