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美國確實在南海展開威逼利誘,意圖雙管齊下,保住自己的主導性。從奧布萊恩這趟訪問東南亞來看,本身就有著一些特殊性。
首先,奧布萊恩先訪問越南,再訪問菲律賓,都是與中國在南海主權問題上有爭議的國家。而且,蓬佩奧上個月底在訪問完印度等南亞國家及印尼後,突然訪問越南。兩者間隔還不到一個月,可以看出美國政府心裡有多急。
其次,蓬佩奧上次的亞洲之旅被媒體稱為「反華路演」,「威脅」「暴政」「掠奪」……不管到哪裡,蓬佩奧都不斷重複著對中國的污衊之詞。而針對越南和印尼這樣的東南亞國家,蓬佩奧還特意增加了一個內容,「美國支持你們在南海對於島嶼的主權主張」。
而這一次,奧布萊恩也是如法炮製。
他在訪問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時,對著一群菲律賓媒體記者很高調地表態:「我們主要釋放的信息是,我們會在這裡(南海),我們支持你們,我們不會離開。」
但是對於蓬佩奧與奧布萊恩的表演,東南亞國家心裡其實也很清楚。例如蓬佩奧在印度尼西亞極力宣揚「中國威脅」,但印尼方面卻表示「蓬佩奧此行更多是告別,儘管美國方面極力勸說或者是施壓,要求印尼與美國共同遏制中國,但印尼絕對不想組建任何安全聯盟」。
同樣的,蓬佩奧在斯裡蘭卡訪問時,該國總統拉賈帕克薩的辦公室就蓬佩奧的一番反華言論表示,總統在與蓬佩奧的會談中否認該國陷入「中國貸款陷阱」,並稱該國不會犧牲外交獨立性。
第三,為了讓這些亞洲國家能聽自己的,在中美博弈中站在美國一邊,蓬佩奧和奧布萊恩這些美國政客,除了發出警告之外,還會拋出一些「胡蘿蔔」。
比如,蓬佩奧和奧布萊恩在越南都提到,越南應該儘快打擊、限制從中國轉口到越南,然後再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這樣才能換取美國給越南的關稅優惠政策。而且,美國的巨大市場才會真正向越南開放。
但是,要把像越南這樣的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在經貿領域的合作硬生生撕開,怎麼可能?自2020年開始,中國與越南等一些東南亞國家的雙邊貿易額並沒有受到疫情的多大影響,有的反而上升了。
而且中國是這些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這些都是內生需求形成的,不是說靠外部力量說切斷就能切斷的。
所以,美國人企圖把「軍事援助」當成胡蘿蔔。在越南,奧布萊恩宣稱,為了縮小貿易逆差,美國可以向越方提供資金幫助他們購買先進的美制軍用直升機。他還對越南的海上油氣開發表示出興趣,稱越南可以讓美企參與海上油氣項目中,因為「美國不懼怕中國的脅迫」。
在菲律賓,奧布萊恩代表美國對菲律賓捐贈了價值1800萬美元的軍火,包括24枚航空炸彈、100枚反坦克飛彈以及12套反坦克發射系統。對美國來說,這些武器只是九牛一毛,不過對菲律賓在南部反恐還是有點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