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何時卸任再度引發討論,他這麼說……

2021-02-25 新加坡眼

李顯龍總理昨天上午(11月8日)透過直播,以人民行動黨秘書長的身份,在兩年一度的幹部大會上,與全國各支部基層黨員交流,強調新加坡前進的政治重任。

(圖源:The Purple Parade 臉書)

李顯龍出生於1952年2月10日,為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長子。

李顯龍今年68歲,再過15個月就將70歲。

他先前表示,希望70歲前能卸下總理職務,交棒給第四代領導團隊。

李顯龍昨天在人民行動黨幹部大會上表示,換接班人,是他的優先考量,只不過,必須先領隊衝破疫情迷霧。李顯龍認為,冠病疫情已經不只是公共衛生的議題,更是政治難題,因為它影響的是新加坡的經濟與前景;這直接影響新加坡人的生計、就業、政治觀感。交棒給第四代領導班子,還需緩一緩。而新加坡政府當務之急,除了避免病毒的傳播,就是讓經濟重回正軌。李顯龍表示,新加坡不應該臨陣換帥,而自己有義務帶領國家走出疫情危機和經濟難關,把完好的新加坡交給下一個領導團隊。

避免第二波疫情捲土重來;方法是研發快速檢測試劑盒、擴大「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與「訪客登記系統」(SafeEntry)計劃

關注疫情後的低收入群體,解決社會不平等現象;方法是漸進式薪金模式,和就業入息補助(Workfare)等措施。

減緩外籍人士對本地人造成的競爭壓力;方法是幫助國人提升能力應對外來競爭,但不選擇閉門造車的方案,必定要開門做生意。

人民行動黨1954年成立,至今已66年。同時,今年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改選也公布了第36屆委員名單。

中央執行委員會(Central Executive Committee )是人民行動黨內最高的決策群。

根據人民行動黨的章程,中委會最多可以有18名成員,12位正,6位增補成員。今年有7人為增補成員。

李總理匯整2020年大選浮出的幾項議題。李總理呼籲人民行動黨黨員需風雨同舟、共同突破。而第一要素是:請黨幹部和黨員支持他和他的團隊。李總理也針對今年大選61%稍低的得票率,提出改善的思考方向。

首先,如何改善人民行動黨的組織架構效率

第二、如何強化人民行動黨各支部在未來選舉中的戰鬥力

第三、哪些選民須得到更多關注

第四、如何更準確地將信息傳達給不同群體

冠狀疫情嚴峻,政府透過五個預算案支援人民,可是,仍有不少人丟失工作、收入削減,企業也因諸多限制而面臨經營窘境。李總理認為,正是因為這些因素,導致行動黨流失選票。李總理表示,若將社會導向分裂性,就容易讓人忽略急功近利的危險性與短暫性。這種政治局勢無法讓國家朝更遠瞻的方向,平穩地前進。李總理強調,我們應當通過每一屆選舉,不斷改善,不斷進步;將一個更好、更具包容性、更具接納性的新加坡交接給下一代!

欲了解更多新聞,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Read more

相關焦點

  • 新加坡人最欣賞的男人,居然不是李顯龍?
    |關注「新加坡眼」,輸入「9」獲得生活黃頁信息|本周二(7月23日)英國調查公司YouGov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連續第二年被評選為新加坡地區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寫了一封情書……
    (圖源:李顯龍總理FB)細心的人可能還注意到在FB文末他還#BraveheartSG其實給醫護人員寫情書實現在新加坡網絡上而他FB主頁上面的封面圖放的是他探訪新加坡醫院的照片可以說是用盡全力為醫護人員打call了
  • 李顯龍:絕不落下任何人!
    昨晚,李顯龍總理又透過電視和網絡平臺發表全國講話。這場講話,也是李總理「保障新加坡未來」演講系列的首場領導人講話,接下來將還會有有五名內閣成員輪流上陣,向全國發表演講。在講話中,李顯龍總理總結了自疫情發生活新加坡遇到的困難。但面對這些困難 ,政府絕不會坐視不理,會全力幫助民眾渡過難關!
  • 李顯龍:新加坡怎麼看華為和中美爭端
    李顯龍的這段講話就是個不錯的例子。大家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去網上搜一下李顯龍在不同場合的講話。新加坡目前身處在兩個巨大變局中。一個是美中關係,或者說美中關係惡化;另外一個就是目前的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問題。新加坡是一個非常開放的自由貿易經濟體,非常依靠自由貿易。我們可以從美國和中國開始聊嗎?
  • 李顯龍總理:新加坡「疫苗護照」要來了!
    李顯龍總理在昨日(2月23日)的「世界復甦計劃」推介儀式上表示說這是恢復國際旅遊的必要步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呼籲進行國際合作,以確保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所有國家都能夠使用經過驗證的Covid-19疫苗。
  • 一些國家出現"排華"現象,李顯龍發聲
    對此,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月1日表示遺憾,稱「這是錯誤的心態」。他強調,這是個公共衛生事件,不是國家和種族之間的問題。公眾不應抵制中國人,各國得和中國齊心協力,才能共同克服挑戰。李顯龍還特別稱讚道,「中國正在盡全力、傾全力地控制疫情的擴散,包括取消所有出境的旅遊團,也安排專機把那些在海外的湖北人接回國。所以中國做的是負責任的事情。」
  • 一顆建德草莓引發的討論……
    第一小組會議室內,與會的代表們圍繞一顆小小的草莓,展開一場「大討論」。  引發討論的是全國人大代表、建德市楊村橋草莓觀光休閒種植園總經理吳東良。  「去年,有媒體報導說,草莓中檢測出乙草胺成分,可把我們坑了。去年這光景,草莓都沒人問津,我們一畝地虧了5000元以上。你說冤不冤?」吳東良代表提的是一份關於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建議,一開口他就訴起苦來。
  • 李顯龍夫人新帖子,笑炸了!坐等蛙聲一片!
    原創作品,歡迎擴散未經授權,不得剽竊、不得跨平臺轉載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夫人何晶,我們都知道,她可遠非僅僅一個新加坡總理夫人這麼簡單,她執掌的新加坡淡馬錫控股,被認為「可以主宰新加坡的經濟命脈」。她還曾登上《福布斯》雜誌2018年發布的全球最具權勢女性100強,位列世界第17,亞洲第一。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女強人!
  • 李顯龍總理發表新春獻詞;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今天早餐發表了新春獻詞,李總理指出今年農曆新年我們必須減少拜訪的人數和次數。在付出巨大努力後,新加坡的疫情現在已穩定下來。不過我們應該引以為戒,慎防類似的情況在我國發生。金牛年為我們帶來新希望:冠病疫苗已經問世。在輪到您的時候,請接種冠病疫苗,以保護自己和親人。
  • 川普痛恨背叛,卸任後找到最大嗜好
    所有的美國總統在卸任後,幾乎都培養了各式各樣的嗜好。而美國前總統川普卸任後,初步找到了與眾不同的嗜好,那就是復仇。他打算要展開全國演說,針對那些支持彈劾他的共和黨人展開絕地復仇,讓民眾不再支持他們。消息人士透露,川普鎖定的對象除了1月投票,贊成彈劾他的10名共和黨籍眾議員外,還有任何膽敢在下周審訊中發言,對他不利的共和黨籍參議員。一位匿名的川普盟友說,我確信他會想要弄個輪盤,把他們的臉全貼上去。
  • 黃曉明陪媽媽和姥姥過年,隻字不提楊穎,婚姻狀況再度引發猜測
    這一年,對於黃曉明而言,算得上是不平凡的一年,由他主演的電影、電視劇相繼播出,在綜藝節目舞臺上大放異彩,深受觀眾喜愛。看到黃曉明的祝福動態,很多人發現了其中的端倪,他只提了母親和姥姥,卻未提及妻子楊穎和兒子小海綿,這也導致兩人的婚姻狀況再度被猜測。
  • 平井一夫卸任:「姨夫」都溜了,索尼倒閉了嗎?
    不過平井一夫卸任了!本月初,索尼官方發布消息稱,自4月1日起,執掌索尼五年半的平井一夫將不再擔任公司總裁兼CEO、公司執行代表,由現任CFO接替平井一夫的職位。為什麼平井一夫能夠獲得這麼多索粉的擁護呢?除了他魔性的笑容和吹得一手好薩克斯之外,臨危受命挽大廈之將傾,恐怕是這背後最重要的原因了。
  • 歷屆美國總統卸任後,都會參與神秘兄弟會,川普為啥被拒之門外
    喬治·華盛頓是美國第一屆總統,於1789年當選為總統,1797年卸任;1799年離開人世;第二屆是約翰·亞當斯……那麼美國總統卸任後會做些什麼?還有人為他們提供保護嗎?  華盛頓卸任後還被約翰·亞當斯任命為了美國陸軍的中將,並且,約翰·亞當斯在任期間,將美國首都從費城遷到了華盛頓,他是首位入主白宮的總統,卸任後則回了老家昆西市,而他的長子約翰·昆西·亞當斯成為了美國的第六任總統。
  • 日媒:卸任稿都寫了
    (圖/路透)王佩翊/編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7日在慶應大學附屬醫院進行長達7個半小時的「檢查」,對此,官邸稱只是進普通健檢,但仍然引發外界對於安倍健康狀況的擔憂。安倍日前才被爆料在辦公室吐血,雖然官邸隨即出面澄清,但又再度遭爆料,安倍在辦公室突然爆吐,嘔吐物中還混雜著鮮血,嚇壞一旁幕僚。如今更有消息傳出,安倍此次接受了癌症相關檢查。
  • 國界丨安倍已復工,硬撐上班或舊疾癌變 日媒:卸任稿都寫了
    (圖/路透)王佩翊/編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7日在慶應大學附屬醫院進行長達7個半小時的「檢查」,對此,官邸稱只是進普通健檢,但仍然引發外界對於安倍健康狀況的擔憂。安倍日前才被爆料在辦公室吐血,雖然官邸隨即出面澄清,但又再度遭爆料,安倍在辦公室突然爆吐,嘔吐物中還混雜著鮮血,嚇壞一旁幕僚。如今更有消息傳出,安倍此次接受了癌症相關檢查。
  • 討論:重新認識AA的含義--從他念他翁驢友遇難事故說起
    參與討論請進入8264原文地址:重新認識AA的含義--從他念他翁驢友遇難事故說起終於傳來了令人悲傷的消息,失蹤多日的揚州驢友被證實遇難。看到這個消息後,我相信大部分驢友的反應和我差不多,即使和自己沒有關係,也會感到十分的痛心和惋惜。但是也有部分驢友表示不解:這組的是啥隊呀,沒過1,2天就各走各的了。這樣組隊的意義在哪裡?
  • 【法律】華商又遇襲,引發遊行示威大討論
    事件再度敲響了安全警鐘,在華人圈引發熱議,亦有不少華人同胞回顧當年的「反暴力要安全」大遊行,提出是否應該再次走上街頭髮聲維權。在這裡,戰報帶您先了解一下,在法國遊行示威的法律規定。據法國竟成律師事務所的任律師介紹,在法國,示威遊行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 剩餘學生還未知何時返校
    中學教師工會Oelmek和Oltek周二表示,沒有跡象表明那些被排除在周一重開課程之外的中學生何時能重返課堂。周一,小學生和高中最後一年的學生在網上學習一個多月後回到學校,而其他年級的學生仍在家裡上課。Oelmek負責人Themis Polyviou表示,即使星期一按照計劃進行,現在還不知道剩餘的中學生何時能夠返回。「在這件事上沒有任何跡象,」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