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的濟南突然降溫,外面天氣很冷,但何中華教授的小屋溫暖如春。乍一跟他相見,你就會感受到他渾身上下所散發的儒雅氣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謙遜地看著你,隨時準備聆聽你的想法,讓你感覺跟他相見,能夠把你心中所有有關哲學的問題與他探討,而事實也的確如此。
山大一直人才輩出。今天,你隨便抓住一名山大的學生,問他臧克家何許人也,他一定會給你繪聲繪色地講述那個傳奇般的故事:上世紀30年代,時任山大文學院院長的聞一多破格錄取一個數學0 分的考生,眾所周知,這個考生的名字叫臧克家。那種浮現在山大學子臉上的驕傲,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曉,山大破格錄取人才的傳統,不僅限於學生,也存在於師者。
「我是半路出家的,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是有點兒『傳奇』的味道吧。」直到今天,何中華依然能清楚地記起30年前那個初春上午溫暖和煦的陽光。山東省莒南縣委宣傳部的辦公室裡,一位素昧平生的陌生學者的到來改變了他的人生,那個人就是時任山東大學哲學系主任的周立昇。周立昇先生此行的目的明確,考察何中華,並表達將其調入山東大學工作的意向。
「因為事先未經聯繫,周先生一行的突然到訪,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沒有任何心理準備,所以深感十分意外。」何中華回憶說。這頗有鄉野尋賢者勸其出山入世開創一番事業的故事在當代就這樣真實地發生了。
或許,最讓何中華意外的因素,不是周立昇先生的突然到訪,而是自己的「出身」。「我沒有讀過大學,只是高中畢業而已。1978年高考落榜之後,在當地一家化肥廠就業,後來又換了幾個單位,如供銷社、縣委宣傳部。」是什麼引起了周立昇先生的特別關注?「因為從上中學的時候就愛好哲學,平時喜歡思考一些與哲學有關的問題。有了些想法,便訴諸筆端,遂寫成文章,投給有關刊物,像《國內哲學動態》《哲學研究》等專業雜誌。發表了幾篇文章之後,在學術界有了一點兒影響,被山東大學哲學系的老師們發現了。」何中華的回憶輕描淡寫,但是我們清楚,能夠讓一位一等學府的院系教授登門邀請,這需要怎樣的「一點兒影響」?
1987年6月,在周立昇先生的努力下,何中華正式調任山東大學哲學系任教。自此,何中華正式踏入學術圈,開啟了一條與此前迥異的人生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