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倉鎮後吳村人聲鼎沸,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永康傳統的婚禮服飾、花轎、各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流行的民俗嫁妝,誰家嫁女這麼懷舊啊?仔細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是後吳村舉辦的一場別具特色,富有民俗風情的傳統中式婚禮在此上演,如此傳統的婚嫁儀式吸引了周邊數千人前來圍觀,那場面是相當的熱鬧,很多遊客都說這樣的婚嫁習俗已經好多年未見了。
當天下午,由鑼鼓隊、聘禮、婚轎等組成的迎親隊伍,在後吳古村的「存誠堂」出發,一路敲鑼打鼓沿著後吳古街來到了「新娘」家中。
上轎婆為新娘梳頭、唱梳頭歌、大舅抱新娘上轎、哭上轎、新娘落轎、新郎抱新娘走過用麻袋鋪地的路、最後拜天地,一系列傳統流程,以及精彩的表演吸引了吸引了眾多群眾的圍觀,紛紛拿起手機記錄下這難得一見的傳統婚禮。
禮堂裡新娘「扮上轎」忙而有序,文化禮堂外「發箱」隊伍整裝待發。時辰一到,在鼓樂隊歡快的吹打聲中,新娘穿霞帔、戴鳳冠、蓋上紅頭巾,被大舅抱上了花轎,新郎守在花轎旁歡天喜地娶親上路了。
從燈、服裝、婚轎等道具到望恭喜、討果子、送洞房、送新郎、送貴子的婚禮流程都最大化地恢復了傳統的婚嫁習俗。
後吳村黨支部書記吳世媚告訴記者,這個流程按照是按照永康以前的習俗,根據上輩留下來的來進行。
非遺中心主任呂美麗表示,現在提倡「文旅」結合,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遊的靈魂,讓遊客到後吳村了解永康的文化,把永康的文化帶回去,宣傳出去。
這樣的傳統婚禮是否勾起了你的回憶呢?快來留言討論一下吧~
記者:應秀蔚 施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