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在知乎上提問:喜愛日本的文化產品和愛國以及反對日本右翼勢力有矛盾嗎?
我們表示:不!矛!盾!
◆ 東條英機能代表日軍裡那些家裡的姐妹為了養家,被迫「下南洋」的小軍官嗎?
◆ 近衛文麿能代表西園寺公望嗎?
◆ 罔顧人命的牟田口廉也,能代表那些被送上前線當炮灰,在英帕爾戰役中饑渴而死的普通士兵嗎?
◆ 靠著無數戰俘奴工的性命發家致富的甲級戰犯岸信介,能代表「全共鬥」嗎?
◆ 寫出了《永遠的零》這種這種作品的右翼文人百田尚樹,能代表寫出了《蟹工船》的無產階級文學家小林多喜二嗎?
◆搞出了右翼和軍國主義氣息濃重的《機動戰士高達0083星塵的回憶》的今西隆志,能代表寫出了《銀河英雄傳說》和《中國武將列傳》的田中芳樹嗎?
電影《永遠的0》海報
電影《蟹工船》海報
即使是二戰前的舊日本帝國,國內也一樣有大量仁人志士,在為打倒那個殘害亞洲各國人民的畸形政權而奮鬥,就更不用提左翼力量能夠公開活動的現代日本了。
日本右翼勢力能夠代表的,只有他們自己和背後的某些財閥,或許還有個把唯恐天下不亂的外國勢力。他們代表不了整個日本和普通日本人,更代表不了一直在與他們做鬥爭的日共等左翼人士。
恰恰相反,我有一些很熱愛日本,或者是熱愛宅文化的朋友,他們非常痛恨日本右翼勢力。為什麼?因為他們的上躥下跳其實是在坑害日本。這些朋友們都很害怕,讓日本右翼勢力繼續這樣「作」下去,哪天會導致不可逆轉的悲劇發生。什麼悲劇?你看看二戰進程就知道了。
◆ 有的人看著二戰德國軍裝帥氣、坦克威風,於是就開始跟風喊「國家社會主義萬歲,元首萬歲!」
◆ 有的人去日本旅遊了一趟,回來就表示「日本人這麼講禮貌守規矩怎麼可能幹出那種事情嘛,抗日戰爭的時候一定是我們有什麼做得不好。」
◆ 更有甚者,玩個日本軍事題材網頁遊戲,就胡扯起什麼「父母給我支那身,皇軍賜我大和魂」來了。
但是,我們在這裡要說的是,真正理智的人,是能分清「愛好」和「支持」的區別的。
舉個未必恰當的反面例子,日本明治維新三傑之一的伊藤博文,是個精通並且愛好中華文化的人,但這並沒有讓他像許多有良知的日本人一樣,走上幫助中國人民反對日本擴張侵略的道路,反而讓他對中國的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更好地制訂起了侵華方略。伊藤博文
同樣的,國際上有很多軍事愛好者,他們同時熱愛並且研究二戰東線戰場的蘇軍與德軍、太平洋戰場的日軍和美軍,難道他們是精神分裂不成?
再拿遊戲舉個例子,風靡一時的戰爭模擬網遊《坦克世界》《戰爭雷霆》,他們分別由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公司製作,其中都出現了大量製作精美的德軍載具和戰機,難道這說明這兩個公司的員工都是俄奸,是賣國賊嗎?
當然不是!《戰爭雷霆》的開發者GAIJIN 2016年還自己出資製作了愛國主義電影《潘菲洛夫28勇士》呢。
電影《潘菲洛夫28勇士》海報
所以說,只要你能分得清「愛好」和「支持」之間的區別,喜愛日本的文化產品、喜愛ACG和愛國之間,並不必然對立和矛盾。當然,前提是你能分得清,不會被某些潛移默化的東西洗腦。
只有了解他們,才能更好地在文化的交融與激蕩中辨別是非,取精華,去糟粕。
最後,我們想說:
真正熱愛祖國的年輕人,即便他們是日本動漫遊戲的鐵桿粉絲,他們也會在大是大非的問題面前維護自己國家的主權和民族尊嚴。而那些沒有脊梁骨、雙膝發軟的人,即便他們對日本沒興趣,也遲早會跪倒在其他人面前,嘲笑著中國的一切,包括中國的主權和民族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