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月1日起大廈管理員最低工資政策出臺後,引起社會熱烈討論,更有大廈業主因未能與物管公司達成加價協議,引發大廈管理真空期。
早前位於中區的友裕大廈,業主就管理費增加問題與舊物管公司發生糾紛,導致大廈1月1日至1月4日出現管理真空期,期間街總轄下的大廈管理資源中心將協助業主選出新管理公司,提供3個月的臨時管理服務,大廈管理資源中心主任秦昶指出,在臨時管理期間,街總會繼續為大廈長期管理作出招標。 澳門街總大廈管理資源中心主任秦昶表示,澳門缺乏管理髮牌制度,管委會和小業主也多數對管理公司缺乏了解,這三個月時間會以公開標,甚至邀請標的形式,邀請管理公司來入標。入標後的標書方案,會交給小業主,爭取四月份由業主大會表決,決定最終選擇的管理公司。 能源業發展辦公室主任許志梁表示,一些影響安全、衛生或其他地方的供電,會儘量配合,看政府如何能為居民提供最大的協助。 許志梁表示,有不少大廈因為未能與物管公司達成管理費加價的協議,導致大廈出現管理真空,大廈的公共地方沒有人交電費可能會被斷電。在法律基礎之下,是需要用戶集資然後繳交公共電費,這方面能源辦會與電力公司保持密切的聯繫。 許志梁補充,公共的電費與水費不同,電費的合約內沒有訂明可以將費用平均攤分給所有住戶的規定,至於會否修改規定,需要聽取社會的意見。 澳門街總大廈管理資源中心主任秦昶認為,澳門的分層所有權共同管理部分法律制度與管理公司發牌制度仍沒出臺,導致業主對大廈管理質素不滿也追究無門,而最低工資又於1月1日推出,管理費隨即增加,服務又未跟上,雙方自然會產生矛盾,導致管理公司離場。「公平、公正、客觀、求實」是本臺秉持的新聞報導理念,請多多關注澳亞衛視,更加客觀真實地了解澳門,知曉澳門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