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年味:門扣餈

2021-02-28 龍源臨武

肉餈粑、烏龜餈、空心餈號稱臨武餈粑「三寶」,作為臨武地道的傳統小吃,街頭隨處可見賣餈粑的小攤,一口油鍋、一桶米漿,美味就在滾燙的熱油中悄然形成。但是您聽說過門扣餈嗎?它不僅口感酥脆,味道甜似蜜,製作工序也比一般的餈粑要複雜一些,今天,《家鄉的年味》我們就帶您去看看門扣餈的製作過程。

這天是周末,位於大武路的這家小店內,前來購買餈粑的市民依然絡繹不絕,肉餈、烏龜餈、空心餈、紅豆餈、開口餈等,品種豐富,應有盡有。

市民羅國強:好吃,又甜又脆,吃起來反正比其他的感覺好一些。

市民袁子欽:(買)烏龜餈、肉餈,這是我們本土,我們當地的一些手工傳承嘛。吃習慣了,吃了很多年了,我們當地口味,喜歡吃地道的臨武食品。

在這間十幾平方米的小店內,51歲的鄺文湘正忙著做門扣餈的麵皮,相比其他餈粑,門扣餈多了擀麵皮、套花的工序。

門扣餈因外形與老式的門扣相似而得名,地道的臨武人根據老物件的樣式做成傳統小吃,讓單調的生活又平添了幾分色彩和詩意。套好花以後,就可以下鍋炸了。

炸好的門扣餈顏色金黃,表皮酥脆,冷卻以後還要上一層糖漿,平均一天可以賣上三、四百個。

店主黃興元:關鍵地方就是調料、炸咯,掌握那個油溫,用機子壓的,手工是壓不出來那麼均勻。一般是0.5釐米厚度就可以了,太厚了就沒那麼脆,沒那麼好吃,就是壓好皮,就套花嘛,套花就炸,炸好了又上糖,這個工序最多,最麻煩,我們也做得好辛苦,也不想怎麼樣做太多,就是每天做那麼多,賣那麼多。

鄺文湘、黃興元夫妻告訴我們,早些年,他們在廣東經營一家糖水店,考慮到小孩子的讀書問題,於是在2019年回到臨武開了這家小店,每天起早貪黑,炸餈粑的手藝都是自學得來的。

店主黃興元:平時自己喜歡吃這些,臨武人喜歡吃這個油炸的東西,我就想炸一點來試一下看好不好賣,就是做出來還可以,吃得人蠻多。

這兩年,夫妻倆憑藉著對臨武傳統小吃的熱愛和考究的製作工藝,生意越做越好,不少外地人也愛上了這口地道的臨武味道。

市民秦大利:我們外地人跑到這邊來吃這個比較合適的,口味比較對口。

店主黃興元:生意好的時候可以賣幾千塊,生意淡的時候基本上千多塊錢,最少有八九百塊。如果做得下去我一直做下去,延續下去,越做越旺嘛。我們臨武也有那麼多人做,不過沒有我的品種那麼多,門扣餈就做得人少,因為工序太多了,人家嫌麻煩,太複雜了。

餈粑是臨武人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它是美食,是小吃,更是臨武人的味覺記憶。

記者:黃玲豔 胡恆琿

相關焦點

  • 家鄉年味:血腸
    春節將至,這年味也是越來越濃了,年味是舌尖上無法忘懷的家鄉味,更是承載著無限鄉愁的美食,有街頭巷尾叫賣的餈粑,還有小攤上冒著熱氣的一碗米粉,這些美食或許並不起眼,但足以打動你的味蕾,喚起你內心深處的家鄉記憶。
  • 家鄉的年味,城步人感受到了嗎?
    記憶中家鄉的年味淡薄、簡樸,有給人以日子艱難、度日如年的直感。不過不管年代和習俗如何衍變,年、依舊是父老鄉親最眷戀的味道。我的家鄉不算很偏僻,但出行十分不便,所處如同一座孤島,雖然村前村後可望見公路,但看見路行得哭。
  • 魚壩村民舉行炸油餈大賽,一隻油餈差不多柚子那麼大
    在廣東,油餈有發財、和順、團圓的寓意,每到春節,村頭巷尾都能聞到炸油餈的香氣。春節將至,禾雲鎮魚壩片區新塘村委會塘頭村就舉辦了首屆炸油餈大賽,村民是各顯身手,男女老少齊上場,最大一隻油餈直徑12.5釐米。
  • 出口日本的糯米餈荔枝,可以嘗鮮買了
    【食物背後】第三集主角:糯米餈荔枝88元三斤,嘗鮮價包郵
  • 年尾話年味之家鄉味:舌尖上的柯橋年
    傳統的「十碗頭」的十碗菜餚為:一「什錦」、三「扣菜」、四「炒菜」、一「醋魚」和一「湯菜」,一般採用八仙桌就餐,年長者坐上堂,8人一桌,每一碗菜餚也多以8件為計。「三扣」即「紹式小扣」、「白鯗扣雞」、「白鯗扣鵝」。紹式小扣紹興有「扣肉吃張皮」之說。豬肉經走油、蒸後,肉皮特別好吃,肥而不膩。
  • 嘗遍人間美食,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的年味!(二)
    —— 時代新材 陳嫦紅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其實年味都是老百姓自己醞釀出來的。記得小時候,過了小年就開始籌備各種年貨,年味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現在只能從除夕必備的特色美食中,找回兒時的味道了。
  • 無腊味,不年味!吳江人忘不掉的家鄉味
    臘月到,吳江年味也愈來愈濃。水鄉人家,都在忙著準備年貨,或是自做各種腊味,這年也算是終於盼來了。   腊味對於許多吳江人來說,不僅是一種美食,還是一份忘不掉的家鄉味,最是那剪不斷的牽掛在心懷,念念又戀戀。  臘月,一年歲尾,此時沒有什麼能比吃上一口腊味來抵禦嚴寒更重要了。
  • 貴州年味丨紅燒黃魚·遷徙的家鄉味道
    不過文化的多元,開始讓春節的年味變淡,我們總是有太多的理由來安慰自己,只要一家人開開心心,每天都是新年,每天都是過節。可是過年不一家人團聚,不做年夜飯,不吃團圓飯,這樣的每一天又跟其他任何一天又有什麼區別?家的記憶又從何而來?這樣說來生活需要儀式感,而過年的儀式,無疑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的這頓年夜飯。
  • 水尾村的年味變遷......
    我的家鄉水尾村位於桂陽縣塘市鎮西北部,距鎮中心1公裡,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全村近400戶都為李氏族人,每逢新春佳節來臨,在外人士基本都會返鄉過節。春節期間,水尾村是異常熱鬧,年味十足,不過這年味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不停地變化。
  • 【屁屁】糯米餈來啦!一咬就爆汁!
    深圳也有水蜜桃糯米餈啦!圓滾滾氣鼓鼓只賣一個水蜜桃季哦~沒想到,深圳糯米餈界又有新餈出道了,這次居然是第一次見的水蜜桃糯米餈!而且只賣10元/個哦。 ■ 超薄糯米皮 ■ 他家的糯米餈皮摸起來很像小孩的肌膚,滑嫩嫩軟嘟嘟,小哥說,他家的皮只比深圳第二的薄皮薄0.01mm。
  • 金雞來賀歲 年味添洋味:西班牙美女帶你做地道的家鄉美食!
    《看見大市口》推出新春特別節目——《金雞來賀歲 年味添洋味》!8位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將現場烹飪他們家鄉的美食!今天打頭陣的這道菜,就來自熱情奔放的西班牙!在白露的家鄉格拉納達,紅辣椒粉是主要的原料。首先在煎鍋裡倒入橄欖油,把切好片的洋蔥和大蒜倒入鍋中開始煎炒。接下來將調製好的 salsa brava倒入攪拌機中開始攪拌,再等待醬料冷卻的同時,開始切土豆。再淋上已經做好的salsa brava,正宗的西班牙"焗烤馬鈴薯",就大功告成啦!
  • 餈飯糰:請問您要公的?要母的?
    第一次看到餈飯糰是在蘇州街頭,攤主用籠屜布裹起一捧米飯,裡面放上果子,問買的人「要公的?要母的?」(公的是一根果子,母的是兩根)。
  • 【萬聖節美食】如何製作南瓜形狀的紅薯糯米餈?
    紅薯 :1個,中等大小約500克糖:3湯勺(tablespoon), 約45克豬油:3湯勺約55克 ,可用黃油替換糯米粉:2.5杯 ,約300克椰絲:適量紅豆沙:適量 (後附紅豆沙製法)澄粉(可選):2湯勺,用了澄粉的糯米餈更堅挺
  • 10種腊味做法,提前感受家鄉年味!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年菜的風格都大相逕庭年關將至,不少人家已經自己著手準備起了新一年的臘肉,過年吃腊味,是全國吃貨們統一口味戰線的保留節目。腊味在中國各地都有不同的製作方式,以南方較為常見,不同地區的口味也各有特色,廣式臘腸、湖南臘肉.都是耳熟能詳的腊味種類。臺臺為大家整理了6地10種不同的腊味料理,好一口腊味的你,趕快收藏吧!
  • 「嗒嗒餈」老人的一天,你被感動了嗎?
    9:00- 14:00一名小女孩將100塊錢壓歲錢給了徐安祖,然後拿了兩片加糖的「嗒嗒餈」走了。很快,一名騎著電動車的中年男子遞給了徐安祖二十塊錢,然後拿了幾片嗒嗒餈走了。男子說下雨天人不多,怕他生意不好。徐大爺很感動:「很多人只拿了一片,卻給了我一兩百塊錢;這些人都是在幫我這個老頭子。」
  • 過年家鄉味,開「新」又一年
    快來看看701「家長味」美食精彩掠影吧,留言你最喜歡的一道美食,或是寫下你的飲食物語吧。【701過年「家鄉味」美食食譜】鍾偉靖:香蔥魚https://b23.tv/ImsRgM蔡陳浩:爆炒油菜王子怡:紫菜餃子https://b23.tv/fdCB5N付嘉倩:清蒸鱸魚https://b23.tv/QjTQbz陳之涵:醬汁烤魚https://b23.tv
  • 異鄉也有家鄉味,惠農網為就地過年人群保「價」護航
    圖片來源:網絡臘腸作為南方地區傳統食品,承載了人們對於家鄉和年味的記憶。腊味對舌尖的撫慰,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異鄉人對家的思念。2020年下半年以來,減種洪澇等多種因素疊加,導致大蔥價格呈現高位波動的狀況。近期價格有所回落,但較往年仍然維持高位。為給消費者菜籃子站好崗放好哨,抑制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良商業行為,惠農網近期也在緊密跟蹤上萬種果蔬價格變動,在為農業農村部提供農產品電商大數據的同時,也向消費市場和產業鏈傳遞正確價格信號。
  • 「遊典籍,雲返鄉」,原年人留寧也能年味滿滿!
    春節是中國人眼中最具文化符號的節日,而我們腳踩的這片金陵土地,是有近2500年建城史、450餘年建都史的十朝都會,積澱了講不完的歷史、品不完的美食、看不完的風景~可認真說起來,咱大江蘇各地年俗卻大不一樣,秦淮逛燈會、高淳跳五猖、溧水打社火、浦口手獅舞、棲霞龍舞……年味十足!
  • 家在哪兒,年味就在哪兒
    春節是屬於全體中國人的團圓契約同時也是屬於自己內心的年味記憶我們心中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