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那年升大學前的暑假,我被送進了駕訓班。那一個暑假的準大學生學開車像是一種儀式、一種流行,不這麼做就落伍的感覺;於是付了一筆學費,每天固定時間到駕訓班學開車大約幾個星期,然後考試。
我的駕訓班或許因為學生很多,教練在車上、駕駛右後方的車位車窗上扶手的位置貼了幾個不同顏色的貼紙,他教我倒退如果看到某個顏色的貼紙對到車子外面的相對建築物,就將方向盤向左打幾圈、向右打幾圈,車子就會符合考駕照需要考的項目要求。
然後我就這樣考到駕照了。花了一筆錢、上了幾天的課,我拿到一張臺灣認可、可以上路的汽車駕照。
想這樣這樣花幾個星期、對著貼紙開車上出來的課,我當然不敢自己一個人開上路。獨立開上路不僅自己危險,也讓別人陷入危險;找不到人陪著開車,真正上路的次數一隻手指頭數得完後,久了也不敢開、不會開。
那樣付錢、幾個星期速成的學習是完成沒有效果的,只是為了得到一張被社會認可的「證照」。
潛水的道理,就像我慘痛的駕訓班經驗一樣。快速得到了「證照」並不代表自己已經學會了一項技能;相反的,吸收到正確的觀念和多練習獲取經驗才是最實際的。
常有人拿到初級證照後,覺得付錢去休閒潛水好像有點傻,因為潛了幾次差不了多少價錢,又可以拿一張「進階」的證照。可以理解從小到大我們都被證照嚇唬長大,學了英文就要考檢定、學了電腦就要考證照;既然潛水也可以拿到證照,花同樣的錢為什麼不多拿一點證照呢?
但就像駕照一樣,拿到駕照也不一定代表開車上路是安全的;拿到初級潛水證照,也不代表真的了解潛水基本觀念和技巧,不管學習什麼,全部都是需要時間去慢慢累積,才能真正內化成為自己不用思考就能運用的技能及專長。
休閒潛水的英文被稱為Fun Diving,我覺得名字取得很貼切;因為潛水不是為了證照或比誰下了幾百幾千支,而是因為喜歡才潛,為了Enjoy、為了have fun。拿到了幾張證照未必是最重要的,所以別被證照綁架了!
想想多多累積潛水經驗,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哪一天在鯨鯊、大翅鯨、鬼蝠魟旁潛水時不會手忙腳亂,能慢慢的欣賞他們,是多棒的一件事情啊!
Fun Diving & Have Fun! 安全地享受每一次的潛水才是最最最重要的事情!
聲明:本文由優潛轉自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圖片來源於網絡。
更多潛水旅遊信息,課程安排,裝備購買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