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距離今年的清明節還有3天,大家是不是都在計劃假期掃墓了呢?每年清明掃墓期間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新聞:山林起火、蟲蛇咬傷、食物中毒.所以,以下這5件事,平樂人清明期間一定要注意!
掃墓祭祖燃燒煙花爆竹、焚燒香燭等,稍不注意就可能引發火災事故。雖然今年雨水多,清明期間平樂很有可能下雨,但預防火災仍然不能大意!
清明防火注意事項
一、祭掃應到指定地點燒紙、焚香、放鞭炮。焚燒完畢,要等餘火燃盡方可離去。應避免在樹林、草地和草垛附近焚香燒紙、燃放煙花爆竹。最好攜帶鐵鍬、水桶等滅火物品,以防疏忽造成突發著火。
二、在野外祭掃時,要嚴格遵守當地野外用火管理規定,切忌亂扔菸頭。
三、燒紙前,應清理乾淨燃燒點周邊的枯枝落葉等可燃物,斷絕燃燒媒介,並觀察一段時間確信死灰不能復燃後再離開。
四、自行駕車前往墓地掃墓時,切莫將車輛停放在消防通道上。
五、一旦突遇火災,要保持鎮靜,及時拔打119或110。逃生時,不要盲目跟從人流亂衝亂撞,要判明火勢,火苗燃燒方向,逆風逃生,果斷地迎風跑出火災包圍圈,切勿順風而逃。被大火包圍在半山腰時,應當使用溼毛巾遮住口鼻,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躲避不及時,應選在附近沒有可燃物的平地臥地避煙,不可選擇低洼地或坑、洞等容易沉澱煙塵的地方。
爬山的時候,看到那些洞口比較光滑的洞,不要因為好奇伸手去探,因為這樣的洞往往是蛇洞。另外,在春季,蛇喜歡窩在草叢裡曬太陽,市民踏青時最好避開草叢草堆。在草叢裡行走時,可以拿根棍子或者拐杖在前面不停地敲打、探路,免得誤踩到蛇。
如果不小心被蛇咬傷了,首先要看看傷口和蛇的形狀,如果傷口有兩個被牙齒咬破的洞,上下沒有均勻的牙印,而蛇的頭部是三角形的話,那它很有可能是毒蛇,要及時處理並馬上就醫。所以,記住蛇的樣子很重要,有助於醫生儘快做出診斷。
相對毒蛇攻擊這種「意外」,一些蚊蟲的攻擊則具有「普遍性」,而且有的危害還不小。比如隱翅蟲,一旦其有毒的分泌物粘到人的皮膚上,就會使皮膚起泡、潰爛。甚至有些蟲子,爬過人的皮膚,都會使人產生炎症,既痛又癢,讓人很難受。每年清明,很多醫院都會接診到這類病人。
因此,到野外掃墓、踏青時,需要加強防護,最好要穿長袖長褲,把袖子紮緊,儘量避免裸露手腳,防止蚊蟲叮咬;在臉上、脖子上等裸露部位噴灑花露水、風油精之類的防護用品,可驅趕蚊蟲。
隨著氣溫開始不斷地回升,野菜是長了一茬兒又一茬兒,於是,有不少人採摘嘗鮮。但是,有些植物與野菜長相相似,容易被人錯摘食用而導致食物中毒!
野蒜、魚腥草、馬齒莧、薺菜、白蒿、灰灰菜、龍頭菜、苜蓿這些都是無毒可食用的野菜,但是像曼陀羅、夾竹桃、烏頭、毒芹、蓖麻等因為其中含有一些毒性,就不可食用。如果對野菜不熟悉,特別是對剛冒出嫩芽的野菜更難辨別。對野菜不熟悉的人如果參加這類活動,一定要在採摘前做足功課,跟隨有經驗的人採摘,以防誤食。
有各類過敏史的患者,外出時要儘量避開花草,更不可隨意長時間去聞,一旦發生過敏應及時吃過敏藥、塗抹抗過敏藥膏並及時就醫。對紫外線過敏的患者通常會在春季初次受到較強日曬後發病,出行時應引起注意,在進行戶外活動時,要儘量穿長袖衣褲,還要攜帶防紫外線太陽傘,儘可能走陰涼的地方。
春日雨水多、氣溫上升
既是毒蟲蛇蟻開始活躍的季節
也是各種植物瘋長的時期
清明掃墓注意防火
也要注意防蟲蛇、防過敏、防食物中毒
來源:網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