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天熱事:捉知了--社會新聞-東方網

2021-02-08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夜色中,市民戴著頭燈、扛著工具到林中捉知了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清點「戰利品」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夜裡十一點左右,就有人來收購知了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抓獲的知了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從冰箱取出知了準備下鍋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漢江上秀麗的桃花島,是知了棲息的天堂

&nbsp&nbsp&nbsp&nbsp16年來,每年的6月中旬到8月末,楊女士和向先生夫婦就會在傍晚時分,迎著夏日溫熱的晚風,去捉知了。

&nbsp&nbsp&nbsp&nbsp在襄陽的桃花島,夏天裡,像他們這樣傍晚出來抓知了的人還不少。

&nbsp&nbsp&nbsp&nbsp「知了平時待在土裡,等太陽下山了,它們就爬出來,上樹,準備蛻皮。」49歲的楊女士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這時候,一捉一個準。

&nbsp&nbsp&nbsp&nbsp捉還沒有蛻變出翅膀的知了幼蟲,並不需要特別的工具,只用帶上手電筒或頭燈,拎個瓶子或者桶,裝點水,就能出發了。「如果說有難度的就是要找到它們,它們不是成群待著的,得一隻一隻找。」楊女士說。捉了十幾年知了,她知道往草木茂盛的地方去尋,「現在捉知了的人多了,比以前還是難找一些。」

&nbsp&nbsp&nbsp&nbsp捉知了,主要是為了吃。在當地,知了是不少人眼中的美味,潘玉敏和老公秦慈坤都好這一口。

&nbsp&nbsp&nbsp&nbsp也有人捉來後捨不得吃,賣掉賺錢。當地商販介紹,一斤知了的收購價超過50元,有的「能幹」人一晚上就能抓十幾斤,差不多能進帳千元。

&nbsp&nbsp&nbsp&nbsp喜歡吃知了的人說,知了幼蟲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無汙染的高級營養品。不過,林業專家也開始憂慮當地的生態系統,過度捕捉勢必會影響生物鏈的完整——如果知了大幅度減少,鳥類也會跟著減少。

&nbsp&nbsp&nbsp&nbsp圖/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

&nbsp&nbsp&nbsp&nbsp文/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凌燕

相關焦點

  • 「知了猴」還能吃嗎?明確了!
    >段子.新聞確定能吃了這下都放心了吧~~但是還有一事小編覺得也要提一提夏日炎炎,每到夜晚,無論是公園還是小區綠化帶內,都能看到手電筒燈光閃爍不斷,到處頻現抓知了猴「大軍」。很多市民在捉知了猴時,在園區綠地內或路邊的綠化帶中挖掘刨坑,踩踏花草,綠地被挖得一片狼藉,對綠化植物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損毀了園林養護工人的綠化成果。有些心急的「捉猴客」不是憑眼睛去「捉猴」,而是靠力氣去「挖猴」。
  • 「知了猴」「螞蚱」還能吃嗎?明確了!但是.....
    自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出臺後,網上就對「野生動物」出現了各種解讀,不少人懷疑,是不是連「知了猴」
  • 「知了猴」還能吃嗎?明確了!但是.....
    自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出臺後,網上就對「野生動物」出現了各種解讀,不少人懷疑,是不是連「知了猴」都不能吃了?
  • 知了猴到底能不能吃?山東明確了!但是.....
    自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出臺後,網上就對「野生動物」出現了各種解讀,不少人懷疑,是不是連「知了猴」都不能吃了
  • 在東營「知了猴」還能吃嗎?明確了!但是.....
    自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出臺後,網上就對「野生動物」出現了各種解讀,不少人懷疑,是不是連「知了猴」都不能吃了?
  • 實測武漢知了的叫聲!85分貝噪音像一群女人在吵架…
    就連樹上的知了也叫熱這一陣子,洪山區文治街北港小區一帶曾經吵得讓人難以入睡的蟬鳴聲,卻已經大幅降低,是立秋後知了少了?還是有什麼別的原因呢?今年這次公園大範圍除蟬行動,被周邊居民看到,於是才有了周邊居民請公園幫忙除蟬一事。不過暢繼周也承認,會鳴叫的蟬已經長成會飛的成蟲,這個時候捕捉要比翻土捉幼蟲時效率低得多,他們在周邊小區抓的蟬就是成蟲。晨報君看了他們抓蟬的工具,就是一根兩三米長的竹竿,竿頭有一團膏藥狀的膠。
  • 對不起,放過「海知了」吧!
    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
  • 龍口又到捉知了猴的時候啦,截流猴有毒嗎?真相!
    摸截流猴漸成童年記憶,沒逮過截流猴的夏天還叫夏天嗎!1、要洗乾淨,鹽水泡,油炸。
  • 大連民間美食:「油炸知了猴」好吃到流淚
    小編告訴你吧,他們在找知了的幼蟲——蟬猴,大連人叫它「知了猴」。小時候聽老人說「這東西蛋白質很高,對人體很有營養,用鹽水洗一遍,再用清水洗一遍,之後用油炸,黃稜稜脆生生香噴噴,味道沒治了。在坊間,有蟬猴勝似「唐僧肉」的說法。大連民間美食DIY油炸知了猴做法:先用鹽水洗一遍,再用清水洗一遍
  • 知了美味但要小心過敏
    知了美味但要小心過敏 浙江新聞客戶端 實習生 單心怡 記者 鄭欣慰麗水府前農貿市場裡知了熱銷      夏天的麗水太熱?那就來一盤知了壓壓驚!      夏天,在麗水,無論是農貿市場,大小型餐館,還是自家廚房,總有知了的身影。
  • 你們捉過了嗎?
    現在的小孩,玩具非常豐富,對於我而言,小孩候的玩具只有鄉村的小昆蟲:知了,禾蝦,土狗,筍蟲等。當然,還有我最喜歡的是土地裡的大頭狗:每當種地豆的季節,總喜歡用水去灌住在花生地裡的大頭狗!捉出來玩。你們試過了嗎?其實,大頭狗的洞是很容易找到的,只要看到地上有一小堆紅色的火柴盒大小鬆散的泥土突兀在那裡的話,搬開這堆泥土之後就能看到大頭狗挖出來的洞口了,你們留意過了嗎?看一下。
  • 別讓「海知了」消失!專家:再挖真就危險了!
    前兩天,《今日》連續報導了一些市民到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挖掘「海知了」的新聞。之前的畫面裡,可以看到有的市民一次挖了六、七十隻,甚至用桶來裝走。
  • 「知了猴」究竟能不能吃?明確了!
    有意者電話聯繫15318930030知了猴(金蟬)算不算野生動物?「知了猴」不在其中自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出臺後,網上就對「野生動物」出現了各種解讀,不少人懷疑,是不是連「知了猴」都不能吃了?
  • 本周網紅:「海知了」
    ▽沒錯,我就是最近在石老人附近出現的「海知了」啦!聽說我在青島成了網紅?有、有點害羞呢…如果你們實在是喜歡我們海知了不如等我們再長大一點、再長多一些!因為我們和對蝦、梭子蟹不太一樣我們要長大「成人」至少要兩三年……現在,我們還是小寶寶呢
  • 玩出趣 捉精靈這種事真的會上癮,不過我猜你還沒有下載吧!
    走,騎Stigo,出去捉精靈!一場說走就走的捉精靈之旅。▼▵ 捉精靈這種事需要速度遇到精靈要趕快停下來捉▼狗哥溫馨提示:不要在騎行時捉精靈!
  • 視頻訪談 商道縱橫共同創辦人兼總經理郭沛源談企業如何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主持人的話】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助力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4月 28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市環境保護局指導,由解放日報(上海觀察)、上海日報和東方網共同主辦的「綠色發展、共享未 來——企業社會責任(CSR)優秀案例評選活動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一種介於蝦和蟹之間的海洋生物
    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有市民組團挖「海知了」。對此,記者採訪了水產工程師,其表示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
  • 57歲TVB老戲骨被爆出婚外戀被正室捉姦:是在床上還是街上捉?
    其他不想講這麼多,這些是他和太太之間的事。(他們是不是分居?)這些這麼敏感的問題,要當事人答。」被指是「小三」的她說:「其實講真呀,在這行這麼久,什麼新聞都聽過,隨便吧!講好的要接受,不好的又要接受,不想回應了!大家都這麼大個人了,至於他們的問題,等他們自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