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9月3日電(記者齊雷傑、李繼偉)蔡滸從未想過,他會再次以騎行的方式,回到曾遭遇過「滑鐵盧」的小山村萬寶溝。
今年33歲的蔡滸,從小生活在河北省遷安市城區。他喜歡騎行探險,2004年曾從市區翻山越嶺,騎行路過遷安市五重安鄉萬寶溝村。「道路簡直太難走了,一會兒人騎車,一會兒車騎人。」土道兩側,荊棘叢生,進退維谷,他一氣之下把自行車往地上一扔,方才脫困。
萬寶溝村地處燕山深處、明代長城腳下,春夏山花奼紫嫣紅,秋冬山坡層林盡染,風景宜人。像山溝溝裡散落的許多村莊一樣,四面青山環繞的萬寶溝村卻囿於交通閉塞,發展一直沒有太大起色。
「村裡水澆地少,老百姓只能在沙土地種點紅薯、花生之類的耐旱作物。」萬寶溝村黨支部書記蘇權說,為增加收入,村民們用紅薯澱粉製作粉條,運送到五重安鄉集市上叫賣。
為在集市上佔據一個好位置,村民們凌晨4點多就要起床,馱上百八十斤粉條,穿過好幾個村,翻三座山頭。
2013年,為了發展旅遊,推動山區農村發展,助力鄉親們奔小康,遷安市投資1.3億元修建了長達45公裡的「長城山野綠道」。這條綠道順著明長城的走勢蜿蜒穿行,串起了長城沿線4個鄉鎮20多個村莊。
道路暢通了,曾經藏在深閨不為人知的沉寂山村,迎來了發展契機。遷安市結合不同區域特色,採取「旅遊+」模式,建設了11個休閒驛站、20個景點和4個鄉村旅遊示範點。
萬寶溝村著力打造具有長城特色的美麗鄉村,發生了驚人「蝶變」:村裡斷壁殘垣和「垃圾山」清理了,騰退出來的空間全部種植上花草樹木;村內道路硬化了,通到了家家戶戶門口;借鑑長城城牆建築風格,村民的院牆、道路、路燈、廣場進行了統一規劃,一些建築設計了長城垛口造型,整個村莊充滿了長城元素。
遊客慕名而來,村民們的粉條、板慄、核桃等山貨出山,有了更好的銷路和收益。守著一方山清水秀的美景,村民們的日子紅火起來。
路暢了,景美了,蔡滸嗅到了商機。2019年,他和朋友投資30多萬元,在萬寶溝村打造了鄉村騎行俱樂部,吸引了數千名來自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承德等地的騎友,到這裡補給、食宿、交流。
村莊人氣旺了,村民財路廣了。萬寶溝村一些村民經營起「農家樂」,專門為騎友和遊客製作農家飯菜,提供短期休憩之地。村民王更新家的「老山溝農家院」裡,擺著大鍋大灶,飯菜主打綠色健康農家餐,受到遊客歡迎。
近年來,萬寶溝村附近舉辦了國際山地越野馬拉松、自行車越野賽、萬人徒步大會、觀花節、採摘節等上百場活動,給村莊帶來了發展商機。
如今,村裡投資300多萬元的遊客中心建起來了,可為遊客提供食宿服務;投資1000多萬元的頤養中心項目,正在裝修中;提供打靶、拓展訓練等服務的「軍事樂園」,發展勢頭不錯……
村民們說,未來,他們的就業渠道將越來越寬,日子會更紅火。
編輯:劉長亮 校對: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