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郴州】尋找年味 桂陽觀山村:手工肉圓子印記濃濃鄉愁

2021-02-27 家在郴州欄目

有著600多年歷史的桂陽縣方元鎮觀山村,以村立半山腰,能觀全部山林而得名。青山環繞,秀水縈迴,群山遍嶺的杉樹林,是給我們最深刻的記憶。千年古樹巍然屹立,折射著古老與滄桑,青瓦石牆蛻變成整齊劃一的小洋房,激增著村民們幸福感指數。

隱藏在山水間的大別墅,敞亮平坦的大馬路,自從有了新農村建設的好政策,挨家挨戶就住上了大房子,這裡每一天都會發生著不同的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觀山村年夜飯飯桌上,一盤盤香噴噴的肉圓子。

如果在坳上古村,孩子們是吃著套花長大的,那麼肉圓子,就是觀山村的孩子們記憶深處最強烈的味道。我們對於食物的掛念,多半是因為思鄉和懷舊,還有童年成長的影子,在觀山村,肉圓子是父母對孩子們最深的惦念。

今年80歲的曹奶奶正在準備過年的肉圓子,肉圓子是觀山村家家戶戶過年必備的菜餚,辛苦一年的曹奶奶,快過年了也沒閒著,在她看來,每年親手為兒女們做一頓香噴噴的肉圓子,是再高興不過的事了。

桂陽縣方元鎮觀山村村民 曹拾良奶奶:

圓子就是代表圓圓滿滿,你家有圓子走運了。


做圓子首先原材料很講究,選上一塊肥瘦合適的前腿豬肉,洗淨後剁成肉泥,和上食鹽、胡椒、雞精、生抽醃製半小時以上。

「懶散」的肉泥,在曹奶奶勤勞雙手的敲打下,不一會兒排成了一列列圓滾滾的肉丸軍團,蓄勢待發。平日裡鄉親們各自忙碌著,一到快過年,每家每戶都會不約而同做起肉圓子,年輕時曹奶奶過得很是清貧,能吃上一頓肉都是奢望,回想起60年前吃第一口肉圓子的味道,曹奶奶還記憶猶新。

都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同樣,美味的肉圓子也來之不易,除了選用新鮮的原材料,調漿這一環節更不能馬虎。要做出緊實有彈性的肉圓子,10個鴨蛋1個雞蛋是最完美的比例,但要凝聚成麵團,還得請上最「粘人」的麵粉,在日久年深的摸索裡,麵粉的量倒多少,曹奶奶心中自有一桿秤。

在廚房的另一端,燒紅的土茶油已經等候多時,一個個被麵粉包裹的肉圓子經過特製小勺子定型,待曹奶奶一聲令下,開炸啦!

不一會兒,一個個色澤金黃、渾圓飽滿的肉圓子浮出油麵,宛如一朵朵綻放的蓮花,香酥甜蜜的味兒撲面而來,順著窗戶飄向了隔壁家裡,招來了嘴饞的熊孩子,剛出鍋的肉圓子帶著熱氣立馬鑽進了孩子們的嘴裡。

地道的觀山肉圓子之所以與眾不同,就在於肉丸表面這層薄薄的麵皮,看起來如同一粒含在龍嘴裡的寶珠,金光四射,香氣誘人。正因如此,肉圓子也象徵著全家團團圓圓、大富大貴。

製作好的肉圓子,想要端上年夜飯的餐桌,還得經過第二道工序。做法很簡單,直接放水煮熟,撒上蔥花或者加入白粉絲一塊煮就可以上桌啦!肉圓子經水煮後,肉丸子和殼不粘連,完全分開,外皮蓬鬆滑嫩,肉丸緊實Q彈,一口咬下去蛋香、面香、肉香在嘴裡同時釋放,相互交融,刺激著觀山村每位村民的味蕾,令人回味無窮。

在這裡,肉圓子的個數也有說法,每桌不多不少正好24顆,按照農村宴請的習俗,每桌坐8個人一人3顆,象徵著三多,多財多福多壽。在這「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觀山村,吃上一口肉圓子,溫馨的年味兒勝過一切美味佳餚。

相關焦點

  • 年味美食之: 紅薯糯米圓子
    是在外遊子無法割捨的鄉愁。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快要來了,家家戶戶開始忙碌,各種各樣的美食寄託了人們對新年的期盼。尋著這縷「香」愁,找回舌尖最初的味道。年味究竟是什麼 ? 我想,年味兒應該是刻在記憶深處的各色美食,是年三十媽媽給每個孩子分發的新衣服,是震耳的鞭炮聲,是爸爸祭祖之後一家人其樂融融的那一頓團圓飯...
  • 濃濃年味,淡淡鄉愁!我的商城,我的家!
    終於熬到年三十晚上,年味更足了,貼對聯,貼門神,放鞭炮,給灶王爺添供品,到了團圓的時刻,到該吃年夜飯的點上,弟兄們都要各自在自己家做好一盤菜,領著媳婦、記憶中的東西總是讓人難以忘懷,就像舊掛曆偶爾還想去翻翻,去尋找一下逝去歲月的回憶。
  • 新橋菜市場,遇見遺失的年味.
    年味,其實就是踏實的味道。親人在身邊,新衣身上穿,食材堆滿桌,踏實。
  • 【就地過年 教你做菜】山粉圓子燒肉,讓你咽口水的美食
    為讓天南地北的異鄉人在池州感受到濃濃年味本微信公眾號推出特別策劃《就地過年 教你做菜》欄目每天教你做一道菜用一道道充滿地方特色的美食讓你留池的日子年味不減但池州人卻發揮了獨特的創造力,用它做成圓子,燴上五花肉,形成這道池州廣為人知的地方菜——山粉圓子燒肉。1.先要將水燒開,然後將幹山粉下鍋、炒熟,快速拌勻,不能爛,也不能硬,要柔韌筋道恰到好處,直到看不見白色的粉子顆粒再捏成扁圓狀。2.然後將和好的成透明狀的粉條用手做成圓子備用。
  • 有家的味道,鄉愁,便不再愁
    說起家的味道,注重家庭的美國人也有很多美食,包含著濃濃鄉愁。Barbecue spareribs 德州燒排骨整條肋排,肉厚多汁,表面又充滿了濃濃的醬香與焦糖香,將肉的香味完全釋放了出來。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家鄉美食給人的感受其實是一樣的,當你品嘗家鄉美食的時候,一方面勾起了你對家的思念,另一方面其實也緩解了一部分你的鄉愁。品嘗著正宗的家鄉美食,你的身體可以得到全面放鬆,美味是持久的。
  • 「黃州的年味,藏在街頭巷尾和菜市場裡」
    1『  黃州的菜市場 年味還在  』在黃州想找找年味,就去菜市場轉轉,和居然之家一街之隔的金橋菜場,清晨依然人聲鼎沸,自金橋菜場改造後,裡面鋪子都規整了不少,附近的居民剁魚剁肉、灌香腸也會選擇來這裡,往深處走,還能尋見年味和熱鬧。
  • 【特產】傳統手工糕點坊裡的濃濃「年味」
    「我們進入臘月就開始製作過年備貨的糕點了,因為是手工製作,當天製作的基本都能賣光,一天能賣出三百斤左右。」張秀琴告訴記者。進入臘月後,人們拜訪親戚朋友,村裡定親和婚宴漸多,對糕點的需求很大,張秀琴一家都是四五點就起床開工,忙到晚上九點才結束,「遇到幾家定親宴,一下子就預定幾百斤的糕點,我們做了幾十年的傳統老字號,哪怕過年不休息也不能耽誤人家的事兒。」
  • 年味濃濃的老街 但我對紅湯牛肉麵有句話要說
    年味濃濃的老街
  • 燒一鍋虎皮鵪鶉蛋配肉圓子,色澤誘人隔著屏都聞到香,又一道年夜飯大菜學到手了
    荸薺,又名馬蹄、水慄、烏芋、菩薺等,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
  • 熙熙攘攘紅紅火火,武宣街頭的濃濃年味!
    時光荏苒,匆匆又一年年,很多人說年味不見了,現在可以網購,隨時隨地,想要的年貨只需要動動手指,就可以送到家。(鄭孟春攝)如果說過年是一種儀式那麼年貨則是這個儀式的載體武宣的年味就在年貨大街上臨近年的這幾天武宣已經是滿大街的人人人人人了!
  • 時間每臨近春節一天,年味就越發的濃厚一點,鄉愁也就更深一層
    時間每臨近春節一天,年味就越發的濃厚一點,鄉愁也就更深一層。過年已經不到兩星期了,郵箱裡的投稿,已經快要被年味給塞滿了。說起過年,首先想起的還是味蕾上的感覺。小時候,我們盼過年。因為只有在過年時分,我們的物質才稍微那麼豐富一些。
  • 「溧水味」的年,真香!
    不要怕,去秦淮源頭南京溧水過大年逛燈會、賞梅花、採草莓、品農家菜……用年味延續你的喜悅,緩釋你的悲傷讓您真正感受一次「溧水味」的年!天生橋風景區開展「天生送福·『豬』事順利」活動,入園不僅可以拼手氣搶新年紅包,更有財神大巡遊,隨機贈送新春好禮;大金山風景區真人CS、雷射打靶、霹靂炮等軍事項目半價體驗讓遊客玩個過癮;紅色李巷「迎豬年·好運旺」「寫春聯·送祝福」「開油鍋·賀新年」「蒸米糕·包糰子」「唱紅歌·贏大獎」,讓遊客感受濃濃年味;涼篷下的炸油果、磨豆腐、蒸米糕、打餈粑、做青團、製作手工冰糖葫蘆惹得孩子們口水直流;
  • 【鄉愁是一碗「呼啦湯」】十年地鐵老員工心目中的年味兒
    《呼啦湯》        我的老家在蘇北農村,2008年來到上海地鐵十號線吳中基地做保潔員,快10年了。        狗年的春節,越來越近,睡夢中又聞到了呼啦湯的味道,這是老家過年時節,父母要親手用土灶大鍋熬製的湯。從小喝到大,不管走到哪裡,任何美味佳餚都無法取代的一種味道。
  • 家在哪兒,年味就在哪兒
    春節是屬於全體中國人的團圓契約同時也是屬於自己內心的年味記憶我們心中的年味
  • 故鄉的冰糖葫蘆 | 尋 • 年味故事之七
    深夜翻動著朋友圈;看見一篇關於「尋年味」的公眾號,描寫著對年味尋找的記憶。勾起了我對兒時的記憶,依舊還是那麼的深刻,那時候經濟條件還沒有現在的這麼豐富,天氣也特別特別的冷,冷到什麼也不想幹,冷到特別想吃東西,但是也只有這麼冷的時候,才會有一種要過年了的感覺。所以,改一下那句廣告語:「天氣寒冷的時候,和冰糖葫蘆更配哦」。
  • 蘇河醃缸豆徵文:讓一碟醃豇豆勾起了鄉愁
    圖:黨智華夢回牽繞的是那遙遠的故鄉,念念不忘的是家鄉的味道,一碟醃豇豆可否解一絲鄉愁。吃不完的地缸豆會把個頭飽滿,沒有蟲眼的挑出來,清洗乾淨,再進行晾乾,然後開始醃製。那個時候每家每戶都有一個醃菜缸,醃菜缸成為了每家每戶的固定資產,我們家的那口老缸應該是灣裡醃製時間最長的。醃製所用的鹽巴也是有要求的,不能用日常生活吃的加碘細鹽,要用那種很粗的鹽,另外缸裡與鹽辣椒、鹽菜、鹽紅薯杆的擺放都是很有講究的,最後還要用鵝卵石壓嚴實,以免跑味和腐爛。
  • 手工糖:傳遞的是年味 傳承的是習俗
    在石泉縣,製作手工糖,是一項傳統年俗,也是很多人對年的味覺記憶。每年快過年的時候,不少家庭都會自己動手做糖。
  • 五峰年味,就是媽媽準備的那些菜……
    有你想吃的豬頭肉和豬蹄子嗎?還有那些媽媽、奶奶做的豆腐圓子、糯米圓子、洋芋糕、魔芋豆腐……過年怎麼能沒有豬頭肉呢!
  • 大同餅家帶著手工傳統年貨來了!老四會獨特的年味記憶!
    37年老字號餅家——大同餅家推出純手工油角、蛋散供大家選購用料足,純手工,花生油,傳統的味道!即日起,轉發此信息到朋友圈到大同餅家充值會員卡充值100元即送20元轉發併集贊滿18個同樣帶著年味的還有蛋散,小小個的樣子十分討喜,酥脆金黃的表面還有芝麻,看著十分心動。
  • 家鄉年味:血腸
    春節將至,這年味也是越來越濃了,年味是舌尖上無法忘懷的家鄉味,更是承載著無限鄉愁的美食,有街頭巷尾叫賣的餈粑,還有小攤上冒著熱氣的一碗米粉,這些美食或許並不起眼,但足以打動你的味蕾,喚起你內心深處的家鄉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