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四個月裡,舊金山獨立設計師YvonneMouser來到了同樣位於美國西海岸的聖地牙哥,在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擔任藝術顧問。Yvonne和那裡的研究生們一起,做著家具材料的實驗,生活被各種家居項目填滿,但她完全沒有表現出疲倦,「這裡充滿能量和活力,工作室灑滿了陽光,我特別喜歡。」
陽光,是Yvonne對工作空間的一大要求。2011年,在專業從事家具、日用品設計8年後,她把家裡的車庫改造成了工作室。即使在忙碌工作,Yvonne也會把工作室的門打開,因為門前就是一個充滿陽光的花園,她捨不得將這樣的恩賜擋在門外。那時候,她的工作和生活沒有明確的界限。沒有休息日,埋頭於設計和製作日用品,每天兩點一線,在家和「車庫工作室」之間來回。回憶這樣近乎瘋狂的狀態,Yvonne 卻說「那時候我把工作和生活很好地整合了。」在她看來,日用品設計和製作早就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有新朋友到她家做客,會發出「真不知道還有什麼東西是她沒有做過的」這樣的感嘆。除了種類的豐富,Yvonne也在摸索不同材質的可能性。「天然的物質,比如木頭,是最吸引我的,我喜歡它們與生俱來的質感。但製作日用品時,我使用的材料很廣泛,我喜歡用不同的材料做實驗,有時它們還能激發我的設計靈感。」Yvonne的嘗試遠不止停留在材質上。在擔任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藝術顧問之前,她還在關注電影與機器人研發的Autofuss公司和Bot&Dolly公司裡成立了一個木工工作室。很難想像,一個習慣手工製作物件的設計師,居然與高新技術有過三年的「親密接觸」。在那裡,她接觸到了前沿的科技,了解到了很多關於未來世界的設想,機械製造的種種可能性就發生在她的身邊。「我將其與我的木工做對比,得到了很多設計靈感。我相信它充滿創造力的氛圍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現在做事的方式。」
Yvonne認為,日用品設計和製造的出發點是實用性,但它還可以擁有無盡的可能。這是她對「日用品設計」這份工作的目標、動力和想像。
日和手帖 × Yvonne Mouser
你如何看待日用品在室內設計中所扮演的角色?
出於日常的基本需求,我們每天都在使用日用品,它們能給空間帶來生活氣息和生命力。我們的身體在和它們接觸,可以說,我們和日用品的關係是親密無間的。我們能看到它製作的細節,以及隨著時間推移它所產生的變化。
你製作一樣日用品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通常以一個靈感或者一個需求開始。其次是草圖、實物模型、材質和功能測試,之後畫完整的圖紙,然後才是製造。
有一個說法是,每一個日用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故事,你認同嗎?
非常認同。通過觀察一個日用品,不論它是手工製作的還是機器生產的,你可以從它的材質上學到很多,你能看到上面有多少製作細節。另外,有的日用品不斷被使用,甚至可能會有磨損,在我看來,這讓它們更加值得被我們喜愛和使用。
實用性對你來說只是一個開始,最終你想達到什麼?
除了功能,一個日用品背後的理念同樣讓我非常感興趣。我希望,通過功能和理念,我的作品能夠去講述它們的故事。我的一些作品在功能上和其他日用品差不多,但其實我做了不少變化。比如,你可以看我設計的那款彎曲的掃把。用來清潔的功能不變,但我在傳統掃把的基礎上加入了有意思的弧度,使它變得很特別。不過有時候功能會是產品最重要的部分,比如我設計的一張桌子,它能夠很輕易地從室內搬到室外。對於功能的需求會帶領我去嘗試一些技術和美感上的變化,對我來說這很有趣。
據我所知,你很喜歡旅行,這對你的設計有幫助嗎?
每到一個地方,我會對當地居民的日用品和他們使用日用品的方式很感興趣。比如我看過有人把書當作門楔,或者把樹枝綁在椅子上。
講一個你和你所擁有的日用品的故事吧。
一些物件已經成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我喜歡做飯,我非常喜歡我廚房裡的那把刀。那是我朋友送給我的,日本製造的,它的刀片是鋼的材質,通過木頭手柄,我好像能看到當初工匠製作時,握著它的畫面。遇到一些非常好用的日用品時,我們一定要愛護。對於這把刀,我會注意保持它的鋒利以及表面的乾燥,就像我愛護自己的木工工具一樣。
你如何理解「日用即道」?
我想「日用即道」這四個字是希望我們通過對日常生活、器物的觀察,變得更加有覺知力。比如我很喜歡的木質鹽勺,或者馬鬃毛掃把,它們讓我的烹飪和清潔任務變成了樂趣。這讓我們珍惜、享受生活的每一個瞬間,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
全文內容,盡在日和手帖最新特集書《日用即道》
劉南琦 / interview & text
Yvonne Mouser / photo provided
「每一件日用品,都蘊含著道。」
日和手帖005:《日用即道》全國發售中!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最新特集書下單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