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一網癮少年為解除某遊戲的防沉迷程序,結果被騙4600....

2021-02-25 黔江網

14歲少年為了能得到更多時間玩遊戲,輕信網絡陌生人「解除某遊戲的防沉迷程序」的謊言,被騙4600元。報警後,黔江區公安局城東派出所民警仔細研究線索,最終將嫌疑人抓獲歸案,並追回少年父母的經濟損失。

今年6月14日,城東派出所迎來一家三口,市民冉先生夫妻倆「押著」兒子小傑前來報警,「他為了打遊戲,在網上遭騙了4600(元)!」冉先生又氣又急地向民警講述事情經過——

小傑今年14歲,平時喜歡玩某款手機遊戲,由於是未成年人,根據國家法律規定,其遊戲帳號每天登錄的時間受到限制,到時間後會被系統強制下線。

案發前兩天,小傑上網時在一則小視頻的評論中發現一條評論稱「可以破解XX遊戲bug,解除『防沉迷程序』……」,信以為真的小傑便根據評論內容添加對方為QQ好友。為了每天能有更多時間玩遊戲,小傑聽從對方要求用父母的手機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轉帳2000元;第二天小傑發現遊戲帳號並未解除防沉迷程序,聯繫對方詢問時,被拉進一個微信群,隨後按照對方要求在群裡發紅包,一共發送了2600元。之後,該微信群被解散,小傑在QQ上也和對方失去了聯繫,這才驚覺自己被騙,便向父母說明了情況。冉先生夫妻得知後,立即帶著小傑到派出所報警求助。

接警後,辦案民警鄭琨、李傑及時取證固證,將相關信息錄入反詐系統,迅速開展偵查工作。通過1個多月的線索摸排,最終確定嫌疑人活躍於海南省臨高縣某地。在黔江區公安局反詐中心的支持下,7月21日,辦案民警成功鎖定該嫌疑人身份及活動地。7月23日,辦案民警趕赴海南省臨高縣,在當地警方支持下,成功抓獲嫌疑人符某強。

到案後,符某強對其詐騙小傑4600元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其交代稱「解除防沉迷程序」是專門針對未成年而想出來的詐騙手段,因為他們喜歡玩遊戲而且自律性不高,容易被這個說法誘惑。

在警方督促下,符某強退還全部贓款4600元給小傑父母。目前,符某強已被依法取保候審,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民警微言警語——

未成年人心性不夠成熟,容易受到欺騙和誘惑,家長要多留意,一方面要時常對孩子進行警示教育,加強其防範意識;另一方面要管理好手機密碼、支付密碼等重要數據,謹防孩子「胡亂」花錢。

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可立即撥打110,或前往轄區派出所、反詐中心進行報案。黔江反詐中心電話:023-79332055。

相關焦點

  • 一初中生玩手遊被騙4600元,溫州民警驅車1000公裡抓騙子!
    7月8日,家住泰順縣羅陽鎮的黃先生,帶著自己上初中的兒子小黃,來到泰順縣公安局報案,稱小黃在玩手機遊戲時被騙4600元。經了解,小黃在玩手機遊戲過程中,結交了一名網友,對方稱可以免費贈送遊戲皮膚。小黃自上學以來就十分沉迷這款手機遊戲,卻因這個遊戲角色的皮膚價格昂貴,一直沒能力購買。所以在聽到可以免費獲得該遊戲角色皮膚時,小黃心動了,添加了對方的微信。
  • 柘城家長,千萬別讓孩子玩手機遊戲了!已有人損失嚴重!
    1月20日,葛某在家中用手機觀看直播視頻時,看到聊天室內有人發布解綁遊戲防沉迷系統廣告,遂加對方為QQ好友。對方向葛某索要了本人以及親屬的微信帳號、登陸密碼、支付密碼等信息,並從其親屬微信帳號中轉走5510元。
  • 遊戲防沉迷名存實亡?網友吐槽:王者榮耀帶了個壞頭!
    前幾年「遊戲防沉迷」鬧得沸沸揚揚,為了規範未成年人上網,抑制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基本上所有網遊都納入了「防沉迷系統」,利用實名認證的方式來達成這一目的,那麼現如今「遊戲防沉迷」效果如何呢?答案卻並不容樂觀,就在今日「遊戲防沉迷名存實亡」上了微博熱搜,原因則是因為不少網友吐槽,即便是加裝了「實名認證」和「人臉識別」,依舊有無數未成年人長時間出現再各大網遊之中。
  • 買遊戲帳號被騙,賣遊戲帳號也被騙?一學生被騙上萬元
    1、玉泉辦事處亞橋村張某網上刷單被騙36000元;2、北海小區連某賣遊戲裝備被騙13500元。
  • 賣遊戲帳號一分錢沒賺,倆學生被騙上萬元!
    5月30日,家住營海轄區的小範(女,17歲)在家中玩某網路遊戲時,收到遊戲內一條私信詢問其帳號有無出售的意向,並想以600元的價格收購小範的遊戲帳號。小範覺得價格合理就同意了對方的要求,隨後添加了對方預留的QQ號。聊天中對方要求小範在某帳號交易平臺進行交易,小範在此平臺註冊帳號後發布了自己要交易的遊戲帳號的消息,後小範看到自己的遊戲帳號顯示已經被購買,帳戶餘額為600元。
  • 剛安裝好的電纜線竟不翼而飛,黔江公安快速破案,48小時人贓俱獲
    11月16日,黔江區公安局刑偵支隊接到某施工企業報警:位於正陽街道一在建工地樓房內,剛剛鋪設安裝好的電纜線在一夜之間不翼而飛。被盜的電纜線共計80多圈,市場價值近3萬元。接警後,刑偵支隊二大隊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展開勘查,核實警情屬實後隨即立案偵查。
  • 熱點資訊|江西少年用菜刀自切陰莖,疑因玩網絡自殘遊戲
    江西16歲少年徐某在家用刀切斷了自己的陰莖,7月3日凌晨被送到醫院,如今已經手術了近8小時,仍舊沒有完成。  原標題:江西少年用菜刀自切陰莖疑因玩網絡自殘遊戲  7月3日,江西南昌曙光手足外科醫院接到了一個特殊病例,一個16歲少年,在家用刀切斷了自己的陰莖。據曙光醫院醫生介紹,少年徐某是在7月3日凌晨被送到醫院,如今已經手術了近8小時,而手術目前仍舊沒有完成,「據他父母說,這孩子應該是玩了某網路遊戲。」
  • 賣遊戲帳號竟被騙7000元?三明已有人中招!
    近期,我市發生9起虛假交易(買賣遊戲帳號或裝備)被詐騙案件:2月11日泰寧居民楊某被騙1起;梅列居民黃某被騙1起2月13日大田居民廖某被騙1起;明溪居民吳某被騙1起2月16日三元居民王某被騙1起;尤溪居民林某被騙1起;沙縣居民林某被騙1起
  • 蠡縣一人進微信群玩「北京賽車」賭博遊戲,結果被騙400餘萬元!
    如今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微信有時你會遇到陌生人以能搶紅包、玩遊戲能賺錢為誘餌拉你進入某個微信群
  • 為追回被騙的200元,小夥一通操作又被騙2萬5!更絕的是……
    9月底,他在玩遊戲時,被遊戲裡的「朋友」騙了200元錢的「遊戲裝備」。咽不下這口氣的李某某想到上網搜索解決辦法,這一搜還真讓他搜到了。李某某在網上看到了一個自稱網警的人留的QQ號,加了對方QQ後,李某某將自己的遭遇跟對方詳細說了。
  • 南昌14歲少年沉迷遊戲不吃飯,爺爺憤怒奪下手機,反被殘忍殺害
    老人奪下男孩手中的手機並大聲辱罵起來,14歲的少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發瘋了一樣,不顧老人苦苦哀求,將其殺害。1月15日,江西南昌發生了一起「匪夷所思」的惡性事件。為什麼說匪夷所思呢?因為行兇少年正是被殺害老人的親孫子!俗話說,隔輩更親,但,為什麼這爺孫倆卻發生了矛盾呢?
  • 玩遊戲也能被騙?看看騙子的套路
    網上交易遊戲帳號、道具等是相當平常的事情,不法分子利用這個漏洞,引誘買家、賣家到釣魚網站上交易實施詐騙。
  • 編寫販賣遊戲外掛程序獲利28萬餘元 5人獲刑
    被告人何某與被告人王某在網上通過QQ認識,2019年2月以來,雙方商議決定由王某編寫「和平精英」遊戲外掛程序並負責程序更新,何某負責在網上出售,獲利後兩人分成。王某非法獲取「和平精英」遊戲客戶端內存數據,對內存數據進行修改,編寫成外掛程序「毒蛇」後發給何某,何某通過網絡平臺生成卡密後出售給羅某等人。截止到兩人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時,何某、王某違法所得數額分別為73281.9元、41831.1元。
  • 為追回被騙的兩百元,百度找「網警」又被騙兩萬多元
    今年剛滿18歲的李某某,現住江蘇崑山,9月19日下午,他在玩遊戲的時候,被遊戲裡的「朋友」騙了200元錢的「遊戲裝備」,李某某告訴自己的好友,好友說被騙金額太少,報警是不會受理的,咽不下這口氣的李某某想到上網搜索解決辦法,這一搜還真讓他搜到了
  • 為買遊戲皮膚,11歲女孩被騙兩萬多
    近日,杭州11歲小女孩在玩手機遊戲時
  • 刷短視頻被騙了錢!@海南人,這幾種情況一定要注意→
    案例海口的張某在某直播間購買商品後,詐騙分子冒充網店客服,私信稱購物車出現異常,需要重新「人工」下單。張某信以為真,添加對方微信後,按照提示退掉在直播間下單的商品,在微信上重新下單並掃描對方提供的二維碼,重新支付貨款。三天後,未收到貨的張某聯繫客服才知道被騙。
  • 「外掛」高手獲刑:編寫遊戲《炫舞時代》外掛程序並對外銷售
    《炫舞時代》外掛程序並對外銷售【本案要旨】行為人編寫網路遊戲外掛程序的行為系對計算機軟體的增加、修改,該行為屬於未經許可的複製行為,銷售編寫的外掛程序的,屬於未經許可的複製、發行行為,實施這類行為的,可構成侵犯著作權罪。
  • 濟源一小學生用父母手機買遊戲「皮膚」被騙上萬元
    昨日警情1、思禮張村王某兒子網上免費抽獎遊戲皮膚被騙。
  • 18名被救助人員滯留黔江救助站 請幫助他們回家
    黔江救助03沒有任何信息。2011年2月我站救助入院。黔江救助05啞巴2012年3月我站救助入院黔江救助09一直不說話。2014年3月我站救助入院。打造黔江新名片  展現黔江新風貌新聞 爆料 求職 招聘 美食 買賣 家居 婚嫁微信爆料:17052975簡訊爆料:13248980845本網法律顧問:重慶迪遠律師事務所添加小編微信(ixiangmeng)進入黔江網微信爆料群
  • 為追回被騙的兩百元,百度找「網警」又被騙兩萬多元
    今年剛滿18歲的李某某,現住江蘇崑山,9月19日下午,他在玩遊戲的時候,被遊戲裡的「朋友」騙了200元錢的「遊戲裝備」,李某某告訴自己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