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山火終於撲滅,卻留下無數後遺症,給當地居民留下安全隱患

2021-02-08 俗夫論科學

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忘記這一起新聞事件:「一場大火,留下了30條英勇無畏的生命。」2019年3月30日下午6點,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發生了一起重大森林山火事件。當地消防部門接報後,馬上出動685名消防員前往事發地執行滅火作業。可是誰也意想不到,3月31日,一則悲痛的消息傳出:30名消防員在救火的過程中,不幸殉職。在犧牲的消防隊員中,有兩個是00後的。火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他們卻永遠回不來了。這消息使得不少人痛哭失聲。

2019年,一部名為《烈火英雄》的電影在國內各大影院上映,改編自大連7·16大火」真實事件。講述沿海油罐區發生連天大火,消防隊員們上下一心,共同對抗火災是感人故事。這部電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那兇勢滔天的火災,最讓人感動肺腑的是消防員們那種敢於奉獻、不畏生死的大無畏精神。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消防英雄存在,但是我們寧願不要這些英雄,寧願他們下崗,因為消防員沒了工作,即是表示著沒有火災發生,沒有火災發生,那麼大家都可安全、健康、快樂地生活著。但是現實是殘酷的,誰都無法阻礙火災的發生。

2019年7月份,澳大利亞洲如同往年那般,出現了一起起山火事件。剛開始,澳洲政府並沒有加大關注力度,因為往年澳洲都會出現山火,不過規模和火勢都比較小 很快就能撲滅了,所以不僅僅是政府,當地很多居民都沒有放在心上。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星星之火,真的可以燎原,一場持續了將近五個月的嚴重山火事件爆發了!

關注媒體消息的朋友們都知道澳洲山火的整個歷程:2019年7月份,澳洲出現了數起小山火;9月份,大火的形勢加強,禍及更多地區;9月份直到次年的1月份,山火持續燒了近四個月,從衛星圖片可見,幾乎整個澳大利亞洲都陷入一片火海中;次年2月初,澳洲下了大雨,火勢終於得到有效的抑制。

大火結束後,澳洲居民都有一種劫後重生的感覺,但是他們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因為此場山火讓他們損失太大了,留下來無數的後遺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我們便一起來了解一番。第一,火災過後出現了洪災,極有可能爆發瘟疫。眾所周知,澳洲山火能夠撲滅,天降暴雨是功不可沒的。可是火災之後的暴雨降雨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突破了幾十年來的記錄,澳洲多地出現了洪災,人們出入都成問題。

最可怕的還是瘟疫。因為大火的燃燒,奪走了大量生物的性命。劫後清理工作上未開始,很多動物的屍體依然放在野外,再經過洪水的浸泡,會衍生出很多傳染病。屆時是否會爆發瘟疫災難,那還不得而知。第二,溫室效應增強。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澳洲山火的燃燒,毀掉了1120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在燃燒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加強氣溫的升高。這樣的話,澳洲的氣溫會越來越高,山火爆發的機率會越來越大,這還一個死循環,難以使之斷裂。

總而言之,大火不僅僅毀掉了自然植皮,還會奪走我們珍貴的生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日常都需要小心翼翼,謹防火災的發生!朋友們,你們對此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吸毒者吸毒後會留下那些後遺症?
    大家知道,得了一些疾病之後,會留下後遺症,其實吸毒也同樣如此,也是會有後遺症的,大家一定要認清楚,否則帶來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尤其是一些精神上的後遺症
  • 山火肆虐!美國多地現紅色天空,當地居民:就像世界末日
    當天,加州舊金山的金門大橋在煙塵中若隱若現「今年的山火季節是創紀錄的一年,不僅是燒毀的總面積,而且加州歷史上最大的20場山火中有6場發生在2020年。」 據報告,大火已經摧毀了3900多座建築。俄勒岡全州超50萬人因山火被迫疏散當地時間8日晚大火直逼俄勒岡州多個城鎮的住宅區據當地居民描述周圍的空氣瀰漫著濃重的煙霧天空變成紅色
  • 我的世界:聊一聊MC玩久了,留下的那些後遺症!你中招了麼?
    《我的世界》玩久了,總該要留下一些後遺症的。
  • 四個月了,澳大利亞山火為何越燒越大?
    △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大廈2020年1月2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到受災嚴重的新南威爾斯州科巴戈鎮看望當地居民,遭到居民怒斥。△視頻來源:大象視頻居民之所以如此憤怒,是因為政府採取的應對措施,遠!遠!不!夠!
  • 一天連續撲滅三場大火,蘄春的民警和輔警們辛苦了!
    楚天都市報2月10日訊(記者付志林 通訊員塗清華)傍晚時分,連發山火,農村消防輔警連番作戰,餓著肚子和村民一起用樹枝撲火,2月8日,蘄春縣公安局彭思派出所成功撲滅三場山火。當日下午5時,蘄春縣彭思鎮五松村突發山火,蘄春縣公安局彭思派出所民警和消防輔警帶齊裝備火速趕赴現場,到達現場時,山火已經從山頂燒至山腰,一人多高的茅草燒得呼呼直響,火頭直撲山下民房。
  • 澳洲消防員與山火搏鬥 | 遊戲業界發起拍賣捐助
    澳洲山火肆虐至今,逾千萬公頃土地燒毀,數億動物葬身火海。萬計義務消防員冒著生命危險,日以繼夜與這場生態災難搏鬥。
  • 美國山火,「映黃」英國天空!
    目前,俄勒岡州內有近百處火情較嚴重的山火,當地官員表示已有近3000名消防員投入約36處山火的撲滅過程中,但滅火所需人員數量約是目前的兩倍。而在華盛頓州,截至當地時間11日上午,該州已經發生了至少14起山火,過火面積約為2400平方公裡。△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美國加州持續肆虐的山火,除了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其形成的煙霧更是給美國多地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甚至危及到居民健康。
  • 澳洲山火燒了近2個月,焚毀超80000公頃,1億多隻哺乳動物身亡
    澳洲保險委員會表示,火災導致澳洲旅遊業損失了近10億澳元,他們認為可能產生的索賠金額至少在7億澳元以上。今年2月份,澳洲山火基本結束,人們曾以為此類災難今後不會再發生。但沒想到的是,前不久南半球進入夏季後,由於受高溫天氣影響,山火又開始在澳洲捲土重來。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弗雷澤半島近期突發山火,並且火情正在急劇惡化當中。
  • 美國多地現紅色天空,當地居民:就像世界末日
    加州超1.25萬平方公裡土地遭山火侵襲已致12人死亡當地時間9月9日,在加州舊金山,煙塵遮天蔽日,天空仿佛被加了一層「橙色濾鏡」。雖是上午時分,但整個城市如同傍晚一般,不得不開啟街上的路燈。當地居民說:「就像世界末日,明明是白天,看起來卻像黑夜!
  • 澳洲真實街訪《流言終結者》第一彈丨「別擔心山火,這裡很安全,依然很美麗」
    ✕❐—                                    █████關鍵詞搜索:聽說澳大利亞的山火都燒到家門口了
  • 小區消防通道亂停車,存在安全隱患
    案例:某小區內的消防通道被私家車佔用,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小區居民多次向物業反映情況,均沒有得到有效處理和改善。
  • 澳洲大火燒了近6個月,無數動物慘遭毀滅,為什麼不人工降雨呢?
    今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就在我們與肺炎病毒做鬥爭時,澳大利亞的一場最大過火面積達一千多萬公頃的山火從去年9月開始燃起,直到現在仍沒有完全熄滅(不過最近火勢得到了很大的控制,估計離結束這場天災不遠了)從去年9月初算起,至今也快6個月了,這場山火總共燒毀的土地已經超過一千多萬公頃
  • 數千戶居民疏散
    卑詩省奧卡納根地區山火面積擴大,數千戶居民疏散或準備疏散。卑詩省內陸奧卡納根地區(Okanagan)一宗山火的面積不斷擴大,現已增至1,400公頃,至少一間房屋焚毀,數千戶居民已經疏散或接到疏散戒備通知。
  • 山火來襲!燃燒區域距離市區僅17公裡!國家消防局撲滅了阿德萊德山幾個城鎮的大火!警方逮捕縱火嫌疑人!如何在大火中自保!
    由於大火在變風和極熱中失控,整個阿德萊德山的居民在周日晚上撤離。大火開始於周日下午在斯科特河保護公園附近的櫻桃園。據報導有多個起火點。但坦率地說,在這類事件中,我們有一臺非常成熟的山火救援系統。」他告訴ABC Radio Adelaide。總理斯科特·莫裡森(Scott Morrison)今天上午向馬歇爾(Marshall)了解了情況,並表示將提供聯邦政府的力量對此次山火進行大力援助。莫裡森在坎培拉對記者說:「雖然現階段不需要。我們相信阿德萊德的撲滅山火能力,他們能夠超越一切,每個人都可以保持安全。
  • 奧卡納根這個地區山火擴大 數千戶居民疏散
    卑詩省內陸奧卡納根地區(Okanagan)一宗山火的面積不斷擴大,現已增至1,400公頃,至少一間房屋焚毀,數千戶居民已經疏散或接到疏散戒備通知。CTV該宗克裡斯蒂山路(Christie Mountain Lane)山火周二下午片迪頓(Penticton)東南面的斯卡哈湖(Skaha Lake)東側發生,在短短幾個小時內便從250公頃擴大到約1,000公頃。到周三,卑詩山火服務處稱,山火面積進一步擴大至1,400公頃。
  • 濫用冰毒會留下什麼樣的後遺症?
    那麼令人痛苦的冰毒後遺症是什麼?濫用冰毒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加速肝炎、性病、愛滋病等疾病的感染和傳播。
  • 高壓線旁建房,夫妻二人觸電身亡,留下3個可憐的孩子
    丈夫是89年的,妻子是93年的,都很年輕,如今留下三個小孩撒手人寰。實在是造孽呀!下面是網友提供的兩段視頻事發後,當地公安部門、醫護人員等相繼到達現場處理、救援。具體情況請以官方通告為準。類似事故近幾年時有發生,請廣大建房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光在高壓線旁建房要注意,還要認識到在高壓線下建房是違法行為。
  • 武警官兵連續奮戰13小時撲滅山火!
    △山火肆虐△ 火速搭建好水泵、管道進行滅火△ 山體陡峭,官兵們抓著樹枝保持平衡△ 官兵們「雲中漫步」18時,經過近四個小時連續戰鬥,山上明火基本撲滅,官兵們撤至山腳進行調整。當大家準備鬆口氣的時候,發現山上隱約有紅光再現,部分區域死灰復燃,官兵全然不顧疲憊、傷痛,再赴火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