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種腊味做法,提前感受家鄉年味!

2021-02-26 美食臺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年菜的風格都大相逕庭,不過腊味,似乎永遠都是每家每戶新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餚擔當。

年關將至,不少人家已經自己著手準備起了新一年的臘肉,過年吃腊味,是全國吃貨們統一口味戰線的保留節目。

腊味在中國各地都有不同的製作方式,以南方較為常見,不同地區的口味也各有特色,廣式臘腸、湖南臘肉.都是耳熟能詳的腊味種類。

臺臺為大家整理了6地10種不同的腊味料理,好一口腊味的你,趕快收藏吧!

廣東腊味聞名全國,以中南部加入醬油的紅臘和北部原汁原味的白臘最為流行;廣東一些地區還會在醃製過程中加入酒水,成品臘肉會帶有些許淡淡酒香,但廣東腊味幾乎不燻,所以吃口彈韌微甜。

廣東的腊味煲仔飯,幾乎流行於全國各地,將廣式臘腸和臘肉簡單焯水,在砂鍋中倒入水和米,煮開三分鐘後放入臘腸和臘肉,轉小火燜制,最後將腊味切片,加入醬汁及菜心,米飯吸滿了臘肉的油脂和香氣,鹹香濃鬱。

四川人一般有兩種做腊味的方法:自然風乾醃製肉和煙燻臘肉,其中燻臘肉更有四川菜的風格:將炒制過的花椒、茴香等香料塗抹在豬肉上,再用松柏樹枝或樹皮慢慢小火燻烤,做完的臘肉有著非常複合的香料風味,獨特的柏香也是點睛之筆。

將煙燻臘肉和茶樹菇同炒,再放入一些火鍋底料增添風味,幹香微辣,鑊氣十足,是四川當地下飯下酒的好選擇。

兩道臘肉和豌豆組合而成的四川家常菜,臘肉豌豆糯米飯用一口電飯鍋就能輕鬆搞定,而臘肉燒豌豆做法也很簡單,煸炒加水及調料即可,十幾分鐘搞定。

湖南的寧香豬尤其適合製作腊味,將醃漬好的肉條掛入燻房後,用諸如茶樹、楊梅樹之類的硬木燃燒燻烤,燻制完成後還要經過長達數月的靜置熟成,成品顏色深沉、香氣濃烈、鹹香四溢。

腊味合蒸是湖南特色菜,用到的腊味不拘於種類,過完年吃剩下的腊味都可以作為原材料。其中薑絲、豆豉、幹辣椒炒制而成的炒料是關鍵,加入腊味後進行蒸煮即可。

蘿蔔乾炒臘肉用到了一葷一素兩種醃製食材,是經典湘菜,臘肉的鹹香和蘿蔔的爽脆搭配新鮮青紅椒一併翻炒,下飯又下酒。

雲南的宣威火腿聞名全國,經過三次抹鹽的工序和長達半年的風乾醃製而成;而臘肉則是西雙版納的較為出名,經過鹽醃、煙燻和風乾三個步驟製作出來的臘肉,肉質幹香,風味馥鬱。

每當菌子季節到來之時,雲南香格裡拉地區的人就喜歡將雞油菌和藏香豬醃製的臘肉組合起來,搭配新鮮紅花椒來炒制,是一種非常傳統的當地吃法。

肥瘦交加的五花肉做成的臘肉尤其適合和豆製品一起蒸,臘肉的脂香味和豆腐的豆香味交織在一起,香氣四溢,層層遞進。

陝西人喜歡將醃製後的豬肉直接掛在灶臺上進行燻制,不用刻意計算時間,經過長時間灶火煙氣燻制直至表層變黑即可。

善於料理的陝西鎮坪人,將臘肉和湯圓兩種極具年味的料理組合在了一起,加入臘肉的餡料賦予了普通湯圓更富特色的香味和口感,很有特色。

湖北部分地區有在燻臘肉過程中加入花生殼的奇妙燻法,燻出來的臘肉帶著花生的淡淡香氣,其中土家的臘肉還會在醃製階段加入玉米酒,香味更加醇厚。

土家人喜歡用臘排骨來燜土豆,做這道菜的土豆先稍微過油炸一下,再和幹煸過的臘排一起燜,比普通的排骨燉土豆更多一層幹香和臘香。

全國各地的腊味美食都各具特色,除了臺臺說的這些之外,你們家鄉有哪些好吃的腊味做法?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無腊味,不年味!吳江人忘不掉的家鄉味
    臘月到,吳江年味也愈來愈濃。水鄉人家,都在忙著準備年貨,或是自做各種腊味,這年也算是終於盼來了。   腊味對於許多吳江人來說,不僅是一種美食,還是一份忘不掉的家鄉味,最是那剪不斷的牽掛在心懷,念念又戀戀。  臘月,一年歲尾,此時沒有什麼能比吃上一口腊味來抵禦嚴寒更重要了。
  • 松陽味道 |松陽香腸,家鄉好滋味
    跟隨臘月的腳步,年越來越近,小年、除夕等諸多重要的日子開始倒計時了。腊味,正是臘月裡不可缺少的一道年味。人們會早早地把香腸灌了,鹹魚醃上,鹹肉吊起。而當陽臺上、家門前、院子裡掛滿這些自製的腊味時,便知年越來越近了。香腸們經歷過冬日的「風吹雨打」,鮮肉的嫩滑細膩已經喪失殆盡,卻多了一味醇厚鮮美的獨特味道,而令人慾罷不能。
  • 家鄉的年味,城步人感受到了嗎?
    記憶中家鄉的年味淡薄、簡樸,有給人以日子艱難、度日如年的直感。不過不管年代和習俗如何衍變,年、依舊是父老鄉親最眷戀的味道。我的家鄉不算很偏僻,但出行十分不便,所處如同一座孤島,雖然村前村後可望見公路,但看見路行得哭。
  • 品味傳統年|從腊味中,品味宿遷的年味,「臘」麼美,「臘」麼香
    從腊味中,品味宿遷的年味時下,離過年越來越近,宿遷的年味也漸濃起來。臘肉、香腸、風魚晾曬成一道道風景,街頭巷尾腊味飄香,營造著宿遷濃濃的過年氣氛。  過了臘月,宿遷家家戶戶都開始醃起了腊味。若問,宿遷腊味中最具地方特色的,非駱馬湖的風乾魚莫屬。來到駱馬湖畔,你會發現這裡的年味濃得化不開。
  • 【尋找梅州客家年味①】媽媽的腊味香喊你回家過年
    什麼是年味?
  • 家鄉年味:血腸
    春節將至,這年味也是越來越濃了,年味是舌尖上無法忘懷的家鄉味,更是承載著無限鄉愁的美食,有街頭巷尾叫賣的餈粑,還有小攤上冒著熱氣的一碗米粉,這些美食或許並不起眼,但足以打動你的味蕾,喚起你內心深處的家鄉記憶。
  • 「黃州的年味,藏在街頭巷尾和菜市場裡」
    1『  黃州的菜市場 年味還在  』在黃州想找找年味,就去菜市場轉轉,和居然之家一街之隔的金橋菜場,清晨依然人聲鼎沸,自金橋菜場改造後,裡面鋪子都規整了不少,附近的居民剁魚剁肉、灌香腸也會選擇來這裡,往深處走,還能尋見年味和熱鬧。
  • 舌尖上的年味——香腸臘肉
    @roseLily-LLLLLLL:防護欄都不能承受的富足……@街頭浪子j:這要吃到2019年過年吧?腊味的油脂被煲得晶瑩剔透,層層滲透到飽滿的米粒中,淋上醬油一拌,勺子觸到的是一煲的精華--金黃色鍋巴。
  • 異鄉也有家鄉味,惠農網為就地過年人群保「價」護航
    圖片來源:網絡臘腸作為南方地區傳統食品,承載了人們對於家鄉和年味的記憶。腊味對舌尖的撫慰,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異鄉人對家的思念。就地過年的號召下,「年貨經濟」帶動了腊味、水果、蜜餞果脯等品類的銷量上漲,也讓商家們聞風而動。在惠農網近期的年貨節上,山東棲霞蘋果、廣西博白黑皮甘蔗、山東陽信牛肉、湖北秭歸臍橙等地域特色和地標性農產品在活動中被火爆搶批,柑橘類目訂單量環比上漲312%。數據的增長足見商家對備戰年貨生意的熱情,也反映出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下,採購渠道的變遷。
  • 【絕招】年味來了!腊味芋頭糕怎麼做?
    製作腊味芋頭糕,除了荔浦芋頭和香腸,我們還要準備:100克粘米粉,100克水,蝦米適量,香菇適量,蔥,芝麻,油,鹽切好的腊味芋頭糕,紫色的芋頭搭配著紅色的臘腸,還有香菇蝦米,五顏六色的,是不是看著都想流口水呢?
  • 食安課堂 | 過年,除了腊味還少不了一瓶蔥油
    過去為了準備一桌年夜飯,差不多從臘月就開始著手,雞鴨魚鵝、豬肉等都可以在臘月經歷醃製後風乾成腊味
  • 腊味煲仔飯:等待是一種基本體驗
    秋風起,食腊味,腊味是南方人在入冬後傳統的必備美食。製造腊味的初衷,是為了能在南方的溼熱天氣裡更好的儲存那些容易腐敗變質的新鮮肉類。廣東人多愛煲仔飯從說話就能看得出來,談戀愛分手叫「掂煲」,不想分就是「箍煲」。
  • 貴州年味丨紅燒黃魚·遷徙的家鄉味道
    不過文化的多元,開始讓春節的年味變淡,我們總是有太多的理由來安慰自己,只要一家人開開心心,每天都是新年,每天都是過節。可是過年不一家人團聚,不做年夜飯,不吃團圓飯,這樣的每一天又跟其他任何一天又有什麼區別?家的記憶又從何而來?這樣說來生活需要儀式感,而過年的儀式,無疑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的這頓年夜飯。
  • 【普陀味道】普陀人的年味,怎麼能少了這一碗鰻魚!
    河北人的年味是火樹銀花的震撼四川人的年味是遊走街巷的鑼鼓聲江南水鄉的年味是濃濃的醬香腊味
  • 嘗遍人間美食,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的年味!(二)
    —— 時代新材 陳嫦紅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其實年味都是老百姓自己醞釀出來的。記得小時候,過了小年就開始籌備各種年貨,年味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現在只能從除夕必備的特色美食中,找回兒時的味道了。
  • 金雞來賀歲 年味添洋味:西班牙美女帶你做地道的家鄉美食!
    《看見大市口》推出新春特別節目——《金雞來賀歲 年味添洋味》!8位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將現場烹飪他們家鄉的美食!今天打頭陣的這道菜,就來自熱情奔放的西班牙!在西班牙,每個地區salsa brava的做法都不一樣。在白露的家鄉格拉納達,紅辣椒粉是主要的原料。首先在煎鍋裡倒入橄欖油,把切好片的洋蔥和大蒜倒入鍋中開始煎炒。接下來將調製好的 salsa brava倒入攪拌機中開始攪拌,再等待醬料冷卻的同時,開始切土豆。再淋上已經做好的salsa brava,正宗的西班牙"焗烤馬鈴薯",就大功告成啦!
  • 【梅川街拍】大街小巷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距農曆新年只有明天一天了,俺梅川街上的大街小巷充滿了濃濃的年味。春節前夕,也是一年中最火爆的市民「辦年貨」,幾家大一點的商家使出了渾身解數來吸引客流。筆者在街上走訪發現,眾多超市都展示出了品種齊全的年貨,菜市場市場也備足了貨源滿足市民的需求,一時間市場內「硝煙」瀰漫,各種年貨齊登場。
  • 腊味飯,祝你聖誕飽足喜樂!
    正在我糾結聖誕節平安夜到底吃什麼的時候,電話響了
  • 城跡|我們走上街頭,探尋武漢年味
    武漢這座城市經歷過挫折與坎坷,依然堅持用街頭巷尾的濃鬱年味和無數個溫暖熟悉的瞬間,向牛年say hi。趁著天氣晴好,在南方冬天限量版的珍貴陽光裡,我們拿著相機走上街頭,一起捕捉年味。囤上各式各樣的年貨🧨過個滿足的牛年 對於武漢伢來說,年味永遠都藏在剛出鍋的炸肉圓子和各式各樣的糕餅堅果點心裡。哪怕如今隨處可見的美食,衝淡了我們對於春節的期待感,但囤上滿滿當當的年貨,依然過年必不可少的儀式感。
  • 鎮江新區人的碗裡有了香腸腊味,才叫過年!
    偶爾一陣風吹過,空氣中都帶著一種風乾的腊味……香臭香臭的,這就是大港人的年味!腊味—人間至味有了香腸,沒有腊味的年味是不完整的。無論是年夜飯時欣喜等待端上飯桌的美味,還是離家遠行被放進包裡的記掛和牽絆,家人給予的溫暖,讓我們無法忘懷。