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災中的羅田:老人住土磚屋,不願轉移,工作人員耐心勸說

2021-02-17 風情羅田

洪災中的故鄉:老人住土磚屋,不願轉移

今天微信群中,網友霜葉如丹發了一段視頻,說:昨晚老家勝利又下了一整夜的雨,河水又在暴漲。洪災剛消停了幾天,她又要下鄉轉移群眾了。

從她拍的視頻看出,河水滔滔,十分兇猛,淹沒了兩岸種的菜地。雖然河水暫時沒到大橋警戒線,但現在雨一在下,難保山洪不會再次爆發。

7月19日勝利鎮河道(霜葉如丹拍攝)

說不清下了多久雨,反正六月開始到現在,總聽說老家不是暴雨就是特大暴雨,到處河堤衝斷,田地被毀。揪心啊,雨下了一個多月,就是水泥也泡軟了。今年天災實在太多了,老天爺還嫌不夠嗎?

霜葉如丹還發了個轉移老人的視頻,視頻中,老人住的老房子,她正和另一名幹部動員老人搬到兒子新屋樓房住,但老人就是不肯搬。

工作人員耐心做工作轉移老人

這些老人動員工作很難做!住的土坯房,四處漏雨,搖搖欲墜。前天把她轉移安置在他孫子家,昨天自己又跑回來了!今天又來勸她轉移,她死活不走。怎麼辦?

看那個土磚老房子,確實危險,近期天天下雨,屋裡早已到處漏水,磚牆也會變得鬆動易倒,如果再遇特大暴雨,難保不會倒塌。奈何老人,不聽勸?

有人說:老人家的子孫幹什麼?不省心的不是老人,應該是老人的家人們,她寧可孤獨終老也不願意和她的子孫住在一起,說明她的子孫平時對她的態度。

話雖如此,但有些老人就是很固執,與年輕人住一起,矛盾多,還不如一個人住得輕爽,老人對生命也看得很淡,所以堅持不搬。但如果房子倒塌了,傷了人,誰的責任?

說實話,現在子女對老人不好的現象少多了,主要是經濟條件都變好了,贍養老人不是問題,何況還有政府照顧,老人生活不會差。

她們之所以不想搬,就是覺得與兒女住一起不方便。子女也是沒辦法,她們勸不走老人,幹部勸也沒有用。這極考驗工作人員的耐心。

網友拍攝:羅田縣勝利鎮一河堤出現塌方

看著家鄉受傷的照片,心中也滿是滄桑,這是兒時的樂園啊!挺住,我的故鄉我的家!

雖然今年全國大面積洪災嚴重,但幹部群眾,十分給力。百年一遇的洪水,到目前還沒有出現大的人員傷亡。

聽說本縣領導幹部,機關單位人員全調去抗洪,武警上了,父老鄉親全上了。有人抗洪受傷了,有人病倒了,浠水有警察幹部因為連續工作,病倒在第一線,寫到這裡,我眼睛溼潤了,天災面前,我們的親人是多麼地齊心協力,有他們在,我們應該放心。

相關連結:

羅田十四五建言:再不能空等,修條鐵路比什麼都重要

呼喚高鐵!羅田還是比選方案之一,沿江高鐵還有希望,請多多轉發

相關焦點

  • 城步消逝的土磚屋,你還記得嗎?
    解放前後,在城步與武岡交界的下溫衝一帶,除了木屋與青磚屋,還有少量的土磚屋。在解放後,我爺爺也留下一座三排二間的土磚屋給後人,直到1984年秋,在新建廚房時才被拆除了。土磚,又名叫「滑泥磚"。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裡,我還見過生產隊裡有兩戶人家製作過土磚用來配橫屋(輔助用房)或雜屋。土磚,比現在見到的紅磚要大許多,比舊時的青磚大一倍多。
  • 一間土磚屋勾起了多少常寧人的記憶!
    寬敞的土磚屋門前成了村裡人,空閒時的談笑風聲。一杯清茶一張桌椅就能歡快暢談大半天..."一棟三幹"曾經你住的哪一幹?歷經歲月滄桑土磚屋的木門變得發黑粗糙,布滿了歲月的痕跡,這條木門兒時夏天的「床」,清楚記得大熱天夏季的中午,爸爸將木門取下來放到地上讓我睡在上面,雖然有些硬但比睡床上涼快許多
  • 羅田首部電影《夢行者》天堂寨開機
    11月1日,羅田縣首部電影《夢行者》天堂寨開機。圖為中國電影總公司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凌紅(左一),黃岡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立兵(右二)羅田縣委書記肖燕梅(右一)和羅田縣委副書記夏志東為攝影機揭牌。攝影張朝珍 新華網湖北頻道11月2日電(劉世民 張朝珍)深秋的羅田,赤橙黃綠,11月1日的羅田天堂寨景區,歌如海、人如潮。
  • 老人慾外出被工作人員綁在樹上?官方回應了
    近日,一段河北石家莊老人外出被執勤人員綁樹上辱罵的視頻流傳網絡。
  • 【資訊】羅田婦聯與羅田愛心公益群赴勝利鎮看望照顧失明妻子的陳武林夫婦!
    提醒:點上方↑「掌上羅田」訂閱羅田人自己的微信
  • 骨三科醫務人員成功勸解欲跳樓輕生老人
    12月27日,記者在骨三科採訪時,了解到一例醫務人員成功勸解欲跳樓輕生老人的故事。事情是這樣子的。12月16日,62歲患者老李(化名)因一時沒想開而意欲跳樓,最終被骨三科醫務人員成功勸阻下來。「當時腦子一熱啥也顧不上了,幸虧鄭主任和顧醫生苦口婆心勸我,要是我真跳了下去……。」提起此次輕生的事,老李愧疚之情溢於言表。
  • 關愛留守老人,鄢陵愛心粥屋在行動!
    近年來,隨著大量的農村青壯年向城市轉移,留守老人這個弱勢群體日益增大。他們孤獨無助、精神空虛,生活無人問津,有的還擔任照顧孫輩的重任。為進一步弘揚尊老、愛老、助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積極倡導互助友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2020年11月起,鄢陵縣人民路愛心粥屋發起人趙新東會長組織 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
  • 上饒戰洪圖,哪個戳中你淚點?
    為做好災民轉移、安置等善後工作,該鎮把防汛指揮部設在荻溪路口(臨時碼頭)。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集結了公安、消防等各路救援力量。鎮村黨員幹部正在協調轉移滯留在家的群眾,善後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  「別怕!我來接你們了!」  10日10時30分許,該鎮防汛指揮部突然接到電話稱,長豐餘家村有一曹姓老大娘,一家4口困在二樓。
  • 羅田巨型蜂窩佔領市民家 消防火攻上演人蜂對決(圖)
    羅田消防官兵正在使用「火攻」消滅馬蜂窩羅田消防官兵正在使用「火攻」消滅馬蜂窩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吳支偉)9月4日,黃岡市羅田縣消防中隊分別接到多起報警,稱家中發現大型馬蜂窩,時常襲擾附近居民,蜇傷多人,請求消防官兵前往救助。
  • 羅田自然蘭花屢屢被盜挖,現狀令人堪憂!
    優越的自然環境為蘭花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條件,促使蘭科植物多種群落共存,成片生長,在高海拔林區盛產小斑葉蘭、扇脈杓蘭、蜈蚣蘭;在中、低海拔山林盛產劍蘭、寒蘭、蕙蘭等。境內已發現的蘭科植物有18屬25種,生長區域範圍覆蓋達132萬畝。該縣蘭花品種多,花大色豔,具有很高的原生態觀賞性和經濟價值,極具開發前景。
  • 【永久免費住!不用工作 還提供食物】 洛杉磯迷你遊民屋落成
    冬暖夏涼遊民屋免費住!64平方呎 單雙人間都有 住多久都行……洛杉磯市有史以來第一批「長久臨時」遊民住宅區本周落成,近百名無家可歸者從街頭喬遷新居。圖片來源:worldjournal楊青/攝 版權屬於原作者這些首批落成的遊民住房坐落在北好萊塢錢德勒街(Chandler Blvd)與橙色大巴線(Orange Line Busway)交口的一個狹長三角地帶,不到一畝地的住宅區中擺放了
  • 當4位老人轉移到安全地帶,滑坡體瞬間而下……
    7月1日16時7分,後坪鄉椒梓村5組水井灣發生較大山體滑坡,幸虧巡查人員的及時發現和鄰居的幫助,地質災害發生時尚在滑坡體下方屋內聊天的4位老人迅速轉移,生命安全得以保障。他猜測可能要發生地質滑坡,立即來到可能受滑坡影響的劉清澤、曾全家,要求他們儘快避險轉移。接著,又叮囑相鄰的武慶書要多注意觀察他家水池旁開裂的地塊,地縫長、水份多,可能滑坡。隨後,田維和立即向鄉黨委政府、村組幹部匯報了情況。
  • 面對洪災,中民投「愛心方程式」在行動
    此次洪災使廣西都安縣巴善村遭受了巨大損失,全村50個屯中有30多個屯的房屋被大水淹沒,3000多名村民中多數被迫轉移,農作物被水衝毀,受災情況極為嚴重。本文為中民投官微第462篇文章。幫助當地群眾走出困境中民投(廣西)積極響應中民投集團「愛心方程式」公益行動的精神號召,及時動員公司員工進行愛心捐贈,並於7月9日向重災區國家級貧困縣都安縣保安鄉巴善村捐贈生活應急物資
  • 鴿友分享:自製土磚保健砂,營養豐富,鴿子愛吃!
    我自己配的主要原料就是農村上老牆換下來的土磚,這種土磚在城裡根本找不到了,就是現在的農村也不好找了。這種土磚經過了幾十年的放置,風化裡面沒有什麼殘留了。聽老哥說,老的土牆磚時間長了裡面有硝鹽,有鹽的成分,鴿子愛吃。按現在的觀念來理解,含有硝鹽是制癌的,不應用。但我餵鴿子不少年了,一直都在用,鴿子也愛吃、也很健康,有不少鴿友也在用,也沒有覺得不對的地方。
  • 普蘭店星臺敬老院一位70歲老人被工作人員先後暴打至住院.
    正月初三晚,普蘭店星臺敬老院一位70歲老人被工作人員先後暴打至住院。
  • 馨雅護理院:給老人一個溫暖的家
    在馨雅護理院,有這樣一群年輕的醫護人員,他們把老人當親人,用耐心和愛心,為老人們實行不間斷服務。清晨,老人們在護理人員親切及溫暖的問候聲中醒來,然後經過護工有條有序的打理、收拾,乾淨妥當後,準備進餐。這裡的每一餐都是通過營養師的合理搭配,根據老人的愛好量身定做的,並會根據老人的身體情況隨時調整菜譜,美味可口的飯菜,讓老人吃得放心,吃得安心。為老人洗漱、端屎端尿、擦身洗背、翻身,餵飯,這是護工每天的日常,她們用自己的愛心、耐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老人,老人們在護理院基本沒有發生過壓瘡。
  • 十歲男孩負氣離家出走 暖心交警耐心勸其回家
    2021年2月23日,一名小男孩因寫作業被母親批評了幾句,一氣之下竟離家出走,幸好被東光交警大隊三中隊執勤民警及時發現,經過民警的耐心開導後,小男孩被安全地送回至家人身邊。當天下午4點左右,正在治超站執勤的三中隊民警接到群眾求助,稱發現一名小男孩獨立在路邊徘徊。接到求助後,民警立即上前查看。起初,小男孩一言不發,只是用戒備的眼神看著民警,不願吐露原因,也不願意配合。
  • 南石人丨林炎增:細緻耐心用心,讓來穗人員在南石頭街生活更美好
    林炎增在南石頭街來穗人員和出租屋管理中心工作已經有十幾年,可以說是個很有經驗的來穗管理者。今年5月他開始全面接手該中心負責人的工作。這個崗位工作繁瑣,林炎增事無巨細,事事關心。他說:「只要我們把工作落實好做到位,來穗人員就會對廣州更有歸屬感,也能在這個城市生活得更加開心,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據了解,南石頭街出租屋百分之七十以上都集中在城鄉結合部。
  • 【柳南戰「疫」:最美逆行者】洛滿食藥監所韋政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說村民有方法
    本次疫情出現在節假日期間,洛滿鎮農村紅白事集體聚餐宴繁多,這給防疫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2月2日,韋政選接到北林村委良樓屯一起喪事集體聚餐報告,他一邊給村幹部打電話了解情況,一邊向鎮分管領導匯報情況,決定前往當事人家裡勸說取消聚餐事宜。他說:「勸說停辦喪事集體聚餐是我加入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以來第一次遇到的棘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