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6年12月17日,中安華盾與鳳凰網攜手在福建廈門成功舉辦「觀海外 論安全」——2016中國海外安全利益保護論壇。論壇上,10餘名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專家與近200名業內人士齊聚一堂,共同聚焦中國海外安全利益保護問題,圍繞國際安全、熱點風雲、地區反恐、海外維權、「一帶一路」、安全合作等重要議題,各抒高見,交流看法,碰撞思想,凝聚智慧,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饕鬄盛宴」。中安華盾從中摘選部分現場發言,與大家分享。今天呈上的是中安華盾總經理羅穎的發言摘錄。
當前中國安保企業「走出去」的不少,但比例不高。「走出去」還處於摸索階段,很多公司最初都是與當地保安公司或組織合作,因為這是本地化色彩特別濃厚的行業,沒辦法在國外獨立運作,尋求合作共贏是最佳方式。但同時,這樣的模式存在一定風險,比如一些保安公司落地時與當地軍隊、警察、政府合作,一旦政權發生更迭,對公司發展存在風險。這是保安公司必須認識到的問題並應慎重考慮。
而在「走出去」的業務模式方面,目前主要是遠洋護航、要人保衛、武裝押運、安全諮詢、風險評估等核心高端業務,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創新發展。至於「走出去」的地區,現在的中國保安服務幾乎遍布全世界,在很多國家都能見到我國保安公司的身影,可能規模不大,但已經很好落地。
從這幾方面來看,安保企業「走出去」這項事業正在飛速發展,但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創新,尋求更好的路。
說起「走出去」的困難,我感受最深的不是創新的困難,而是大環境的困境。首先是缺少政府支持,目前「走出去」的安保企業多數是民營保安公司,完全靠民間的力量還太薄弱。其次是缺乏政策支持,法律能夠讓「走出去」企業更加規範,也更容易保護自己。第三,中國安保企業自身薄弱也是困難之一,中國安保2010年才開放民營,在管理能力、專業培訓、實踐經驗等方面都比較薄弱,進一步發展需要一個過程。
我個人認為,現在「一帶一路」建設與安保行業的關係是兩頭熱中間冷,上頭是國家層面非常重視,下頭是我們這些企業也非常願意參加,但中間這一層,如央企、國企,對海外安保並不很熱衷,如果中國安保力量要「走出去」並形成影響力,要破解這一困境。
即使有很多現實困難,我們對中國安保企業「走出去」仍抱有很大信心,因為這是大勢所趨,並且會很快發展,這不僅是國家戰略的需要,也是國際市場的需要,國內市場已經飽和,需要走在前列的公司到海外拓展市場。未來,中國安保企業必將在中國海外安全利益保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為它是軍隊、警察之外的第三支重要力量,擁有不可替代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