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江戶時代,大阪曾和京都、江戶(東京的舊稱)並稱為「三都」,是當時日本經濟發展最活躍的都市。最近,大阪府及其府廳所在地——大阪市方面通過了一項方案,如能在之後的公投中通過,很可能將改變整個大阪的未來軌跡。
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26日報導,26日,日本大阪府及大阪市政府法律委員會以多數贊成的結果,通過了廢除大阪市、並再編成4個特別區的「大阪都構想」方案。預計在2020年11月上旬,還將就此舉行市民投票。
當天,各方對此次方案發表了意見。一直致力於推進「大阪都」構想的日本維新會認為,此舉會消除大阪府和大阪市的「雙重行政」,有積極作用;而反對此事的日本自民黨和共產黨則批判稱,「會降低居民服務(水平)」。
根據方案,過渡時間將定在2025年元旦前後,其中供水、消防、城市規劃等政務將從市政府移交到府政府,特別區將承擔育兒和福利等民生課題。特別區將不建立新的辦公樓,而是有效利用目前的府和市政府辦公室。
據了解,「大阪都構想」最初由時任大阪市長的橋下徹於2010年提出。這項計劃有意效仿東京都,將大阪市目前24轄區合併成幾個特別區,由大阪府管理,從而消除府和市的雙重行政,提升經濟活力。此舉也旨在將其建設成日本第二首都,以便在東京遇上天災等事故打擊時,暫時取代其行政首都的職責。
2015年,大阪市曾就「大阪都構想」舉行市民投票,計票結果顯示反對者人數超過贊成者,「大阪都構想」遭到否決。為此,時任大阪市長橋下徹宣布在任期結束後退出日本政壇。
據法新社此前報導,大阪有意轉變,可能與某種認同危機有關。大阪數百年前曾是日本最大且最富裕的商業中心,還是該國稻米等重要商品的集散地,但隨著統治日本超過250年的德川幕府垮臺、1868年明治維新後,逐漸走上了下坡路。隨後,日本皇室遷到京都,後來又移往東京,東京在日本快速現代化之際成為了新首都。「大阪都」方案如能實現,大阪也將躋身倫敦、紐約和東京等國際大都會行列,昔日商業首府有望重拾往日榮光。(海外網 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