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馨基金會 樊英
前兩天,桂馨最年長的志願者劉沛生老師為桂馨志願者年刊寫了一篇卷首語《讓雪花更好地融進土壤》,有位朋友看完這篇文章說很小資。因為筆者將志願者喻為融入大地的雪花,感覺很浪漫。
小資這個詞,給我們的志願者,無論如何都是難以接受的。我告訴這位朋友,寫這篇文章的老人,年近八旬,是原湖北教育報刊社總編。老人從2008年11月桂馨基金會成立發行第一本對外刊物到這個月,共七年零一個月(85個月),沒有一次空缺為桂馨紙質刊物和電子刊物寫卷首語。尚不包括各種特刊和與桂馨相關的圖書刊物的前言、卷首,還有桂馨出版和再版科學教育著作的撰寫和編輯工作。老人從未出席過桂馨場面上的活動,甚至沒有一副工作照片出現在他編輯的刊物上,就是一個人默默的伏案工作。
默默的支持,85個月,沒有一次間斷。浪漫嗎?一點兒也不浪漫。就是那樣一件平常不過的事情,一如每年暑期在鄉村小學你們對孩子的陪伴和相處;如志願老師與中西部鄉村老師線上線下教案的交流和問題的研討;還有閱讀、編輯、翻譯、文字錄入、錄音整理等等志願者提供的服務……這些工作平凡、沉靜,本身沒有光澤和色彩,只是因為傾注了理想、責任和愛,因為融入在一份共同的使命感和事業裡而變得有聲有色,散發著光和熱。正如劉沛生老師在卷首語中寫的那樣:「我們的志願者就是這樣的雪花,他們不像喧囂的山洪,尋找平坦的路徑呼嘯而過,只在身後留下一層薄薄的溼地皮。他們只想緊緊地貼在大地上,把自己的身心都融進土壤,滋潤會長成大樹的幼苗。」這就是我們可敬可愛的志願者。
2015年,桂馨七歲。截止今年11月,基金會累計支出公益資金2570餘萬元;在全國18個省(市)、66個縣實施了397個教育公益項目;有4309名志願者在桂馨公益項目中貢獻了802,551個小時(折合工作日100,319個)的志願服務;有775,158名鄉村教師和鄉村孩子在桂馨公益項目中直接受益。桂馨的發展和所取得的成就是捐贈者的愛心凝成的,也是我們的志願者的愛心凝成的。
截止目前,桂馨志願者貢獻的工作量如圖所列:
802,551個小時,這組數據後面是4309個志願者的愛心和奉獻。今年我們有33位優秀志願者個人、10個優秀志願者團隊和2個創新志願者團隊獲得2015年度桂馨基金會優秀志願者稱號。他們是桂馨志願者的代表,也是中國教育公益事業踐行者的代表,是中國鄉村教育未來和希望的代表。
感謝大家,感謝大家為桂馨,為鄉村老師和孩子們所做的一切。讓我們像雪花一樣融入泥土,祝福我們一起滋潤過的幼苗能夠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