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來,WWF一直致力於環保事業,已在全世界擁有將近520萬支持者和一個在100多個國家活躍著的網絡。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未來。為此,WWF在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確保可再生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推動降低汙染和減少浪費性消費上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WWF在中國的工作始於1980年的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保護,是第一個受中國政府邀請來華開展保護工作的國際非政府組織。1996年,WWF正式成立北京辦事處,此後陸續在全國八個城市建立了辦公室。發展至今,共擁有120多名員工,項目領域也由大熊貓保護擴大到物種保護、淡水和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森林保護與可持續經營、可持續發展教育、氣候變化與能源、野生物貿易、科學發展與國際政策等領域。
WWF組織了許多頗具影響力的環保活動,如地球一小時、溼地使者行動、搭建秦嶺大熊貓綠色走廊行動等,其中最出名當屬地球一小時活動。
始於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在雪梨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的20:30—21:30熄燈1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表明對全球共同抵禦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這邊是「地球一小時」 。2007年3月31日,當雪梨的標誌性建築雪梨歌劇院率先熄滅主體燈光後,一小時內吸引了超過220萬雪梨家庭和企業參加。隨後,該活動以驚人的速度迅速席捲全球,成為一項全球性並持續發展的活動。自2009年開始,每年的3月最後一個星球六晚上,一場全球上千個城市的「關燈接力」便會從紐西蘭開始,跨越全球24個時區,63個國家和地區的242個城市用短暫的黑暗來表達了對光明、可持續的明天的支持。
WWF還不斷推出多種各具特色的活動服務,如能讓公眾更方便參與活動而特意準備的交互式活動信息平臺熊貓動員令,以及便於志願者參加世界各地舉行的環保活動的熊貓護照。此外,WWF還利用趣味遊戲、精美壁紙下載、電子賀卡等方式,擴大其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環保事業中來。
基於眾多有影響力的環保活動的舉行和多種推廣手段的整合傳播,WWF已經成長為國際性公益組織的領軍者,在促進世界環保事業的路上越走越精彩!
2012年「地球一小時」推廣大使李冰冰和志願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