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短視頻被騙了錢!@海南人,這幾種情況一定要注意→

2021-02-22 海南日報

騙術特點

短視頻裡主播以貸款公司、金融機構名義誘導用戶下載App,再手把手教用戶貸款。

案例

三亞市民王某在某短視頻看到,主播稱可以幫忙申請小額貸款,便按主播留的聯繫方式取得聯繫,在主播手把手的教導下了解詳情後,王某與主播約定了貸款時間、定金、利息等事項。在王某支付貸款定金、利息6000元至指定帳戶後,騙子便將其拉黑。

騙術特點

用戶通過某短視頻App購買商品後,詐騙分子冒充客服、商家,以退貨、重新下單等形式騙取錢財。

案例

海口的張某在某直播間購買商品後,詐騙分子冒充網店客服,私信稱購物車出現異常,需要重新「人工」下單。張某信以為真,添加對方微信後,按照提示退掉在直播間下單的商品,在微信上重新下單並掃描對方提供的二維碼,重新支付貨款。三天後,未收到貨的張某聯繫客服才知道被騙。

騙術特點

詐騙分子在直播間將觀眾引導至其他平臺購物,利用包裝成多種多樣物美價廉的商品,或者遊戲領域的代打代練、破解防沉迷等服務騙取受害人掃碼支付。

案例

劉某在某短視頻App中刷到售賣水果的短視頻,價格遠低於市場價。為購買低價水果,劉某添加對方微信號,並點擊對方發來連結,打開某商城選購水果。劉某付款189元後,發現對方遲遲不發貨,便返回某短視頻欲找對方討說法,卻發現對方將帳號設為隱私,無法關注,也無法留言,此時的劉某才發現被騙。

騙術特點

誘導用戶參與網絡刷單、兼職、網絡創業、微商創業、紅包返利等活動,或以大額返現引誘充值。

案例

中學生曾某在一個微信群裡看見群主發了一個充值返利活動的廣告,便加群主微信為好友。對方稱現某公司有活動,發49、99、300、500元紅包分別可收到80、200、1000、1500元。曾某便在群裡發了49和99兩個紅包,立即收到80元和200元紅包。接著曾某繼續發99元紅包,對方誘騙曾某又多次在微信群裡發紅包,但始終沒有返還紅包,曾某共計損失4868元。

騙術特點

通過聊天發展感情取得信任,然後將受害者引導至博彩、虛假理財等平臺進行充值,隨後實施詐騙。

案例

在海口某酒吧上班的小劉在某交友站上認識了一名王姓男網友,逐漸發展成網絡戀人。某日,王某給小劉發了一個名為「陽光寶」的App,稱可以在裡面投資輕鬆賺錢。在王某蠱惑下,小劉安裝該App並充值520元開通會員。接下來幾天,小劉按照對方發來的內幕消息賺了888元。隨後,王某又鼓動小劉參加充值活動,充5888元贈送388元。小劉便往帳戶充值了5888元,也獲得贈送的388元。幾天後,小劉想提一部分現金出來時發現帳戶被凍結。詢問客服稱需要充值餘額的一倍資金才能提現,小劉感覺到不對勁便聯繫王某,發現已被拉黑。

騙術特點

詐騙分子使用虛假信息創建帳號,冒充名人發布信息,迷惑網友。此類仿冒帳號在騙取用戶關注後通過虛假電商、索要打賞等方式實施詐騙,或引導到外部其他平臺騙取錢財。

案例

小陳在某App裡刷到馬雲演講視頻,點擊頭像後看到其發布的視頻都是馬雲的演講,於是就關注這個名為「馬雲大哥」的帳號。某天,「馬雲大哥」突然私信小陳,稱小陳被選為幸運粉絲,可參加某公益基金項目,收益一半做公益,一半做獎勵,並發給小陳相關資料以證明真實性。小陳按照對方提示添加對方微信號並與客服對接。之後,小陳按客服要求分批次轉帳到指定銀行帳戶。就在小陳等待收益時發現「馬雲大哥」帳號已註銷,微信號也被刪除,才意識到被騙。

相關焦點

  • 注意!網購口罩被騙的錢,可以這樣要回來!
    市民朋友如果怕被騙或者真的被騙了怎麼辦?具備能為微信用戶提供檢驗聊天對象真實身份的「實名+實人」認證能力。交易前可通過公安機關「網證CTID」微信小程序向對方發起認證。賣家驗證之後,您將會收到驗證結果反饋,其中,包括賣家的自拍照片、註冊姓名、真實手機號碼、是否是本人操作等信息均一目了然。
  • 好多人已經被騙!分期前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
    網友  Emotion: 上次我差點被坑,因為看出他們的伎倆我和同學大鬧要報警,才把我的錢給退了,然而我舅舅老人家不懂手機就被騙了,拿一部愛派爾的雜牌手機當港版iPhone6賣3700給我舅舅,結果我和我爸去大鬧一場才勉強換回一支華為榮耀最多值1500,要不是大過年相關部門放假肯定報警 網友
  • 淘寶刷單陷阱多,分分鐘被騙幾萬塊
    朱女士收到淘寶刷單的信息,一看刷單還能掙錢,朱女士便心動了,哪知道這背後的騙局大到離譜。
  • 一家3口吃木薯中毒,其中1人不幸身亡!海南人,食用木薯一定要注意…
    疾控專家提醒,新鮮木薯毒性大,生吃150克即可致死,吃木薯一定要正確掌握去毒方法。據了解,橫縣某村民採集木薯煮給家人吃,因加工不當,最後導致3人中毒發病,其中1名兒童不幸身亡。海南手機靚號出售 回收-19989807777
  • 江蘇16歲中學生借十萬元投資比特幣被騙,騙子可恨,教育也要反思
    打著概念科技的幌子,看似新鮮,實際上還是老套路,但,在這件事中,有兩點值得我們去深扒反思。一是16歲的年齡。這個年齡比較單純,容易被誘騙,但,按照現在的學校、家庭教育來說,應該也有一定的謹慎、理性思維才對。
  • 中衛市一男子刷抖音點讚賺佣金,先掙10塊錢後被騙了四萬多,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如今最火的短視頻APP非「抖音」莫屬了,日刷抖音千百條,成了很多人平時的習慣,不少騙子也從中發現了商機...    2020年7月29日,中寧縣的金某某報警稱
  • 聽聽「網絡刷單」靈山詐騙受害者李女士的親述……
    李女士:2020年8月22日(星期六),我發現自己被人拉到一個兼職網絡刷單的QQ群。群裡有廣告說,通過刷單可獲返利,刷單金額越多,返利越多。刷完單後,我要求對方返還本金和佣金,對方卻要求我刷夠6次3999元的單,我當時沒錢了,就要求他們退款,他們說我沒刷夠6次不能退款,我這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 南寧一女子網絡刷單被騙幾十萬
    網絡刷單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騙局,一些人為了蠅頭小利而深陷其中,到頭來都是錢財一場空。
  • 未成年人給視頻主播刷禮物花費53046元,請各位家長看好家中「神獸」!
    「警察同志,您一定要幫幫我,這是我一大家子的活命錢啊,嗚嗚嗚.」3月13日,寧某到井岡山市公安局大隴派出所報案,哭訴其銀行卡內的5萬餘元錢不見了
  • 盤點近期安吉發生的幾個真實案例,一定要留個心眼!
    今天小布在這為大家整理了幾個常見的通訊網絡詐騙案例,提醒大家在遇到類似手法時做到「三不一快」 :不輕信、不透露、不轉帳,快報案。  5月25日,朱某在玩微信時,微信裡有個好友發來信息跟他說:「自己微信錢包裡面沒有錢,現在要用微信支付,想用支付寶裡的錢跟他交換,然後出一點手續費給他。」朱某信以為真,通過微信給對方轉了四千元,然後對方將其拉黑,被騙4000元。警方提示:小夥伴們記住,以後碰到此類情況千萬不要輕易相信,不要貪圖那點蠅頭小利。如果是自己不熟悉的微信好友,那就不要去理睬。
  • 湖口又有這麼多人被騙幾十萬,一定要警惕!
    今年的「雙11」購物節進行得如火如荼而比顧客更激動的,除了商家還有騙子據反詐中心往年的數據統計往年「雙11」前後是購物退款詐騙、刷單詐騙信用提額等類型的詐騙案件高發期      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高發且普遍存在追贓控贓難的困境,導致案發後群眾被騙錢財難以追回。
  • 七旬老人被短視頻矇騙,背著家人來京尋找男藝人「創業」
    據記者了解,一年來,首都機場警方已救助多名這樣的中老年人,她們均因受到短視頻的蠱惑,背著家人來京或追星、或創業。機場警方再次提醒,中老年人對網際網路認知程度不高,子女應當多多關注、多多陪伴老人。近日,在首都機場二號航站樓停車樓入口處,巡邏民警接到一名年近七旬老人的求助,稱某知名男藝人在北京建立公司,邀請她來京和他共同「創業」,請求民警帶她去見那名藝人。
  • 交警:這幾種情況罰款+扣分!
    但如果你遇到下面幾種情況還是變道,那就等著吃罰單吧。現在很多新手司機,甚至是老司機,在道路上開車行駛,變道不是一條一條依次變道,而是直接在最左側車道變道到最右側車道。做出這些頻繁變道駕駛行為的人,無非就是沒看路牌指示要錯過出口了,或者就是開快車頻繁超車,逞一時之快。
  • 華人注意!已有數人被騙損失慘重,澳洲電話詐騙再升級!碰到這類情況,千萬要要當!
    新州警察局同時建議家長,要督促小孩,別亂接陌生叔叔阿姨的國際電話哦!如果錢被騙了,大家可以打電話給你們所屬的電信公司一起探討你的情況,如果電信公司不負責您的要求,也可以致電澳洲電信行業申訴服務你的專員,以確保自己的利益不受嚴重的損失!
  • 春節老同學聚會的十大禁忌,仙桃人一定要注意!
    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問候、拉拉家常可本是一件愜意的事如果稍不注意也很容易鬧出尷尬和不愉快所以,老同學聚會這十大禁忌一定要注意!!老劉,為啥子要跟老公離婚吶?老趙,你兒子都40歲了,咋個還不結婚吶?結婚離婚是別人的自由,人家錢多錢少跟你沒關係。
  • 購買家禽的當心了,桂林已經有人被騙!
    在桂林人的餐桌上,雞鴨鵝等家禽是必不可少的菜,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大家想實惠購買到家禽的心理,網上發布出售家禽虛假信息,導致多人中招被騙
  • 「打字員日賺100-300」「刷單月入過萬」這些是真的嗎?
    知道這是個騙局後,我馬上把這個教訓說給同學聽,讓他們也傳給其他人,告訴同學們不要上當。但很不幸,還是有人被這些無良騙子騙了錢,這些人裡面大多是學生。就在前不久,我朋友的同學就因為刷單被騙了一萬多塊。我們學校裡每個月會發布校園被騙案例,每個月總有一個案例跟「刷單」有關。可見被騙的人還是不少的。
  • 民警刷短視頻發現通緝犯:逃亡13年,自拍視頻暴露行蹤
    11月18日,銅仁市公安局碧江分局刑偵大隊一名偵查員無意間在一條短視頻中,發現該視頻的博主與一名在逃人員高度相似。
  • 錢沒借到反被騙走6萬!
    張先生稱他在網上貸款,結果被騙6萬多元,民警立即至現場了解情況。經詢問,原來前兩天,有人自稱借貸平臺「業務員」,主動添加張先生為好友,詢問他是否需要辦理貸款。臨近年關,張先生正好急需使用一筆錢,就按照對方要求下載了一個借貸APP並註冊帳號。「業務員」告訴張先生,除了辦理普通貸款,還可以選擇成為VIP客戶辦理專門貸款,要繳納1680元會員費,然後完善個人資料。
  • 滿城區一10歲女娃被騙10多萬!家長們注意點吧...
    滿城人就差你沒關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