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鄉愁】坳上趕年會:千年古村年味濃

2021-02-22 蘇仙發布

點擊上方↑↑↑「山水名城美麗蘇仙」藍色字樣,關注我們。

蘇仙區官方主辦的對外宣傳、信息發布、政務公開及民生服務綜合性平臺


1月31日,千餘名遊客湧入湖南省最美古村——蘇仙區坳上古村,一場充滿兒時回憶的趕年會開始了。區領導首小翠到現場參加活動。



坳上古村張燈結彩,58棟清代風格、傳統磚木結構的房屋裝扮一新,紅紅的對聯洋溢著滿滿的喜慶。遊客穿行在青石板鋪成的巷子,欣賞古村美景,品嘗特色小吃,感受千年古村濃濃的年味。

磨豆腐、做套花,坳上古村特別設置了特色年貨製作體驗區。遊客不僅有得看、有得吃,還能親身體驗製作年貨的樂趣。


在套花體驗區,遊客們饒有興致挽起袖子,拿起粉團,在村民的指導下,有模有樣地搓條子,捏套花。做套花看似簡單,但對於從沒幹過這活的人,那手中的粉團怎麼都不聽使喚,捏出來的套花,形狀各異,惹得周圍的遊客哈哈大笑。自己做的套花,還可以馬上炸出來吃。村裡一位負責炸套環的老人一刻都沒閒住。來自廣東的遊客陳女士把自己做的套花交給老人,叫他幫忙炸熟。看著自己做的套環在油鍋中冒著泡,陳女士臉上滿是期待。不一會兒,套環炸熟了,陳女士大大咬了一口,臉上掛滿成就感。

另一邊傳來的歡笑聲,吸引了遊客。原來,大家在體驗用石磨磨豆腐。現在,用石磨磨豆腐很少見了,但坳上古村的人們仍然保留著這一傳統。好奇的遊客輪流上去磨幾把,還不忘拍照與朋友分享。來自城區的8歲小遊客王靜興致勃勃磨了幾把,她說,原來我們吃的豆腐是這樣磨出來的,磨豆腐真不容易。一旁,王靜的父親告訴我們,如今城裡長大的孩子,大多沒有見過這些東西,體驗過這些年味,閒暇時,帶孩子出來感受一下古老傳統的年俗年味,很有意義。

在湘南地區,傳統打爆米花是許多人童年甜美的記憶,但現在幾乎看不到傳統打爆米花了。在坳上古村趕年會上,傳統打爆米花,吸引了一撥又一撥遊客前來觀看。爆米花打好後,緊接著做糖花,鬆軟美味的糖花,讓人垂涎三尺。

在村口的特色年貨交易區,套花、粑子、花根、糖花、毯皮、紅薯皮……各種傳統年貨,吸引大量遊客駐足購買。湖北的遊客朱先生一邊挑選年貨一邊對記者說,這裡的古村很美,年貨很有地方特色,在湖北都吃不到。他要多買些回去給親人朋友嘗嘗。

凜冽的寒風和大雨絲毫沒能阻擋遊客熱情的腳步,越來越多遊客湧入坳上古村。在特色年貨交易區,村民李先生準備的600餘斤套花很快銷售一空,他數著手中厚厚的「收入」,開心地告訴記者,以前賣套花,要挑到30餘裡的城裡街上,現在好了,遊客上門,到家門口來買。說起趕年會的火爆原因,他說,村裡這幾年越來越重視對古村落和傳統習俗的保護,去年,坳上古村被評為「湖南最美古村落」,坳上古村的名氣越來越響,他對坳上未來發展鄉村休閒遊充滿信心。

據悉,趕年會當天,銷售各類飯茶2000斤,肉類1880斤,冬筍800斤、雞鴨200餘只,是坳上村自被評選為最美湖湘後第一次迎來大規模的遊客潮。

相關焦點

  • 小工區,年味濃|春節特輯⑧·工區年味
    但是春節期間我們每個工區或是值守點都需要留下堅守崗位的人他們雖不能回家過年但在工區年味也不能少貼春聯、貼福字,迎新春接福慶,忙活的不僅僅是增添新春佳節的喜慶氛圍,更是以行動來開啟新年的美好祝願。我們新職工爬上爬下掛燈籠貼春聯,老師傅則化身大廚張羅起工區的年夜飯,一道糖醋鮮魚十分應景,那酸酸甜甜的口感配上那讓人垂涎三尺的喜慶色澤讓我們工區的年夜飯年味十足。中國人講究圓滿,生活圓滿,家人圓滿,工作圓滿。圓鼓鼓的豆腐釀和蛋餃,是我們對過去一年的總結,更是對新一年的期許!兄弟們,一起動起來!
  • 時間每臨近春節一天,年味就越發的濃厚一點,鄉愁也就更深一層
    時間每臨近春節一天,年味就越發的濃厚一點,鄉愁也就更深一層。過年已經不到兩星期了,郵箱裡的投稿,已經快要被年味給塞滿了。說起過年,首先想起的還是味蕾上的感覺。小時候,我們盼過年。因為只有在過年時分,我們的物質才稍微那麼豐富一些。
  • 正陽:「果子」香 年味濃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玉榮2021年2月3日,記者走進正陽縣寒凍鎮集市,看到到處是銷售傳統糕點「果子」的攤點和店鋪。集市上瀰漫著「果子」的濃香,讓人感到濃濃的年味。「我家世世代代做糕點,我已經是第五代了。」 今年54歲的孫新義一邊忙著給顧客挑選糕點「果子」一邊高興地說,寒凍鎮的「果子」是方園附近出了名的好吃,年年過年生意都很好。
  • 【家在郴州】尋找年味 桂陽觀山村:手工肉圓子印記濃濃鄉愁
    千年古樹巍然屹立,折射著古老與滄桑,青瓦石牆蛻變成整齊劃一的小洋房,激增著村民們幸福感指數。隱藏在山水間的大別墅,敞亮平坦的大馬路,自從有了新農村建設的好政策,挨家挨戶就住上了大房子,這裡每一天都會發生著不同的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觀山村年夜飯飯桌上,一盤盤香噴噴的肉圓子。
  • 民居穿上「防火衣」 古村消防不用愁
    近年來,流坑古村累計投入1600多萬元,建成了全省首個微型消防站,防火工作走在全國同類古村前列。村民住在「文物」裡流坑村歷經千年。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國傳統村落」。該村現存明清傳統建築及遺址260處,被專家譽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縮影。
  • 濃濃年味,淡淡鄉愁!我的商城,我的家!
    ☀ 一個有思想,有態度,有深度的平臺☀ 關注緣在商城,了解商城最新資訊☀ 回復」消息「可以查看以前的精彩內容☀ 回復」點歌「可以為你的親朋好友送上你的祝福☀ 回復」封面「終於熬到年三十晚上,年味更足了,貼對聯,貼門神,放鞭炮,給灶王爺添供品,到了團圓的時刻,到該吃年夜飯的點上,弟兄們都要各自在自己家做好一盤菜,領著媳婦、
  • 慶餘年丨橘子:趕年集
    一翻日曆才發現進臘月門了,年隨著今冬一波波的寒流竟悄無聲息地來到了家門口。近些年來總感覺過年的滋味兒越來越淡,或許是年齡的增長,內心本能的恐懼和抗拒著歲月的流逝;也或許是生活節奏的日益加速,人們早已沒有了那份虔誠的等待和期盼的耐心,期盼一件新衣,期盼一頓美餐,期盼過年的那份敬畏和神聖……小時候的年,一進臘月門,村子裡就會時不時地躥出一兩聲鞭炮聲,清脆的響聲迴蕩在上空,淡淡的煙硝味隨風飄散。
  • 漳州龍海市埭美古村:古厝人家新時光
    2015年8月,福建省漳州市埭美古村夜晚,燈光點點映照「棋盤式」布局,勾勒出傳統村落之美。
  • 舌尖上的年味 抹不掉的鄉愁 大埔美食受熱捧
    今天記者帶您一起來品嘗「大埔年味」•••  【現場聲:算盤子是我們大埔的小吃,形狀像算盤珠子,是炒的,比較香……可以可以,來一份。】  【遊客:大埔小吃比較有特色,吃了南瓜餅、算盤子、梅菜扣肉,還有醃面。】
  • 嶽西道元古村:原汁原味鄉土民情任你採擷
    道元古村景區總經理王春生向記者介紹景區發展情況   道元古村景區位於生態示範縣——安慶嶽西縣黃尾鎮雲峰村馬園組,距離G35高速黃尾出口僅17公裡,交通十分便利。道元古村景區總經理王春生告訴記者:「我們在保護道元古村的前提下,適度旅遊開發,為的就是讓這種生產生活方式再延續,讓遊客看到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感受淳樸善良的鄉裡鄉親,體會炊煙一樣美麗的鄉愁。」
  • 街頭巷尾年味濃 橋頭紅紅火火迎新春!
    隨著新春佳節臨近,橋頭的街頭巷尾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呈現出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今年橋頭的春節氛圍布置主要是通過道路燈飾進行裝扮,利用中式傳統燈籠來營造春節喜慶、熱鬧的氛圍,寓意春回大地,送福到家。在橋光大道道路兩旁的燈柱上,大紅燈籠高高掛起,一派紅紅火火的景象。
  • 【「年味」徵文155號】楊鳳鳴:臘月裡趕大集
    臘月裡趕大集楊鳳鳴小時候(1949年—1953年,我十歲—13歲),一進臘月,放寒假,我就願意跟著父親輪圈趕大集父親是賣百貨的小商販,逢集必趕。在我們老家周邊,有新軍屯集(每月1.6)、韓城和小張各莊集(每月3.8)齊坨集(每月4.9)。父親騎著車子,後馱架兩側馱著大鐵欄筐,裡邊裝滿貨物;馱架上是一個大貨包。到集市後,就把寄存的貨架子(大約2米)取來支好,擺上各種貨物出售。
  • 家鄉年味:血腸
    春節將至,這年味也是越來越濃了,年味是舌尖上無法忘懷的家鄉味,更是承載著無限鄉愁的美食,有街頭巷尾叫賣的餈粑,還有小攤上冒著熱氣的一碗米粉,這些美食或許並不起眼,但足以打動你的味蕾,喚起你內心深處的家鄉記憶。
  • 舌尖上的年味,長平美食——「眼鏡花」
    臘月二十七就是農曆12月27日,過年的前夕,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採購。與平日以購缺賣餘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都年味十足。今天我們來看一看落星村的年味。
  • 鴻福壹品:尊享禮遇,共享年味
    中茶·黑茶年禮推薦來襲,鴻福壹品,尊享豪禮,非凡品質,精巧設計,成就國禮中茶年味驚喜。鴻福壹品將京劇中武生及旦角的臉譜文化作為紋樣,特色鮮明;武生紋樣代表的散狀茯茶滋味甘爽,旦角對應的工夫紅茶芝蘭香獨特,一禮兩味,東方雅集。
  • 【壽陽年味】炸三道、掛燈籠, 張燈結彩迎新春
    農曆小年一過,春節的腳步更近了,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熱熱鬧鬧置辦年貨,城市鄉村喜慶祥和、年味濃鬱。時代和社會在發展變遷,春節代代傳承的文化基因與精神密碼融匯於民族血脈和我們的精神家園。年俗在傳承在流變,美好記憶和美麗鄉愁總是縈繞心頭,人們祈盼山河無恙、闔家幸福團圓一如既往,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不曾改變。  這幾天,在縣城置辦年貨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 成都情 · 幸福年 | 給大運會核心場館建設者送上「成都味」暖心餐
    小年至,年味濃。為了向過年期間仍堅守崗位的一線建設者致敬,紅星新聞聯合必勝客發出新年問候,在2月4日小年中午,向鳳凰山體育公園一線建設者們送去14類共計500份「成都味」暖心餐,表達新年祝福。回鍋肉、青椒肉絲、芹菜牛肉、幹豇豆燒肉……品嘗完由皇城老媽壩調廚房提供的地道成都味,再提上沉甸甸的由正大集團提供的雞蛋禮盒、各味蒸餃、玉米布丁酥,以及由新希望集團提供的牛奶,千麥醫學的工作人員們表示十分滿足,「雖然今年不能回家過年,但提前感受到大家對我們的關愛,心裡十分溫暖。」
  • 呂梁山裡年味濃(圖)
    山西呂梁山裡年味濃。向山神敬獻供品、恭誦祭文、祭拜山神。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會立鄉河西莊村村民開始「祭山神」的傳統習俗。傳統民俗表演 楊傑英 攝    2017年,呂梁全力攻堅深度貧困,大力推進產業扶貧、生態脫貧、易地移民搬遷、轉移就業,增加扶貧投入,出臺了一系列扶貧政策,實現貧困村幫扶全覆蓋。
  • 濃濃年味湧淮南 「大美淮南」俏新春
    ▲田家庵區鬧市區,市民們走出家門休閒放鬆,感受濃濃的年味,樂享春節假期。▲田家庵區鬧市區,市民在遊玩,感受年味。▲田家庵區鬧市區,市民在遊玩,感受年味。▲裝扮新年味濃。
  • 新年年味,從一盆年宵花開始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