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大豐新聞"↑免費訂閱本刊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草廟鎮川東工業園區的都市環保新能源開發大豐有限公司,只見一輛輛裝滿秸稈的運輸車進進出出,運送來的秸稈、樹皮等廢棄物經過粉碎、燃燒,轉化成了電能……
這是一個致力於生態節能、低碳環保的花園式生物質發電企業,廠裡有花木蔥鬱的園林景觀和乾淨整潔的廠房。該公司由武漢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一期總投資1.5億元,項目於2010年4月開工建設,2013年2月1日正式併網發電。投產以來,企業運行良好。
致力於生物質能的綜合利用,是企業發展的核心。據悉,生物質能是一種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現代生物質能技術,轉化新能源,對於緩解能源緊張和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據介紹,該公司目前一期工程主體燃料為稻麥草、稻殼、樹皮、枝條、木材邊角餘料、廢模板等,年消耗農林作物秸稈、木材下腳料等生物質燃料約16萬噸,相當於節約6.4萬噸標煤。同時,生物質燃料平均含硫量只有1.3‰—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約達1%,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50噸,有效減少了二氧化硫處理費用,減少了環境汙染。
為支持秸稈「雙禁」工作,該公司還大力收購秸稈,變廢為寶。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建設了秸稈收購站1個,投資了3臺威猛打包機。「別小看這威猛打包機,一臺打包機1分鐘能打1個包,一天能打包500畝地,大大提高了收購效率。」該負責人還告訴記者,公司培養了5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秸稈收購經紀人,直接送貨到廠內。
該公司在生產過程中還力爭做到最大限度地變廢為寶和回收再利用。通過回收利用焚燒秸稈,每年平均產灰渣1500噸。而這些灰渣是優質的有機肥,目前主要銷售給上海農場的申川有機肥料廠,另一部分銷售至廣州做建築新材料。鍋爐平均每年產渣2000噸,主要銷售給附近的磚廠進行制磚,另一部分銷售給外地的水泥廠做水泥骨料。廢渣的重複利用,使得資源利用得到最大化。
「我們計劃再投資1億元,進行二期擴建工程。」公司負責人表示,二期工程擬新建1臺85噸/小時高溫高壓秸稈鍋爐、1臺15兆瓦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主要選用稻麥草作為燃料,預計二期建成後,秸稈樹皮等生物質燃料利用總量將翻一番。
無線大豐新聞資訊客戶端安裝友情提醒:
安卓粉:在豌豆莢、安卓市場、百度手機市場、360手機助手、91手機助手等搜索「無線大豐」即可免費下載安裝。
果粉:登陸APP STORE搜索「無線大豐」即可免費下載安裝。
本期編輯:王銀根 胡金波
尊重版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轉自【大豐日報官方微信:jsdf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