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895 字 預計閱讀時間: 3 分鐘
圖片上的這樣東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以前,每到冬季,我市的廣大農村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這種手工糖,不僅可以作為休閒零食,更寓意來年生活甜甜蜜蜜。後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做手工糖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在青陽縣丁橋鎮,當地政府利用手工糖做起了扶貧的文章。
徐笑梅是青陽縣丁橋鎮獨龍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她的大兒子因為患病從小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她來照顧,家庭負擔重,經濟來源少,為了改善家庭生活條件,徐笑梅打算利用自己做手工糖的好手藝,做些手工糖來銷售。但由於知道的人不多,銷售的情況並不好。
村裡的扶貧專幹楊松在走訪貧困戶的時候,發現了徐笑梅家裡庫存了很多山芋糖,因為這是季節性的食品,過了臘月口感質量都會下降,於是他就想到一個辦法。
在扶貧專幹的幫助和丁橋鎮扶貧工作微信群的廣泛宣傳下,徐笑梅家的手工糖銷售形勢大為改觀。
在青陽縣丁橋鎮,像徐笑梅這樣,通過政府幫扶,改善家庭狀況的村民還有很多。
丁橋鎮官埠村村民王禮和也是村裡的貧困戶,他和老伴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兒有四十多年了。為了改善他家的生活條件,鎮政府在幫他申請了低保、殘疾人補貼以外,還給他安排了一個公益性崗位——村莊衛生保潔工作。2017年,丁橋鎮還幫他辦理了貸資入股的扶貧項目。
貸資入股,是丁橋鎮在2017年實施的一個扶貧項目。政府以貧困戶的名義將每戶4萬元的專項資金貸給鎮裡經營紅火、信譽良好的兩家企業,再由企業給貧困戶分發資金紅利,這個扶貧項目惠及全鎮92戶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
針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丁橋鎮通過建設光伏電站和貸資入股的方式來增加他們的收入。此外,鎮裡還給32名勞動能力比較弱的貧困戶安排了保潔、護路之類的公益性崗位。對於那些勞動能力比較強的貧困戶,丁橋鎮就會積極鼓勵他們進入當地的企業務工。丁橋鎮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60戶,1155人。目前,已經有303戶、743人成功脫貧。
審核:張明旻
推薦閱讀:
▲今年春節,池州市民將享受這些文化旅遊「大餐」,趕緊收藏!
▲青陽:罐裝水泥車失火
▲說&聽|《我喜歡出發》
都讀到這裡了,點個讚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