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
也有人說:「90後是崛起的一代。」
在高鐵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90後到底如何呢?今天,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了解一位90後的故事,感受她的人生經歷,體會不一樣的90後,在她的身上,我們又能學到些什麼呢?
2007年,正值青春年華的陳思穎參軍做了一名文藝兵,從最開始的一支曲子到最後的30支曲子,天天吹,月月吹,年年吹。在軍營裡,雖然他是一名女兵,但仍然以軍人最嚴的標準要求自己,早起晚歸,刻苦訓練。在部隊的兩年裡,參加大大小小的演出比賽30多場,多次得到領導的一致好評。
2009年9月,陳思穎入黨了.,這一刻,軍人的標準和黨員的義務將永遠成為她前行的動力,也為她今後的工作注入了動力。
2010年12月,陳思穎進入莆田站任客運員,在師父李洋的指點下,她默默無聞,堅守在客運售票一線崗位,從最初的客運員到現在的客運值班員,她認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從售票新兵到現在的售票小能手,她以出色的售票速度和服務旅客的耐心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成為旅客和同事心目中的「售票能手」。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本的寧靜,每個人心中都捏了一把汗,但陳思穎卻如往常一樣,堅守在售票客運崗位,面對無數的旅客,她需要每天佩戴手套、口罩與旅客辦理售票業務,這一天下來就是8個多小時。每天晚上,當目送最後一個旅客出站,關上設備,走出票房的那一刻,陳思穎的身體以疲憊不堪;脫下手套,原本紅潤的手變得蒼白、無力,臉上留下了口罩的印記,但她依然很開心,因為這是一個鐵路人的職責,這是一名黨員該有的堅守。
面對日益增長的客流,排隊買票的旅客越來越多,由於一直未能很好休息,陳思穎的喉嚨又腫痛發炎了,她吃不下飯,每天只能靠喝稀飯補充體力。嗓子喊啞了,就往嘴裡塞藥片,有職工見了,勸道:「陳思穎,別拿『金嗓子喉寶』當飯吃,還是請假回去休息吧。」可她說:「現在正是車站需要人的時候,作為一名黨員,這時候我怎麼能請假呢?我可不當逃兵!」
作為軍人,陳思穎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立如松,行如風,一鳴哨,一聲抓緊時間上車,陳思穎送走一趟趟動車。
今年是陳思穎入路的第十個年頭,懷著滿腔熱血,服務好每一位旅客,默默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成為了一名勇於擔當的90後。
「聽到旅客的謝謝,是我最溫暖的時刻,那一刻感覺自己所有的困難都是值得的。」陳思穎堅定地說道,身處疫情防控一線,從來沒有什麼超級英雄,只是每個人都在盡力付出,為旅客答疑解難,不斷的踐行「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服務理念,才換來了旅客旅途中的一絲甘甜、一份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