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超前消費、分期付款越來越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無論是買手機,買服裝,化妝品,都可選擇分期付款,分期付款的花樣也多了起來。
但隨著分期付款的日益廣泛,隨之而來的騙人套路也迅速泛濫。
近日電視臺曝光東莞一家手機店的營銷陷阱,讓消費者不知不覺就掉進了高息貸款的陷阱……
在看完這個視頻後,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說都曾有過這樣的受騙經歷。
網友 遺失的快樂: 我也被騙過,本來朵唯就一千多而已,媽的在清溪店那裡買就兩千六百多。買回來不到一個月就卡了。跟幾百塊錢差不多一樣的手感,拿到店裡,不給退款,還不換貨,說要拿回廠家修,要自己出郵費,真虧啊,真是垃圾啊,想想就來氣。
網友 趙小帥﹌: 我買的VIVO X9剛上市幾天買的,在清溪鎮上,如上面圖片發的那家商店,本來買手機,最後卻成了分期付款蘋果6,只因投訴無門,只能罷休,如今買手機卻負債2999_真是想想都氣人。
網友 Emotion: 上次我差點被坑,因為看出他們的伎倆我和同學大鬧要報警,才把我的錢給退了,然而我舅舅老人家不懂手機就被騙了,拿一部愛派爾的雜牌手機當港版iPhone6賣3700給我舅舅,結果我和我爸去大鬧一場才勉強換回一支華為榮耀最多值1500,要不是大過年相關部門放假肯定報警
網友 紫竹~陌: 我去年年底也是遇到過,當時我是在華為專賣店買的,付了款以後就找理由帶我到旁邊的一個手機店,要我辦理衝話費送話費的活動,說了一大堆,浪費了我一下午的時間,後面我急著要回去了,就想著快點弄好走人,後面我看要填表,那麼多信息不想填,我又拒絕了,他們說沒關係的就隨便填一些,那時我還是拒絕的,但是她不給手機給我,說一定要辦這手機才可以用,當時我是腦殼進水了,才信了她的鬼話,勉強填了些信息,然後就稀裡糊塗的,被騙著辦理貸款。後面我仔細看了手機簡訊才發現怎麼變成貸款了。爭執了好久,沒辦法含著淚離開了。
一般分期付款只需額外付利息或手續費,但有些商家還會附加所謂的保險費、管理費、擔保費等霸王規定。而且通常會催促你草草籤訂合同,不會詳細的說明。
按照國家對高利貸的標準,凡是利息比銀行同期高出4倍以上的就屬於高利貸。也就是說分期貸款利率本身不能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而且必須事先告訴消費者利率是多少、服務費是多少,否則消費者就無法和銀行作比較。
提醒:在籤訂合同前一定要問清楚利率、手續費是多少,有無保險費、管理費、擔保費等額外費用。如果利率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則屬於高利貸,高利貸的合同當然不要籤啊!
某消費者分期付款購機後,拿出合同明細一算,發現貸款本金1799元,每月還206元,15期還款共計3090元,再加200元首付,總金額高達3290元,竟然多出原價60%以上!這樣的案例並不少,一般都是由於沒有仔細看合同就草率籤訂造成的。
提醒:合同需要仔細看,不能貪一時之快!雖然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在希望快點得到手機的心理以及被催促的情況下很容易就倉促籤約了。往往只知道每個月該付多少錢,卻很少算算總額,這不成冤大頭了嗎?
既然是合同,那雙方籤訂之後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很多人會忽略這一點。教授身邊就有朋友親身經歷,覺得晚幾天還款沒關係每個月都晚幾天,結果有一天收到了被起訴的通知,共逾期十幾天賠了800多違約金。
最坑爹的是在合同上只會寫每月幾號必須還款,但是什麼情況下屬於違約,違約需要扣多少違約金一般都不會在合同寫明。
提醒:籤合同前問清楚,什麼情況屬於違約、違約金是多少,最好是要求有書面說明並籤字蓋章。籤訂合同後注意每月的還款日期,確保卡裡有足夠的金額可以扣除,以免逾期產生違約金,如果是使用信用卡的話還會影響你的信用度。
商家藉機推銷山寨機,消費者可能買到價高但質量次的假冒偽劣商品因消費關係複雜,消費者稍微不注意合同,可能影響「三包」的售後服務,增加維權難度等風險。
提醒:在實體店購買可以要求驗機,「驗明真身」。不管是實體店還是網絡上購買都應該選擇正規渠道。而且一定要仔細看合同!仔細看說明!
小編在這裡還要提醒大家,一旦發現上當受騙,立即撥打投訴電話:12315
END
(來源:濟南時報綜合新浪微博、教授手機網等)
(編輯:趙珊珊)
您點一個小編工資漲五毛!
五毛啊!親人,點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