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打工,我被騙了好多錢」

2021-02-25 批改網

每逢暑假,不少大學生紛紛打工。大學生打工,是其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之一,也是勤工儉學的有效途徑。

找份臨時工作,利用假期打打工,對於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

然而,近年來,隨著大學生校外打工人數的增多,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也不斷增加,大學生被騙的新聞屢見不鮮,辛苦工作了一個假期,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被騙走好多錢!

因此,為了增強童鞋們的防範意識,P姐為大家整理打工防騙指南,


一些非法的中介機構,抓住大學生缺少社會經驗又掙錢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額的中介費卻不履行合同,不及時地給大學生找到工作。對於中介機構要看清其是否有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介紹許可證》或進行網上查詢,了解其經營範圍是否與執照現相符(應看執照正本),最好到有資質、信譽好的中介找工作,而不要去小中介或參與個人組織的各類招聘活動。

對於自己滿意的崗位,在正式工作之前一定要確認用工單位是否具備法人資格,是否具備工商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是否擁有固定的營業場所。如果沒有合法的執照、固定的營業場所等,一定不要同意工作。


當用工單位以管理為名,收取一定數額的押金或保證金時,要謹慎,以防繳納後,被單位以各種名由扣留,不予返還。如果確實要交,應將費用的性質、返還時間等方面明確寫入勞動協議,以免被隨意剋扣。


本來是以銷售人員的名義上崗工作,公司卻讓應聘者如法炮製去哄騙別人,有些同學在高回扣的誘惑之下,甚至不惜欺騙自己的同學、親戚、老師和朋友。結果是騎虎難下,最終只得白搭上一筆錢,使自己的身心受到巨大傷害。同時,通過同學或朋友介紹找工作的學生,也要注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防止陷入傳銷陷阱。

當用工單位要求以學生本人的身份證等有關證件作抵押時,一定要拒絕,謹防證件流失到不法分子手中,成為非法活動的工具,證件的複印件也要謹慎使用。   


娛樂場所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常常有不法分子出沒。為保障人身安全,假期一定不要到酒吧、歌舞廳等一類的娛樂場所工作。


有些工作危險係數高、勞動強度大,如建築工地、機械零件加工等工作,容易發生意外,學生身體容易受到傷害,儘量不要從事此類工作。


一部分女生的自我保護和防範意識比較差,在對方約見時,不加考慮就去見面,有時會遇到危險。建議女生不要單獨外出約見,儘量不要在夜間工作,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和同學結伴外出工作。


有的個人或者小公司在網上發布信息,要求應聘者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工作,比如翻譯、創作等。然而學生從網上把郵件、創意等內容發過去以後,就會被告之不能採用,其實他們已經利用了學生的信息或智力資源,但是在網上很難取證。


假期外出不要貪圖車票價格便宜而乘坐沒有營運資質的車輛,不要乘坐超載車輛。


暑期打工的學生要遵守所在單位勞動紀律,單位規定不能去的地方、不能動的資料都不要去涉及,否則就有可能造成對用工單位的侵權。

 

/ 互動 /

這個假期你打算去打工嗎?

想做什麼工作?

相關焦點

  • 【微評】暑期打工,怎樣保障自己不被「坑」?——對暑期打工的學生,我想說~
    現在,青年學生
  • 杭州女學生暑期打工遇「奇怪」老闆:動手動腳,還收到老闆寄的私密包裹?
    不少大學生會參加暑期社會活動,包括暑期打工,杭州姑娘小林和小李通過朋友介紹,找了一份暑期工作,但是在工作中,兩個年輕的女學生遇到了,讓她們「不好意思」的事情。然後半夜的時候給我們發騷擾簡訊,說的也很噁心的那種,然後還說要包養我們、給我們買包包,就是給我們一個月一兩萬塊錢。
  • 紐西蘭暑假打工哪家強?學生常見打工行業工資對比
    今年暑期,很多學生走上臨時工作崗位,填補夏季勞動力短缺,也有不少機會可以掙到錢勤工儉學。以下我們做個小總結,現在學生暑期打工每小時的報酬大概是多少。零售業通常是學生們暑期打工首選,聖誕高峰期,大商店都會僱臨時員工來填補空缺。不過,今年因為疫情,大商店也接收了從其他行業流失的全職工人。
  • 我就被騙了5700塊,珠海刑警竟然用機器人幫我追到錢了!
    2020年12月,家住金灣的小周手頭很緊,有人打電話說,可以提供貸款,然後他就信了,一通手續費交了8000多塊,結果貸款的錢還沒到手。因為這些錢是分六筆轉出去的,所以從第一筆錢被詐騙開始算起,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天,他是接到詐騙電話的第二天晚上才發現受騙報警的。因為過了兩天才報警,他心裡涼了一大截,也基本不抱什麼希望。然而,世事難預料。
  • 暑假打工先看清這 6 個「兼職黑洞」
    暑期即將來臨很多學生想趁著暑假打工,兼職賺外快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和 " 黑中介 " 看準了在校學生缺少社會經驗
  • 爆笑段子:中國人在非洲打工是什麼體驗?網友:這邊的女的確實長得看不下去
    我一個朋友在10年的時候在衣索比亞打工時,被一幫劫匪給打死了,本來我是準備和他一起去的,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我沒去,也算是撿了一條命吧!
  • 打工、找工作請注意!這些"就業陷阱」,你得小心
    打工、找工作請注意!這些「就業陷阱」,你得小心畢業季到了,暑假也來了,各階段的大學生將走上街頭打短工,或步入社會參加實踐、踏上職場。然而,一些騙子卻盯上了他們並精心設下騙局!貼心的小編梳理了常見的打工陷阱,同時獻上破解方法。打工者們一定得注意防騙!
  • 打工收入:澳洲打工1周掙的錢,臺灣要1個月
    臺灣年輕人為何借錢也要出國打工度假?
  • 深圳打工女孩:我想回去相親成家,不想再在廠裡打工了
    那麼來自深圳某工廠打工女孩的心聲是怎麼樣的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卻是小雪最真實的心聲,爸!我想早點回去相親成家,不想再在廠裡打工了。原來小雪18歲剛滿就來到深圳龍華最大的電子廠打工,期間也有不少追求者,但是都被她拒絕了,原因很簡單,家裡人告誡她必須努力打工掙錢,家裡房子還沒蓋,再加上弟弟還要讀書,所以小雪非常省吃儉用,除了在廠裡面的花費,基本沒有什麼別的費用
  • 澳大利亞打工一年能掙多少錢
    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大家經常都能聽到出國打工這一說法。而對於大洋洲,去澳洲打工莫過於大家最關注、聽說最多的熱門話題。
  • 【警方提醒】double kill...宜賓高縣女子被騙後找「追損維權」詐騙團夥幫忙追損 結果又被騙了
    近日,在廣東打工的李女士回鄉後到高縣公安局報案稱自己詐騙了,辦案民警詢問其怎麼遭受詐騙的,李女士卻羞於啟齒,久久不肯透露。在多次追問後,李女士才道出:「2020年12月自己在廣東打工的時候曾在網絡上刷單被詐騙10餘萬元。」民警追問為什麼不在案發地及時報案,拖了這麼久才來報案。李女士說我其實不是來報刷單詐騙的。
  • 分享|我在微博購票被騙了800塊
    今天山楂在微博購票被騙了800塊。希望大家以我為例,引以為戒。
  • 網購口罩被騙的錢,可以這樣要回來!
    市民朋友如果怕被騙或者真的被騙了怎麼辦?此外如果真的被騙了市民朋友還可以通過這樣操作把被騙的錢要回來1. 點擊「我」——支付——錢包——帳單2. 找到具體那筆轉帳3. 對訂單有疑惑4.點擊「我」——支付——錢包——帳單2. 找到具體那筆轉帳3. 對訂單有疑惑4. 投訴商戶——新冠肺炎疫情相關詐騙5. 填寫相關信息——提交(如下圖,可點擊圖片放大查看)
  • 為什麼我是「打工人」 ?
    最近一段時間,「打工人」這個新詞在網上刷屏了。這種現象,是一種有趣的網絡「模因」。有的小夥伴可能要問:「人家工人招你惹你了?為什麼要打工人啊?」別誤會,小灰在這裡明確一下,「打工人」的斷句方式是「打工-人」,而不是「打-工人」。顧名思義,打工人既不是老闆,也不是拆遷戶,而是給別人打工的人。
  • 暑假打工積累社會經驗?結果被上了「生動」的一課!
    這段打工的經歷給他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社會經驗課,也值得廣大學生引起重視!通過同學介紹,方同學加了一個微信號,對方是一個中介,就向方同學和他表弟推薦了一份工作,說是一小時14塊錢,聽起來錢蠻多的,方同學和表弟「覺得該去一去」。就這樣,兄弟倆到當地一家塑料廠做起裝配塑料吸管的工作,但從六月底到七月初,他們只做了11天,就放棄了。
  • 【笑死人命】廣西來海口打工保安想當「A片男主角」 結果被騙5000元
    近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來海口打工的男子朱某,在街頭看見一則「招A片男主角」的廣告後,經不起「高片酬」的誘惑想應聘,結果被騙走5000元。警方提醒,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街頭野廣告不要輕信。 昨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來海口打工的朱先生告訴記者,他今年28歲,妻子在老家,他在海口一家單位當保安,工資收入一般。
  • 濟源一小學生用父母手機買遊戲「皮膚」被騙上萬元
    昨日警情1、思禮張村王某兒子網上免費抽獎遊戲皮膚被騙。
  • 【暑期實踐】讓愛心放飛,「晨曦」小分隊Start!
    7月1日,「晨曦」小分隊全體成員從寧波出發,前往本次暑期社會實踐地——東陽市湖溪鎮。圖三:「晨曦」隊隊長樓磊正在向負責人諮詢並記錄留守兒童基本信息 完成基本的接洽工作後,隊員們開始拜訪留守兒童家庭。他們看望的第一位留守兒童叫李佳億。剛接觸到她的時候,小女孩有幾分害羞。
  • 本以為到韓國打工月薪一萬六,結果是被騙去拔蘿蔔...
    小隨今天午休刷到一則新聞,實在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廣告裡說去韓國打工包吃包住月薪16000元,結果去了韓國不僅沒賺到錢,還因「打黑工」被遣返了...新聞裡的主人公老張今年50歲,之前曾有去新加坡打工的經歷。去年8月底,老張在楊某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條去韓國打工的消息,包吃包住,保底月薪16000元。
  • 日照已有多人被騙!趕緊提醒身邊的人....
    馬建軍是五蓮縣潮河鎮鳳凰莊村人,因身體有殘疾,不能外出打工,開了一個小賣店維持生活。他平時空閒時間較多,就經常玩微信做微商,多少賺兩個。前幾天,看到微信群裡有人宣傳推廣告賺錢,他就相信了,沒曾想最後卻受了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