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糖:傳遞的是年味 傳承的是習俗

2021-02-19 石泉融媒

在石泉縣,製作手工糖,是一項傳統年俗,也是很多人對年的味覺記憶。每年快過年的時候,不少家庭都會自己動手做糖。新春走基層,記者帶您去看看石泉的手工糖。

鄭詩蓮是石泉縣池河鎮明星村村民,每年都會自己做糖。眼看就快過年了,鄭詩蓮一大早就開始熬糖。這種糖都是提前用紅薯、麥芽熬好的,冷卻後成了硬塊,現在又重新加熱,熬成糖漿。

石泉縣池河鎮明星村村民 鄭詩蓮:熬糖開始是清水,熬到要好了,熬到百分之八十的,沒有水分了,這下就翻那種碎花,最後就是糊豆兒那樣,最後老的時候就鼓這麼大的的泡,這你就趕快下鏟子攪,攪幹了這下那個翹起來了,你用手指一敲,脆了,這下就摻糖。

待糖漿熬到恰到好處時,就把炒好的芝麻和花生按照一定比例拌進去,拌勻後趁熱放進模具裡壓塊,晾涼後再切片。工藝看似簡單,但每一步環環相扣,不僅要快,還要把握好火候。

石泉縣池河鎮明星村村民 鄭詩蓮:把芝麻舀在鍋裡面,芝麻、花生弄在裡面一起,混合到就摻(做)了。你要慢了冷了,它就不行了,粘不攏了,鍋下面還要有點火,要有熱氣,火不能大了,大了燒糊。

和很多家庭一樣,鄭詩蓮家做的手工糖也有芝麻糖、花生糖、凍米糖、米花糖等很多品種。雖然現在市場上各種糖琳琅滿目,但這種手工糖吃起來脆而不碎、甜而不膩,帶著年味記憶深深紮根在石泉人心中,永遠有著一席之地。

顧客 譚順才:每年過春節的時候,我就要到她家裡來買上十斤糖,他那個糖吃著口感好,又脆,而且味道好。

顧客 譚秀陽:我最喜歡吃芝麻糖,因為它又香又脆,有一股焦糖的味道,非常讓我喜歡。今年我打算讓爸爸給我買一些吃。

過去物資匱乏的年代,過年時,手工糖就是最好的待客零食,幾乎家家都會做一些。那份鬆脆和香甜,是許多人甜蜜而溫暖的惦念。隨著經濟發展,食品供給越來越豐富,做糖的手藝在很多家庭已經失傳。但鄭詩蓮還是堅持每年做糖,這不僅是一項家庭收入,也是對傳統年俗的堅守。

石泉縣池河鎮明星村村民 鄭詩蓮:我們做糖做了二三十年了。我還是希望我們這一代做了,希望後面的不管哪個年輕人都可以發展,以後哪個想做,不怕吃苦,都可以做,都可以傳下去。

徵兵進行時:

請關注:「石泉融媒」公眾號和愛石泉app,及時、權威、全面、實用

愛石泉APP可掃碼下載,也可通過手機端「360應用商城」或「360搜尋引擎」搜索「愛石泉」,註冊後將暱稱改為「姓名+單位」

    

微信                      愛石泉

註:轉載請註明出處,嚴禁修改標題及內容

更多新聞

來源/石泉縣廣播電視臺 編輯/楊玉潔

審核/賈自龍


 

 

相關焦點

  • 年味丨探尋傳統手工製作的「米花糖」!
    但是,一塊傳統手工製作的米花糖,依舊包含著最強烈的年味!年前製作酥脆的米花糖是衡陽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項傳統。將用糯米炒出來的米花混合麥芽糖、芝麻、花生通過人力碾壓、切條方塊狀的米花糖便是孩子們在年節時最好的零嘴也是大人們閒暇話餘之際隨手可拿的一份美味
  • 傳遞孝心 傳承家味,友味在行動
    友味熱炒堂  傳承家味公益活動友味熱炒堂(廚佬星店)自成立初期就致力於打造家宴文化,宏揚中華民族孝心美德,重拾傳統,今訪北京大興區孝義營村製作大饅頭工藝製作並起名為「與友味熱炒堂(廚佬星店)一起傳遞孝心,傳承家味,求贊」即可。
  • 手工糖傳遞愛,我們一起「high」起來!
    自前兩天焙友之家發布的招募6名網友免費做手工糖活動後,小編的手機就一直響個不停,今早上班路上也仍然有焙友們在諮詢手工糖的事情,據說是參加過我們活動的朋友介紹的
  • 【特產】傳統手工糕點坊裡的濃濃「年味」
    「我們進入臘月就開始製作過年備貨的糕點了,因為是手工製作,當天製作的基本都能賣光,一天能賣出三百斤左右。」張秀琴告訴記者。進入臘月後,人們拜訪親戚朋友,村裡定親和婚宴漸多,對糕點的需求很大,張秀琴一家都是四五點就起床開工,忙到晚上九點才結束,「遇到幾家定親宴,一下子就預定幾百斤的糕點,我們做了幾十年的傳統老字號,哪怕過年不休息也不能耽誤人家的事兒。」
  • 尋味博望區百年老店,傳統手工糕點讓年味更濃!
    新春時節,一份傳統手工製作的糕點是人們走親訪友時饋贈的佳品。春節臨近,踏入位於博望區博望鎮老街深處的百年老字號「林春和」糕點作坊,「林春和」第六代傳人陶賢霞和家人正在製作酥糖,一派忙碌景象。陶賢霞說:「手工製作糕點,工序非常多,比如正在做的這酥糖,至少有30道工序:選料、製作麥芽糖、蒸煮糯米、研磨、拌料、發酵、熬製、炒麵粉、炒芝麻、醒料、拉絲、揉捏、擀料……一直到最後加上用糖醃製的桂花,再切塊、包裝,才能成為成品酥糖。」
  • 【年味】兒時記憶的美味零食——寸金糖
    春節臨近,年味漸濃。地處大別山腹地、兩省三縣結合部的邊陲小鎮——嶽西縣冶溪鎮,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辦年貨、燙豆粑、打豆腐、醃臘肉、做美味……喜迎牛年春節。今年是應幾個朋友之約,又重操舊業,把我家祖傳的傳統工藝——純手工製作寸金糖做起來了,快過年了,寸金糖還供不應求。」日前,筆者走進冶溪鎮司空山村劉同飛家,花幾個小時見證了他一家人製作美味零食——寸金糖的全過程。
  • 【年味】流口水,小編帶你看花生糖的製作全過程
    手工花生糖,香甜、酥脆、味美,作為民間傳統小吃,已經有了悠久的歷史。每逢過年,手工花生糖是家家戶戶必買的零嘴,孩子們愛吃、大人們也愛吃。劉潔,一位普普通通的手工糖手藝人,有著三十多年的花生糖製作銷售經驗,他的花生糖甜而不膩,酥酥脆脆,他有著一大批回頭客,在西溪菜場不大的攤位裡面擺放著各種糖類,濃香四溢,吸引了不少過往路人。
  • 翔安味年貨來報到,這就是咱厝的年味
    年味越來越濃了大家的年貨都備齊了沒?趁著買買買之際快來囤點「翔安年貨」吧!翔安蒸糕 一到過年過節就蒸糕,成為了翔安當地的一種習俗。年關蒸的糕,表達了「興旺發達」、「年年高興」的祈盼。上蒸起鍋後,要趁熱用筷子頭劈成「十」字,粘上「紅膏」,在糕面上印上「梅花」,來增添喜慶熱烈的色彩。翔安寸棗糖 又稱蓮子糖,含有早生貴子的寓意。一到過年或者結婚的時候,都會買寸棗糖,圖個吉祥喜慶、早生貴子的寓意。因此,寸棗糖也成為翔安人記憶中特別的「年味」!
  • ✦好禮好年味✦臺灣年貨大街隆重登場,幸福過好年,盡在佳思多!
    佳思多為您嚴選臺灣年味,陪您歡度2016農曆年。   ✦精選兩大年貨主題✦-臺灣伴手禮大目擊-紫願禮盒&幸福禮盒,太妃糖、核桃糕、牛軋糖組合,吃出滿滿幸福滋味!-佳思多年味大賞-★花生糖:臺灣古早味花生糖,香脆而不黏牙,每顆花生都是精心手工挑選出來製作,搭配麥芽糖的口感,停不下來的美味!
  • 上杭:趣味年味幸福味 童心童趣接牛年
    有一種特色來自傳統,有一種感動來自回憶,有一種快樂來自傳承。在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即將到來之際,上杭縣城東、立新幼兒園以童趣課程為依託,將幼兒的生活與文化緊密結合,開展以「知民俗 品年味 樂分享」為主題的迎新春傳統文化遊園活動,活動形式精彩紛呈,多姿多彩。年是什麼味?是逛集市時吃的那串糖葫蘆?是和父母祖輩一起貼的春聯窗花?
  • 帶回家的年夜味,我們就要牛氣沖天
    滬上名菜 發酵麵筋加以花生、花菜、木耳、香菇燒制而成香香甜甜醬汁濃重是年夜飯中常見冷菜寓意:得成高就 四喜臨門香糯蓮藕選用上乘蓮藕、糯米、紅棗、蜂蜜煮製而成,糖藕軟糯其味清甜色澤棗紅,肉爛膠粘,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香醇味美也是一道傳統的年夜飯菜寓意:紅紅火火 財運亨通紅燒黃魚
  • 年味國潮 | 純手工的「薄金」披薩,比硬幣還薄!
    年味國潮披薩:春節的大魚大肉變成披薩陷, 意式手工Romana Pizza(薄底)!現點現烤不算什麼,手工「黃金」拋餅,比硬幣還薄!一口一個脆!精選的澳洲肉眼牛排柔嫩多汁;使用了義大利肉醬的芝士甜薯條,奶香口感中夾雜著甜;意式野菌蝴蝶面,傳承義大利烹飪的精髓
  • 一塊手工糖背後有這麼多的故事
    在以前,每到冬季,我市的廣大農村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這種手工糖,不僅可以作為休閒零食,更寓意來年生活甜甜蜜蜜。後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做手工糖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在青陽縣丁橋鎮,當地政府利用手工糖做起了扶貧的文章。
  • 這份東莞人過年都吃的糖冬瓜,已經賣了100年了!
    但對於東莞人來說,糖果還可以是糖蓮子、糖蓮藕、糖木瓜及冬瓜糖。快要過年了,東莞人又是時候置辦年貨,而糖果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許多東莞人兒時過年的期待,也是對新一年甜蜜而美好的生活的嚮往。在莞城和平路,有一家經歷上百年、四代人傳承的日興糖果,過年前的這段時間店裡又開始忙碌起來……許多老莞人對日興糖果並不陌生,但知曉其故事的人卻少之又少。
  • 年味||也談佛山人春節派利是的習俗
    派紅包是中國流傳已久的春節年俗,紅色代表驅邪避兇,壓歲錢也取其壓邪避祟的諧音,代表了長輩對晚輩健康成長的新年祝福。
  • 年味丨石阡米花太漂亮了,捨不得下口
    一直以來,石阡縣本庄鎮的群眾每逢佳節和喜事,都有做米花的習俗,尤其是春節,每家每戶都會忙著做米花。米花型如圓狀,寓意「團團圓圓」和「生活圓滿」,而鮮豔靚麗的花樣外形則象徵著生活紅火,增添節日喜慶氛圍。春節臨近,走進石阡縣本庄鎮龍屯村,充滿鄉土氣息的傳統小吃米花製作場景隨處可見,家家戶戶都在趕製米花,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
  • 手工「土米粉」曬出傳統年味
    對老一輩人來說,年味是自己親手搗鼓出來的。12月18日,龍山街道塘頭村村民薛攀雲趁著天氣放晴,在自家院子裡晾曬新鮮「出爐」的福清「土米粉」。做土米粉的前一天,薛攀雲已將浸了一夜的大米磨成米漿,並洗刷好炊具。
  • 家鄉的年味,城步人感受到了嗎?
    記憶中家鄉的年味淡薄、簡樸,有給人以日子艱難、度日如年的直感。不過不管年代和習俗如何衍變,年、依舊是父老鄉親最眷戀的味道。我的家鄉不算很偏僻,但出行十分不便,所處如同一座孤島,雖然村前村後可望見公路,但看見路行得哭。
  • 家鄉年味:門扣餈
    它不僅口感酥脆,味道甜似蜜,製作工序也比一般的餈粑要複雜一些,今天,《家鄉的年味》我們就帶您去看看門扣餈的製作過程。市民袁子欽:(買)烏龜餈、肉餈,這是我們本土,我們當地的一些手工傳承嘛。吃習慣了,吃了很多年了,我們當地口味,喜歡吃地道的臨武食品。
  • 東陽年味:紅紅火火楊梅果
    眼下,隨著年關將至,辦喜事的人家是漸漸多了起來,南馬鎮的賈惠琴和女兒吳旭虹的楊梅果生意,又到了最忙碌的時期。上午9點,在這個楊梅果作坊裡,賈惠琴和女兒吳旭虹有條不紊忙著手中的活計,好一派繁忙景象。這楊梅果要做得好吃,技巧很有講究。既然是喜宴上的美食,混的是場合,秀的是甜蜜,絲毫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