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 時間:2014-08-11 09:39
心中的魔鬼
大清早的,看到一則很是不快的新聞,一袋鼠國男子帶著兒子加入黎凡特組織,在自己飽餐了一場血腥饕鬄之餘,還讓自己年僅七歲的兒子手拎被殘殺者的人頭,發到網上炫耀。這實在是一種悲哀,人,已經淪落為動物也不如的魔鬼。
其實我們應該注意到,相比較於有針對性搞恐怖襲擊的蓋達組織,黎凡特的嗜殺已經完全沒有了掩飾性和目標性。非我族類,其身必誅已經成了他們的至理名言。
而真是這種沒有甄別的濫殺又極大的吸引了很多不僅僅是忠於宗教的信徒之外的其他人等。加入的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你皈依了黎凡特界定的穆斯林即可。這個袋鼠國的嗜殺之徒應該就是這樣的人。
相比較於那些盲目迷信極端信仰的忠實教徒,這些來自西方,名義上是信徒,實際上就是為了滿足自己心中的殘暴刺激欲望的西方人,殺傷力和影響力或許更大。 我們看過很多西方嗜殺的電影,恐怖刺激,讓人不寒而慄。而現實中,西方國家隱秘的連環殺手也是事實存在的。這個網上可以很輕易的找到關於這些兇徒的報導或紀實。
而現在,這些人隱秘的欲望不再需要戰戰兢兢的和所在國的警察鬥智鬥勇了,他們需要的僅僅是一張機票,一張可以進入伊拉克的機票,在這裡,所有兇殘的欲望你都可以得到正大光明的張揚和發洩。
從敘利亞自由軍到黎凡特組織,來自德國的、美國的、英國的、加拿大的、乃至挪威瑞典澳大利亞的的嗜殺者們,紛紛舉起屠刀,殘殺著與自己無冤無仇毫不相關的所謂異教徒,他們不是要徵服所謂的宗教,而僅僅只是滿足自己殘暴的欲望。
而這些來自發達國家的嗜殺者們很顯然都有著極高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素養,這是中東本地信徒所極度缺少的素質。他們或對殺人有著詭異的研究,或對戰爭有著狂熱的迷戀,或是隆美爾忠實的粉絲,或是巴頓遺憾的補缺。又或是牛津的高材生,也或許是麻省的佼佼者。相同的是他們的心中都住著一個魔鬼。
這些人的加入,會給整個黎凡特帶來完全不同於蓋達組織的影響,經濟的開發,部隊的管理,戰術的進退,戰略的布局,這些本該造福於人類的東西,在這裡成了魔鬼的武器,追求理論的狂人們在這裡找到了一塊肥沃的試驗田。
長此以往,黎凡特或許真的能夠成功。因為,他們的麾下聚集了很多一流的人才,雖然這些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魔鬼。
其實我們想一想,沙特和卡達這兩個富得流油的國家,他們所執行的教義不也堪稱嚴厲嗎?只是屠殺早已成了歷史,石油保衛了和平,而一旦黎凡特真的建國成功,首惡盡誅,那麼是不是也可以等同於沙特來看呢?這個想法或許非常適合那些西方「聖鬥士」,也正以為如此,他們才會不遠萬裡的來到這塊血腥的試驗田。
佛家有雲,種因得果。這些經過試驗田培養的嗜殺者,在實驗成功之後,會不會把這種經驗和果實種回自己的祖國呢?
真要有那麼一天的話,這個藍星,還有寧靜之日嗎? 心中的魔鬼,我不希望它開出現實之花。但我的希望,又能算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