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已經參加工作,但卻接到了需要註銷在校期間使用過帳戶的電話?近日,東陽一姑娘被騙子誘導,不僅自己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數萬元積蓄被騙光,還背負上了2萬餘元的網貸債務。警方提醒,凡是接到「註銷帳戶」等電話的都是詐騙。
1月15日上午10點多,本科畢業參加工作不久的姑娘小媚(化名)在城區白雲街道的家中突然接到一個陌生男子打來的電話:「對方自稱是註銷XX金融帳戶的客服,跟我說我之前在XX金融軟體裡購買過東西,還報出了我所讀大學的校名和我的名字,還說我現在已經畢業了,要把帳戶註銷掉,不然的話以後會影響我使用支付寶的,還會影響到徵信。」
由於「客服」所說的一切確實和小媚的實際情況相符,小媚對「客服」的身份就沒有懷疑,當時心想那個帳戶反正也不用了,註銷掉也沒關係,決定辦理註銷手續,隨後根據對方提供的手機號碼,添加了微信好友「00059」。
緊接著,「00059」通過微信語音指導小媚按照「註銷申明」進行操作,讓小媚在手機應用商城裡下載XX金融軟體後,用手機號碼註冊XX金融軟體金條,裡面額度是有5000元,可借額度是4000元;下載註冊XX消費金融軟體,額度是有20020元。
「00059」告訴小媚,下載軟體裡的那些錢是他們公司放進去的,叫小媚將XX消費金融軟體裡的16080元及XX金融軟體金條裡的4000元提現到自己銀行卡裡,然後轉帳給「中國銀監會認證對接帳戶」裡,說是註銷帳戶走流水用的,不疑有詐的小媚照辦了。
此時的小媚已經深陷騙局,此後又相信對方「開通銀行流水認證」、「 驗證超時」等說辭,分兩次轉帳給「中國銀監會認證對接帳戶」,第一筆是支付寶餘額寶裡的7.8萬元,第二筆是支付寶基金裡提現的1萬元。
「對方說我操作失誤,還要再轉3.4萬元,要按照指定操作才能把錢返還回來,我說我沒有錢了,對方說要把事情上報總監。」小媚說,「總監」還是要她繼續轉帳,沒錢的話就去網絡借貸平臺借。
當天下午1點多,小媚去了兩個網絡借貸平臺借款,但都沒借成功,這也使得已經損失了10.808萬元的她避免了繼續被騙:「之後我把這個事情跟朋友說了,我朋友說我被騙了,於是我就報案了。」
個人徵信由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統一管理,無論銀行還是個人都無權刪除和修改。凡是接到「註銷帳戶」、「消除不良徵信」等電話的都是詐騙,市民接到此類電話,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對方提供的任何說辭,對於存疑的事項,可以撥打全國統一反欺詐專線96110或110諮詢。萬一被騙,務必保存好聊天記錄、轉帳憑證等相關證據,第一時間向警方報案。
編 輯 | 包 琳 責 編 | 史婷婷
核 發 | 馬志榮 供 稿 | 朱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