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首都機場召開的主題為「開放融合贏領未來」的第七屆北京全球友好機場總裁論壇上,國際民航組織戰略協調和夥伴關係辦公室主任亨利·古爾迪表示,隨著全球航空運輸業的持續高速增長,國際民航組織可以在機場安全管理、安保效率、旅客快遞過關和環境保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拿去年舉例來說,全球1300家航空公司在3700家機場運營了3800萬架次航班,運輸了43億乘客。預計最早到2037年,這一運輸量有望翻一倍。未來二十年,全球航空運輸業的需求將超過全球機場現有的運營能力。我們必須認識到,隨著這些運輸數據的增長,作為機場體驗的一部分,旅客對於機場運送的貨物和服務,也有更高的期望。」亨利·古爾迪在此次論壇上致辭時指出。
機場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他強調,機場安全管理不僅有賴於運營網絡的高素質的專業人員,而且也需要遵守將各自程序和運營納入全球統一範疇的國際民航組織的標準。「我們必須持續尋求更好的方式,來預見和管理安全風險。國際民航組織鼓勵成員國將安全管理框架實施現代化和加強他們安全監管能力。」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雖然包括電子護照、生物測定、自動邊防控制系統等都為旅客出行便利帶來了許多好處,但也為全球航空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從某些方面來說,科技是一把雙刃劍,這從航空業日益面臨的網絡安全風險就可見一斑。在我們剛結束的第四十屆大會上,我們的成員國強烈支持國際民航組織為民航業設立的網絡安全戰略,我們現在也通過專門的行動計劃,重點響應他們要求成功實施這一戰略的要求。」亨利·古爾迪表示。
他還強調,新科技的發展應用,對於旅客的無縫出行體驗和提高安全效率至關重要。國際民航組織通過旅行者身份識別方案(TRIP),緊密幫助成員國設計和應用旅行證件和邊防控制系統。
與此同時,機場對於環境保護業也日益重視。亨利·古爾迪坦承,現在全球機場面臨著飛機噪音、當地空氣和水質量受影響、土地管理和氣候變化等方面的諸多挑戰。
「為了幫助成員國應對這些挑戰,國際民航組織召開了綠色機場研討會,主要聚焦綠色機場技術的最新發展、適應氣候變化最新實踐、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社區交流、可持續發展報告、循環經濟以及為達成這些目標的融資問題。」亨利·古爾迪表示。
他還指出,國際民航組織建立了包括專門的全球指引的機場環保工具包,主要涉及對提議的空中交通管理運營變化的環保評估、土地使用、為減少燃油消耗、飛機噪音和碳排放而設立的流線型飛機程序和飛機噪音管理的相關平衡舉措。
此次論壇圍繞平安、綠色、智慧、人文四型機場建設維度進行溝通和交流,推進機場之間的友好合作,為全球機場行業發展獻計獻策,亨利·古爾迪的發言致辭受到與會者的熱烈好評和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