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夜色中,市民戴著頭燈、扛著工具到林中捉知了
    
    圖為:清點「戰利品」
    
    圖為:夜裡十一點左右,就有人來收購知了
    
    圖為:抓獲的知了
    
    圖為:從冰箱取出知了準備下鍋
    
    圖為:漢江上秀麗的桃花島,是知了棲息的天堂
    16年來,每年的6月中旬到8月末,楊女士和向先生夫婦就會在傍晚時分,迎著夏日溫熱的晚風,去捉知了。
    在襄陽的桃花島,夏天裡,像他們這樣傍晚出來抓知了的人還不少。
    「知了平時待在土裡,等太陽下山了,它們就爬出來,上樹,準備蛻皮。」49歲的楊女士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這時候,一捉一個準。
    捉還沒有蛻變出翅膀的知了幼蟲,並不需要特別的工具,只用帶上手電筒或頭燈,拎個瓶子或者桶,裝點水,就能出發了。「如果說有難度的就是要找到它們,它們不是成群待著的,得一隻一隻找。」楊女士說。捉了十幾年知了,她知道往草木茂盛的地方去尋,「現在捉知了的人多了,比以前還是難找一些。」
    捉知了,主要是為了吃。在當地,知了是不少人眼中的美味,潘玉敏和老公秦慈坤都好這一口。
    也有人捉來後捨不得吃,賣掉賺錢。當地商販介紹,一斤知了的收購價超過50元,有的「能幹」人一晚上就能抓十幾斤,差不多能進帳千元。
    喜歡吃知了的人說,知了幼蟲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無汙染的高級營養品。不過,林業專家也開始憂慮當地的生態系統,過度捕捉勢必會影響生物鏈的完整——如果知了大幅度減少,鳥類也會跟著減少。
    圖/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
    文/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